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411952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导入语:秋天不但是果子成熟的季节也是种子宝宝们开始离开植物妈妈寻找自己生活的时候,小朋友,你们知道植物世界怎么传播种子的奥秘吗?(生同桌交流并作答)。 2、动画课件展示:你看,植物妈妈们分别找到了什么样的好办法送孩子们去寻找自己的生活?(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过渡: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那就让我们快快读课文,合作完成: (1)自由读课文,喜欢的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请教“爱心小帮手”一起解决。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检查预习情况。 (3)课件演示:蜻蜓起

2、飞的游戏,认识生字:旅、蒲、铠、 洼、豌、荚、炸、苍 (4)课件展示:花儿盛开的动画,读多音字:一定得去、得不到、走得快、四海为家、为什么 (5)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旅行、降落伞、铠甲、纷纷、乘着风、豌豆、豆荚、炸开 (生开火车读词语,师指导。可以结合学生的疑难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相互补充或者帮助纠正。) 2、细读课文,汇报学习结果: (1)、学生自己练习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要有节奏。 (2)、四人一小组互相倾听朗读的情况,并相互纠正。 (3)、指名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一小节就读哪小节,并评议。 (4)、自己再仔细读读课文,思考:你从文章中读明白了什么?可用

3、笔在课文中标注。 生1、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讲的是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个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生2、我读了课文,知道了蒲公英*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是风吹种子出发。 生3、我知道了苍耳*的办法是-(师给予一定的认可和鼓励。) 3、学习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已经长大”就是说植物的种子已经成熟。 (2)、“四海为家”的“四海”指到处、处处。为:作为。意思为:种子到处生根发芽长大, 那么也就是到处可以作为种子的家。 (3)、“旅行”原来指去某地旅游。这里指植物把种子传播出去,就象去旅行。 (4)朗读训练: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植物妈妈们要送孩子们去找新家了,看-(观看课件:植物

4、妈妈有办法) 三、指导书写: 1、纷:注意左右结构,不要写错绞丝旁最后是“提”。 2、识:要记得右边稍微写得大一点,“口“要注意上(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http:/,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大下小。 3、娃和洼:要注意右边的两个“土”要摆好位置,不要脱离开来。 让学生看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认真写,注意坐姿。 四、练习训练: 诗歌朗读训练:旅客们请注意,娃娃要来乘汽车,个个拿着大蒲扇,从天而降象雪飘,纷纷降下蹦蹦跳,要问当时热闹吗?就象油炸大豆荚。劈劈啪啪响不停。(串联了文中的大多数生字。)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生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挖宝石游戏挑:认读宝石上的生

5、字新词,再组词造句。(2)、诵读:自由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看看谁发挥得好。 (3)、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指名)参考:柳树就是*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各个角落。凤仙花*的办法跟豌豆*的办法差不多,*得是弹射。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二、读文与感悟: 1、师:植物*的孩子马上要准备出发了,看看她们是怎么离开*的?你认为哪个植物妈妈最聪明?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认为哪个植物妈妈最聪明? (1)、蒲公英妈妈聪明在哪里? 孩子们是怎样离开*的呢?(课件演示)蒲公英传播种子全过程。 交流:蒲公英妈妈

6、来了,现在我把其中一个蒲公英*的孩子请上来。看,嫩枝上小绒毛的可爱,毛茸茸的。它像什么?(降落伞)蒲公英娃娃乘着降落伞一个接着一个地出发了。啊,外面空气真新鲜,我要在风中寻找我的落脚点。(板书:降落伞风) 指导: “一个接着一个”可以用第二节中的哪个词语代替?(“纷纷”) 谁愿意读这一节?把“乘着风”的感觉和孩子们“纷纷出发”的情形读出来。 (2)苍耳妈妈聪明在哪里? 明确: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方便苍耳娃娃挂在动物上进行传播种子。让我们一起看图片?请看- 演示:发现了什么?(苍耳上有小刺,硬而且刺上有小钩,就能挂在动物上。) 想象我们小朋友经过苍耳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指名) 师:

7、苍耳娃娃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请思考:苍耳*什么传播种子?(强调:苍耳主要*动物传播种子) 你想对苍耳妈妈说什么? 朗读训练: 夸夸她,好吗? (3)豌豆妈妈聪明在哪里? 豌豆*的办法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豌豆妈妈为了他的孩子,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板书:豆荚太阳) (课件演示:豆荚在太阳底下):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你觉得最后一节怎么朗读比较能吸引老师和同学?请你一试。 三、巩固练习: 蒲公英*()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豌豆*()传播种子。 四、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生字:已、甲、豆。 观察字型,认真书写,师巡视指导。 课后

8、反思 对本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教学设计、重难点、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 是一首读起来充满文字情趣的儿歌。儿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和内容层层递进的文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小朋友对于这样的阅读材料喜闻乐见。 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

9、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内容的意时,作为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会怎样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土地?学生的表达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学生张开双臂做飞翔状,有的孩子做降落伞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妈妈告别,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在加工与

10、再创造。这样,帮助学生更乐于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儿歌的含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这节课,我抓住了学生的质疑,深化了对仔细观察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借此机会,我把课文学习与用心看周围的事物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结合到学生的现实中,就是要注意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生活。可以举例说明,从未知植物*的好办法到已知的过程。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深受启示。 设想是美好可行的,但,毕竟是一种教学实践,难免出现偏差和不妥之处。例如:1、在学生进行新知识汇报时,我没能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不够注重细节,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和失去了一定的指导性。在学生讲“海棠花”的时候,其实应该纠正为那是“凤仙花”,以致不能和学生达成共识。这样一小小失误,导致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2、当学生缺乏朗读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示范或者请“小指导员”进行引导,以及学生不敢对某一知识进行提问和展示时,教师可以自行指定等。可见运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要自我发觉和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