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414202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单元质检十三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附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十三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0山东济南二模)法国哲学家、政治学家雷蒙阿兰曾说:欧洲现状是不正宗或荒谬的,但是它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人人都知道分界线在哪里,没人太害怕会有不测后果。这里的“现状”指的是()A.法国大革命打破封建君主一统欧洲局面B.十月革命冲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制裁使欧洲隐藏巨大危机D.冷战时期欧洲分裂成为两大阵营2.(2020浙江温州一模)1959年,美国在制定的国家安全基本政策文件中指出:对于那些实行中立主义对外政策的不发达

2、国家,只要他们不受共产党的控制而保持独立,美国就应支持这些中立的不发达国家。这说明()A.美国缩小了冷战的范围B.美苏加紧对世界的争夺C.美国争霸重心发生变化D.世界局势日益趋向稳定3.(2020河南郑州三模)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4.(2020吉林省吉林市三模)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后来又把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提高到战略高度。这表明()A.不结盟运动的斗争

3、领域走向深入B.发展中国家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明显变化5.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政策()A.是冷战结束的标志B.加速了苏联的解体C.使美苏实现战略和解D.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6.(2020吉林长春三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克林顿所说的“那种福利”()A.背离了资本主义制度B.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C.必然导致高税收和高赤字D.一

4、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7.(2020山东聊城三模)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这一讨论()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8.(2020湖南长沙三模)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A.苏联模式弊端初步显现B.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C.勃列日涅夫改革趋

5、于停滞D.戈尔巴乔改革已经失败9.(2020广东肇庆二模)1981年9月21日,美国之音的副台长尼古拉德斯在讲话中说:“我们应当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进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摩擦。”此前,该电台的某官员声称“他不是在搞广播,而是在于革命”。美国政府公开支持美国之音广播的主要目的是()A.以和平方式促使苏东裂变B.展示美国的文化影响力C.遏制国内的共产主义势力D.试图瓦解社会主义阵营10.(2020天津和平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和行动使得养活一支维系帝国纽带所必需的庞大军队费用过高,以至于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6、影响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殖民国家调整殖民政策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1.(2020辽宁大连一模)1960年,联大宣布: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与联合国宪章相违背的。没有国家对这一反殖民宣言投反对票。这说明()A.反殖民化已经成为国际正义B.英法等殖民国家反对殖民主义C.殖民国家受到联合国的制裁D.第三世界已经控制了联合国12.美国之音是美国重要的对外广播媒体,其所传达的讯息与美国当时盛行的政治观点是一致的,下表为美国之音对部分国家广播节目时间的变化(单位:小时/日)。据此可知美国()语言1984年1991年1997年2010年亚美尼亚语1.251.2500俄语614

7、290乌克兰语4420缅甸语1228.5汉语11242544韩语1.51.51.514A.试图以文化传播干涉国际事务B.对外宣传重心受国际格局影响C.放弃了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D.在后冷战时期宣传能力的减弱13.(2020山东日照二模)1994年,克林顿总统在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接触和扩展战略”。报告特别强调,当民主和市场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就会更加安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越高,美国的安全度就越高。报告表明()A.经济多极化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利益B.美国外交政策呈现明显的冷战色彩C.美国外交的单边主义倾向日益突出D.保障美国的安全成为外交政策核心14.(2020福建厦门三模

8、)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正处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作者意在说明()A.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15.(2020浙江温州三模)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球治理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全球治理机构

9、是()A.世界银行B.二十国集团C.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D.上海合作组织二、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2020山东潍坊三模)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初中历史教材对冷战的叙述及内容安排。2008年版人教版本九年级世界历史下2019年版人教版本九年级世界历史下教材目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第

10、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6课冷战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材叙述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根据上表,指出两种版本的教材关于冷战内容处理的一处变动,并说明2019年版教材变动的理由。(要求:明确指出变动之处;说明理由时要合理充分、史论结合)(2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费尔德斯坦的供给学派

11、费尔德斯坦是美国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20世纪70年代以后,长期担任美国共和党的经济顾问,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其主要观点有:(1)主张“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2)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制使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否定公有制或国有企业。(3)主张市场化。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4)主张全球化。认为全球化应该是由超级大国主导的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摘编自何成刚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供给学派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

12、证充分、逻辑清晰)(20分)答案与解析单元质检十三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1.D根据材料“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人人都知道分界线在哪里,没人太害怕会有不测后果”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欧洲处于阵营分明的敌对状态,但又不会出现不可承受的严重后果,所以是冷战时期,故选D项。2.B题干没有体现冷战范围的缩小,而是强调美苏加紧对世界的争夺,故A项错误,B项正确;题干述及美国加紧了对不发达国家的拉拢,不能说明美国争霸重心发生了变化,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加紧对世界的争夺,世界局势趋向紧张,而不是趋向稳定,故D项错误。3.A根据题干“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

13、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美苏的霸权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美苏才有不同的反应,故选A项。4.A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重心在于政治上的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向经济领域延伸,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实现经济上的独立,A项正确。材料强调“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的措施,并非积极顺应,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D项错误。5.B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

14、联的解体,故A项错误;题干中“超越遏制”实质上是一种“和平演变”战略,推动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而使苏联解体,故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苏联解体,美苏之间一直是争霸关系,故C项错误;1989年苏联经济日益恶化,故D项错误。6.D由材料“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可知社会福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能根除,故B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7.D利别尔曼的建议符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倡导的这场学术讨论实际是为其改革摇旗呐喊,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政府领导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仍然存在,与新经济政策大相径庭,A、B、C三项均错误。8.C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故选C项;苏联模式弊端初步显现在斯大林执政后期,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排除B项;戈尔巴乔改革是在1985年之后,排除D项。9.A这里的“卫星国”是指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之音的目的在于以和平方式促使苏东剧变,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A项正确。10.B镇压殖民地人民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说明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高涨,B项正确。11.A英法等殖民国家没有投反对票,并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