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416168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根源和直接原因摘要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本文将其深层次根源追朔到历史,经济及政治三大方面,将其直接原因主要归属于苏联自身的弊病及西方因素的影响。 关键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深层次根源;直接原因苏联解体是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大家从不同的立场、视角,阐发了各自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大都认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此次历史动荡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一 深层次根源1历史原因 东欧诸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东

2、欧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革命斗争;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所以,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

3、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第二 直接原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 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

4、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即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 2西方因素 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东欧是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用的手法有: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进行

5、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内政,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 导致东欧剧变的多方面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相比,现实的因素是主要的;内因和外因相比,内因是主要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比,主观因素是主要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比,经济因素是主要的。所以,东欧剧变诸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三个层次: 1.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3.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

6、因则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教材将剧变的原因作了三方面的分析。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了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

7、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以后为消除这种经济模式和方针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虽曾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

8、导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情况出现等问题。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争得相当数量的群众并最终获取政权。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一方面使苏东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加剧,另一方面,又是维系苏东集团存在的实际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

9、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次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

10、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教材指出,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结论上述原因则使得苏联一个大国解体,一个在二战期间最伟大的国家不复存在,一只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永远消迹,使东欧情形随之剧变,这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无不是一大挫折及惨痛损失。但同时又给我们在建设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提供了历史借鉴与宝贵的经验。“苏共之亡,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如不鉴之,将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参考文献1齐向民等编著,苏联解体内幕,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2.52张祥云,苏联民族问题与联盟解体,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9.83. 张文洲、李艺编,苏联国事风云录(上、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4. 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5. 王正泉主编,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6. 俞邃,苏联解体前后,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7. 宫达非等主编,苏联剧变新探,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