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41721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 经济地理学 的某些概念。2 都市 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 组织者 和领导者。3_欧洲联盟_、_北美自由贸易区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事实上指的是作为 经济区域中心 的都市,是 公司 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构造变化导向的选择和构造调节上,应特别注意 综合平衡_和_内外兼顾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根据各地区的_实际状况_,并

2、要以_从地球系统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用“_超特区_”模式,予以比当年的_经济特区_更具优惠的政策。 .制度创新是一种严谨的过程,涉及 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 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 复杂规则、原则和实行的边际调节 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 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 等,觉得各工业部门,甚至多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 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根据各地区的_实际状况_,并要以_从地球系统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由

3、中心都市、中心城乡、广大乡村以及多种网络所构成,正由于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可以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类型经济区:为了结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构造特性,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别性的基本原则,拟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 .产业构造的高档化:产业构造的高档化是一种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体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构造的高档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构造推动。在改造二重构造,增进产为构造的高档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 .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

4、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多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备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种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她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发明多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公司集团总部入驻,公司总部在中心都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核心内容:公司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2分).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不再是一种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都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5、()3.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措施进行的。()4世界上第一种经济特区是建立于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5.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6.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7.大农业重要涉及农、林、牧、副、渔五业。()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构造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限度问题。().不管区域的资源构造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构造都是合理的产业构造。()10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因此两者不也许协调发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道题,每道题10分,共0分)1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合用性。

6、(139)答:(1)梯试推动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种方面。(2)根据反映经济发达限度的综合指标把国内各个地区划分为四类地区,并分别标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以示区别。(3)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按照辐射理论,我们可以在整个中国范畴内,在每一类地区范畴内,在每一种省、市自治区范畴内,在每一种行政地区内,甚至在每一种旗县范畴内,分别根据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也即经济发展限度采用相应的分析措施。(4)按照辐射理论,我们可以进行跨区研究,即把若干省、市自治区的交界地区、若干行政地区、若干旗县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5)此外,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有助

7、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中档都市和小都市的布局问题,有助于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备,同步尚有助于制定对的的扶贫战略。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的可持续性。即目前的决策不应当对保持或改善将来的生活水平的前景导致危害。因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步,必须有限制的因素。(2)发展的协调性 。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或者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3)发展的公平性 。即现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运用分派以及资源运用和环保两者效益-或分派和承当的公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题,每道题10分,共20分)(一)论述区域经

8、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启示。P1135(论述题请结合教材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重要取决于它的产业构造优劣。第二,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渐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转移重要是通过多层次都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重要有局部范畴的与大范畴的两种形式 : 局部范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体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都市转移。 大范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都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梯度发展理论一开始曾经是一种静态定位理论,把世界各国、各地区固定在特殊阶段上,以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秩

9、序,使富国永远富庶,穷国永远贫穷。实践粉碎了这种理论 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必然会加强两极分化的规律,并且提出了某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其中有的是值得借鉴的。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域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创新裁减成熟衰退产业集中精英加速创新 二、处在中档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 .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没有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节产业构造的新地区,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立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变化地区产业构造。 .新英格兰地区的改造 方针:()联邦政府与大公司向新英格兰地区划拨大量研究与发展经费。 (2)协助本地原有的纺织、制鞋、皮革等老部门中那些设备与技术条件较好的公司转向生产高档产

10、品。 (3)那些的确没有也许通过扶植、改造推出创新产品的老式工业部门,则协助它们关厂、转产或外迁。 三、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 1.缪达尔觉得,一种已经坠入恶性循环的落后地区,单靠其自身力量是不也许实现经济起飞的。.梯度发展理论:一种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应当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朴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第一,具有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 。第二,这些部门在不发达地区是产业构造中的单薄环节。第三,这才干获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 第四,发展不具优势产业,将会失败。 (二)论述“大北京”都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战

11、略。P34-308(论述题请结合教材论述) 答:一、确立各地经济功能,协调节器发展区域经济。 “大北京”区域经济的规划觉得,应着眼于大系统的合理性与效益,研究、调节地区各构成系统之间的产业构造及布局,以优化地区资产与资源配备,增进区域经济整流器体协调发展。二、统筹规划环境整治,保证“大北京”生态安全。规划觉得,生态安全格局直接关系“大北京”地区的生存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搞好区域生态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系统工程,保证“大北京”地区的生态安全。三、实行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规划建议,以都市地区的观念,从城乡建设,交通运送等方面着手,塑造合理的区域构造形态。四、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和运

12、送体系。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和运送体系,是以都市地区的观念,塑导致合理的区域构造形态的一种重要方面。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2)开卷 一、填空(本大题共0道小题,每空分,共20分)1 都市 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 组织者 和领导者。2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德国_国的经济学家_杜能_。3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类型经济区_和_综合经济区_。 4. 总部经济内聚效应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似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汇集,对其她产业_同种功能及配套服务产生的吸引效应。 5.在构造变化导向的选择和构造调节上,应特别注意 综合平衡_和_内外兼顾

13、_ 。 .区域产业构造导向选择的根据是 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基本特点 、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总水平和 全国地区分工的需要 。 7.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是_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别_。地区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比较优势原理_”。 8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涉及_人力_、_信息_和无形资产。 9.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 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 ,以及与此有关的 区域决策 的科学。 10.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指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高 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 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二、名词解释

14、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题分,共20分) 经济区位: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合。 .综合经济区:以中心都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为脉络,上下级都市密切联系,可觉得实现更高档的发展目的独立承当一种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3二重构造: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指在产业构造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在垄断地位的大型公司,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公司;二是从质上讲,指在产业构造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公司,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性或自然经济特性的中小型公司。确切地讲二重构造,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构造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步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称大的断层。 4.地区分工: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区上的组合。指互相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分,共20分)1.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2总部经济事实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都市。().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的是建立经济同盟。()总部经济可以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可以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5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都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运用这一指标。()6.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7.在辐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