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讲稿(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4192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德医风讲稿(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德医风讲稿(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德医风讲稿(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德医风讲稿(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德医风讲稿(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德医风讲稿(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德医风讲稿(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今这个和谐的法制高度健全的社会,医德医风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并受全民欢舞的举措。但我现在要说的是,医德医风败坏是个历史的伪命题,将不攻自破的。 什么是医德医风,简单的说,行医者要有道德,要有风气。什么道德,就是全心全意守护人类安康,毫无怨言;什么风气,就是约定俗成,凭良心行医。说白了就是行医不黑人,让百姓放心! 由此可见,医德医风的行为人是医护人员,评价者是老百姓。老百姓放心吗?不放心!正因如此,才有医德医风败坏之说。医德医风真的败坏了吗?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老百姓是怎样评价医护人员的。 那么老百姓是怎样评价的呢,在我没有从医之前就经常听说医生收红包,不给红包就不做好手术,不下真药治病,

2、故意拖延病情,增加住院时间,增加经济收入,心黑,没钱就见死不救等等不数胜举。国家卫生部的八不准也有规定,不准收红包,不准见死不救,由此可见,收红包,见死不救是举证医德医风败坏的重要而抢眼的证据。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医护人员是否真的医德医风败坏。 2007年的某一天,急诊室来了一危重病人,由司机送入,无家属陪同,也身无分文。这是一位下呼吸道梗塞导致生命垂危的病人,急诊室值班人员立即打电话叫主任过来抢救,请胸外科主任过来抢救,请五官科医师过来抢救,当时忙忙碌碌为垂危病人的医护人员达十人之多。最后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时候满头大汗的医护人员还不知道病人的姓名、年龄及家住何方,更谈不上收取分文。

3、就是这样的病人,让在家休息的科主任也匆忙赶过来,牵动数十人之心。亲爱的朋友,难道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医德医风败坏吗?不能,是个不傻的都能看出来。可是医德医风败坏之声也正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因为患者家属不知呀!千千万万的人不知呀,他们只知道人死了就顺理推章的呐喊:医生没钱见死不救,医德医风败坏呀!众口难平,医生也百口难辨! 其实从理论上讲,医生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不救的。因为在现代的法制社会里,不要说是医生,就是普通人见死不救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所以愚蠢的人才见死不救,医生是不可能干这种事的。从职业角度讲,医师所诊治的病人死亡对他以后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从人心上讲,医生毕竟也是肉心长的人呀,不可

4、能看着人活活死去而不施救治。故而可以得出结论,医务人员见死不救是个伪证据。 对于医师收红包,我是没有见过的,更谈不上没有红包就不做好手术,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现在的医疗事故发生后动则赔偿几万至几百万,更甚者直接受到人身伤害,在这样的社况下,有哪个医生会因不给红包就不做好手术呢?如果有,那不是医生,而是疯子,医生都是巴不得一次做好,免得引火烧身!笨蛋才会去故意将手术做坏呢!故而收红包也是个伪证据。 有个外科医师,为一艾滋病人做手术,术中不慎被溅起的血污染了眼睛,按照治疗原则,他应立即行结膜囊冲洗,以减少艾滋病感染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惊慌地丢下器械,摞下病人去做维护自己健康的行为,而

5、是从容不迫地继续完成他的使命。为什么呢?因为他早就知道,病人的健康利益大于一切。他首先要做的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平安留给病人。本文地址:http:/ 医院职业道德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与别类职业道德相比,具有地位突出、对象特殊、责任重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服务竞争中,如何加强医院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是我院不断追求的目标。一、我们的主要做法(一)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管理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制管理1、建立医院医德医风三级管理网络组织。院级设有医德医风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正副组长,医德医风教育纳入了领导议事日程;机关职能科室设有医德医风办公室

