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41951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学习古今两首咏赞梅花的词。1 .卜算子咏梅一一毛泽东2 .卜算子咏梅一一陆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2. 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3. 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4. 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有一种植物,它倍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它开在三九、走时春来,它的

2、名字叫下面我们一睹梅花的风采。(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完后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独特感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对梅花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赞美梅花的词,作者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毛泽东和陆游。(一)、内容理解:听朗诵,思考“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中“反其意”的意思?卜面就让我们尝试对比的方式学习两首词,来体会它们的不同?(课件交代时代背景)学习词的上半部分:(课件朗读)1 .首先,体会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生活环境。朗读第一首词的上阕,体会一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梅花留给你什么印象?板书:(勇敢、豪迈)2 .朗读第二首次的上阕,思考:梅花所处的生活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板

3、书:(凄苦、忧愁)结合你所了解的资料,梅花的生活环境与陆游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回答)3 .面对冰天雪地,一个是(),一个(),让我们感受到不同。4 推选两位两名同学对比读思考:一种环境造就一种性格,它们各自又具有什么性格?学习词的下半部分。1.朗读两首词的下半部分,画出能够表明他们对春天态度?无意苦争春俏也不争春一种性格决定一种命运,它们都是怎样的命运?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者往往借景抒情、借物言志,从描写的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梅花怎样的性格,作者怎样的情怀?香如故高傲从中笑一一豪迈、谦虚思考:为什么会香如故、从中笑的区别?(二)、情感比较通过学习你是否领会

4、了“反其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毛泽东的眼中另一番情景: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仍有缀满梅花的美丽枝条。虽美好却不与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来预报,等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同时是描写梅花,但在陆游的眼中是这样的: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芳妒忌。梅花即使片片飘落被碾成灰尘,它的高雅香气在世间依然存在。所以说: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

5、质,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七、作业卜算子咏梅陆游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2、鉴赏全词比喻、拟人、烘托等多种手法3、背诵中把握作者感情。导入:请看发的图片,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学生回答)梅花正是应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卜算子咏梅1、学生根据资料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使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2、诵读,注意读的感情(教师指导)同学评价。抓住了“愁”“寂寞”两个诗眼3、词的上半阙有哪些意象?明确:驿站、断桥

6、、黄昏、风雨。4、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明确: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这样孤苦无依的梅花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再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5、表达的梅怎样的品格?明确: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6、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明确: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7、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衬托、拟人、烘托品语言、悟情感、赏手法来分析的。8、我们是怎样分析这首诗的?明确:抓诗眼、找意象、感意境、9、运用这些分析技巧,来分析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拓展:你喜欢那种香草作为自己品格的象征?为什么?写一段文字表达。作业:背诵本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