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41209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白古风(其二十六)赏析 古风(其二十六)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这首以古风为题的古体诗,实可看作一首咏荷诗。 看,荷叶片片碧绿,生自深幽之泉。在明媚的朝阳映照之下,朵朵荷花娇艳鲜润,夺人眼目。 时令已至清秋,绿幽幽的水面之上,愈显亭亭上长的花朵颜色之丽;密密的碧叶之上,淡淡地弥漫着青色的薄雾,仿佛给美丽的荷花们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看到幽泉上如此冠绝人世的娇荷秀色,大诗人李白不由心生感慨在这样的幽僻之地,如此的绝世秀色不是在白白虚掷自己的美丽么?那清雅的芳香为谁弥散?转眼间就

2、会看到飞霜满地,转眼间这些红艳艳的花儿就会在岁月的流逝中枯萎,凋零。唉,遗憾哪!这些秉持着绝世之美的花朵,所生非地呀!真希望它们能够生长在世人得以欣赏其美的芳华之池边。 读到这里,如果你只是和诗人一起看到荷之美,只是和诗人一起慨叹荷花托身之地的幽僻,荷花之美与花香之不传,只是和诗人一起希望荷花生长于繁华之地,得到更多人的称赏,那么,你就仅只是和诗人一起赏了赏花而已,发了点感慨而已,你还未曾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 诗人的内心如何?元代萧士?S说:“此篇荷花与华池,比也。谓君子有绝世之行,处于僻野而不为世所知,常恐老之将至,而所抱不见于所用,安得托身于朝廷之上而用世哉?是亦太白自伤之意也欤!”此为走

3、进诗人内心者之语也。 是的,你若从荷花的“绝世”“秀色”中读出李白的绝世才华,你若从“空绝世”与“谁为传”中读出李白履洁怀芳而不得安身立命之处的自伤,你若从“华池”中读出李白思遇明主而成就功名的进取之意愿,你便从表面的碧荷之绝世秀色走进了诗人的心灵深处了,你便看到了诗人“比兴”手法中内在的意蕴了。 然而,若止于此,你又何尝品咂出此首题为古风实为咏物的诗歌更为丰厚的意蕴了呢? 你要打通你的思维之路,你要从拥有绝世秀色的荷之不遇想到李白的绝世才华不得遇,你还要从中体味到无数像这拥有绝世之秀色的荷,像这拥有绝世之才华的李白一样的贤士所不遇的悲凉于是,你的思绪便会由诗中心的“荷”一圈圈荡漾开去,荡漾开去,你或许会想到李白之前的有不世之才华与高洁之品行的屈原,想到东晋末年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不与世同浊的高蹈远举的陶渊明,想到与李白同一时代的才华同样卓绝也一样落魄潦倒却至死不忘“致君尧舜”的杜甫,想到那个差点因诗歌而被置于死地的苏东坡,想到那个一心谋求收复大业却被几乎被闲置至死的英雄词人辛弃疾你的情怀也便会在诗句的滋润下澎湃,在澎湃中低回,在低回中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