6、,具体负责医德医风的管理、教育和考核,把医德医风列入医院管理内容之一;基层临床、医技科室设有医德医风领导小组,由科室长负责,党支部书记具体抓,党、政、工、团、护士长捆在一起考核,形成了上面有人管,中间有人抓,下面有人负责的管理体系。2、实行机关职能科室对口联络管理责任制。机关职能科室都有专门的对口联络医疗科室,每季度末,机关各科室将对口联络单位的医德医风情况向院医德医风办公室汇报,紧急情况及时上报,由院医德医风办公室汇总后提交院综合目标考评委员会审查处理,并通报全院。(二)强化医德医风监督机制,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监督、控制、保障体系1、设置了完善、有效的医德医风内外部监督体系。近年来,我院分期分

7、批聘请了30多名院外医德医风监督员,他们分别为局主管医院领导、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单位卫生所所长、企管科长。聘请的院外医德医风监督员,由于自身政策理论水平比较高,关心医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代表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聘请了27名院内医德医风监督员,他们分别由医院各科室推荐产生。我们赋予院内外医德医风监督员职权是:有权随时随地检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有权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罚意见;有权对医院的满意度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列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并与经济收益挂钩。我院每年定期召开医德医风监督员座谈会,诚肯地接受监督员的批评和建议,并积极整改,付

8、诸于行动。2、在门诊办设置了医德医风监督办公室。张贴了“有困难找门诊办”等公布牌,公布了门诊办电话,患者有什么困难和意见以及好的建议,能够及时、方便地找到门诊办,并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和解决。3、设置了病区兼职“医德医风监督员”。监督员由病员担任,建立一牌一本,即:医德医风监督牌、医德医风记录本。病区医德医风监督员有权检查病区医德医风情况,有权听取病员的举报和投诉,有权向院方直接反映情况。4、公布了医德行为规范和举报电话。我们对外公开了医院社会服务承诺项目,公开了医务人员“十不准”医德行为规范,并将病员在医院应享受的权力公布于众。同时,在病区、各医疗诊室、各服务窗口设有意见本,公开设立5部举报电话

9、、2个意见箱,使医务人员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三)以“模拟病人”为主要形式,实施“明查暗访”,坚持“两访四会”,实行患者满意度一票否决制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两访四会”的形式开门评院,以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医疗质量和医德状况标准,强化医院医德教育和管理。“两访”,即(1)邀请职工代表“模拟病人”的明查暗访;(2)对出院病人的入户随访。“四会”,即工休座谈会、离退休老职工座谈会、社区合同单位座谈会和职工代表座谈会。“明查暗访”,就是请职工代表以患者的身份,从挂号、看病、划价、交费、取药整个过程,查看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情况。这种方法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随机性,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医务人

10、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也能够真实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对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和管理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我们坚持实行三级测评制,其中,“模拟病人”的测评占满意度的60%,整个测评结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中,与医务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与评先、晋职、晋升挂钩,达不到标准的,实行“社会满意度一票否决制”。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强化医德教育和管理考核,医院的社会满意度逐年上升。(四)“以病人为中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文明服务通道”活动在抓医德医风管理与考核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医德医风的教育,从96 年开始,我们坚持以主题教育的形式,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层次,相继开展了96年以“文明服务用

11、语”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活动;97年开展了以“三优一满意”为主题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98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主题教育活动;99年初,又在全院开展以创建“急诊绿色通道、门诊便民通道、住院满意通道”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服务通道”创建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们设立了以医德医风办公室为主的工作机构,依据院党委的指示和具体要求,制作了工作运行大表,制定了严格的文明服务通道创建标准和考核标准42条。并通过全员礼仪培训、刻样板树明星、整体护理、窗口服务竞赛、加强导诊咨询和门诊应诊力量、开展便民服务、建立医疗保健热线电话等多项活动的开展,强化医务人员的文明服务、优质医疗的意识,保证了“文明服务通道”的如期开通。三条“文明服务通道”经过一年的试运行,效果良好,在院内外引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