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40887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化奶牛场选址的原则2009-11-09 11:13 作者:马承宝 北京四方畜牧科技 字号:大 中 发展有限公司 访问量:249小现代化奶牛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复杂的工程,而牛场场址 的选择是牛场建设的第一步,在以后牛场的管理和运行中起决定性作 用,因此对选择场址要有周密考虑, 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要 与本地区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 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今后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还必须符合防疫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无人畜共患病。影响牛场选址的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如地形、地势、水源水质、土质、气 候等)和社会因素(如交通、供电、法律法

2、规等),所以选址时要遵 循下面几个原则:地形要整齐开阔,方形最为理想,尽量避免狭长和多边形,也要 遵守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 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利用荒地 建场。地势要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2m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 最大为6%)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牛场地势过低,地下水位 太高,极易造成环境潮湿,影响牛的健康,同时蚊蝇也多。而地势过 高,又容易招致寒风的侵袭,同样有害于牛的健康,且增加交通运输困难。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 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1水源:要有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2水质:要良好,不含毒物,确保

3、人畜安全和健康,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农业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NY 5027-2001)的规定, 达到畜禽生产要求。3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 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作用弱,雨水、尿液不 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 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4周围土地:要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尿、污水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周边有效种植土地面积直接决定了粪污的最终消纳能力,一个1000头奶牛场每年产生的粪污相当于100吨尿素,150吨过磷酸钙, 110吨硫酸钾,每年需要30005000亩土地消纳。5. 气候:要综

4、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 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荷斯坦奶牛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5-15 C,最佳生产温度区为10-15 C。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在建筑牛舍时要因地制宜。例如,南方的特点主要是夏季高温、高湿,因此, 南方的牛舍首先应考虑防暑降温和减少湿度,而在北方部分地区又要 注意冬季的防寒保温。6. 饲料资源: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 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7. 交通:要便利,牛场每天都有大量的牛奶、饲料、粪便进出。因此, 牛场的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较

5、近的地方。8. 便于防疫:场区距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 1000米;距 一般道路不小于500米;距其他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厂不 小于2000米;距居民区不小于3000米,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 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9供电:充足、可靠,并保证电力供给,现代化牛场机械挤奶、牛奶 冷却、饲料加工、饲喂以及清粪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电力。10. 养殖规模:场地的大小应符合养殖的规模,根据我们规划、建设 牛场的经验,选址时可 按每头成母牛70-80m2估算所需占地面积。11.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 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内

6、建设奶牛 生产区。奶牛运动场的改造2011-02-09 15:38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381字号:大中小李德生 张修刚 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奶牛运动场顾名思义是奶牛活动的地方,其实它更是奶牛休息的地方,一天24小时当中,奶牛有一半时间以上是躺卧休息状态的, 这样有利于奶牛产奶,因为当奶牛卧下休息时,乳房血流量较站立时 会增多25%,而每合成一份牛奶需要500份血液流经乳腺。以往我 们对奶牛运动场的建设要求面积为 20-40 m2 /头,运动场周围设有围 栏,运动场内还应配有饮水池、凉棚、补饲槽等设施。现实中的奶牛运动场,由于奶牛随意排泄粪尿和一些排泄物, 长期污染着这个奶牛休息的

7、场所, 加上粪污不能及时清理,雨季来临 雨水浸泡,使奶牛运动场变成泥塘, 奶牛便生活在泥泞中,牛体受到污染,并且消耗奶牛大量体力,由于不能做到彻底的消毒,大量微生 物、条件致病菌繁衍生息,潜伏隐患及危险。数十年来为了改变这种 状态,奶牛饲养经营者,想出了各种解决方案,用三合土、用砖砌、 打混凝土等硬化运动场的办法,虽然奶牛运动场泥泞得到解决问题, 但是破坏了奶牛休息的环境,硬化的地面又引发了奶牛肢蹄关节的损 伤。现代规模化奶牛场的设计,牛舍功能及奶牛自由卧栏的使用, 为奶牛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并且向我们提示一个新的思考,设计 中奶牛运动场是否还有实质的意义,原因有 5点:(1)由于奶牛运动场

8、地面长期积存奶牛粪便,排泄物,加上潮 湿泥泞,成为细菌、微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奶牛乳房与地面的接触, 为奶牛乳房炎发生创造了机会,同时还会发生腐蹄病等条件致病菌引 发的疾病。(2 )由于运动场卫生条件差,直接影响奶牛牛体卫生,浑身沾 满泥土粪便,在挤奶过程进一步会影响牛奶质量。(3)奶牛运动场粪便的清理,不利于机械化清理,(4)运动场硬化会带来奶牛关节的损伤,同时也并不能解决运动场污染问题,如在运动场铺垫沙土、垫草,由于奶牛随意排便,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清理成本。(5 )污染环境,运动场遗留的奶牛粪尿,被雨水冲刷,随雨水 流入河流沟渠,造成水源和环境污染。原有奶牛场又应该如何进行技术改造,为奶牛

9、创造良好的休息 场所?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利用运动场中奶 牛凉棚,修建奶牛自由卧栏,凉棚宽度大于 6米的,可选用对头式奶 牛双卧栏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凉棚建筑面积,同时可以较好的解决奶 牛休息的问题。(2)开放式、棚式牛舍,通过延长屋檐,修建奶牛 自由卧栏。一侧牛舍的屋檐一般需要延长 3米左右,采用单卧栏形式。 这样基本可解决奶牛休息条件问题,如再因势利导采用一些其他措施, 效果会更佳,但污染问题仍不好解决。喲嘟切年丄根据奶牛群体划分设计牛场2009-11-09 09:13 李德生 北京四方顺通畜牧科技发 字号:大 中展有限公司 访问量:280小现代奶牛场设计,在确定饲养规模

10、以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奶牛 群体划分,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确定挤奶厅、挤奶设备、不同牛舍的建 筑面积。我们国家的现代奶牛场建筑设计刚刚起步, 而一个规模化奶 牛场一次投资往往数千万元人民币,设计和建筑的失误将带来不小的 损失,国家又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因此相互沟通是非常必要的。1、目前奶牛群体划分上的问题我国的养牛业与欧美不一样,欧美奶牛场的成母牛和后备牛是分 别饲养的,不在一个场内。而我国奶牛场通常都是把不同生理阶段、 不同年龄的奶牛都放在一个牧场内。谈到牛场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 包括成母牛、后备牛、犊牛。成母牛又分为泌乳牛、干奶牛、围产牛; 后备牛说法不一,有的把所有投产以前的犊牛、育成牛通称后

11、备牛; 有的把犊牛分出来,而把7月龄到投产前奶牛,称为后备牛。在后备 牛的划分和名称上也不一致。有的书中把718月龄牛称为青年牛, 而把18月龄以上牛称为育成牛;而有的正相反,7 18月龄称为育 成牛,18月龄以上称为青年牛。但出生月龄段的划分基本一致。即0 6月龄、7 18月龄、18月以上一段,这需国家有关部门或奶业协 会将其统一,以便行业中口径一致。 笔者认为后备牛群的划分应为: 犊牛(0 6月龄)、育成牛(7 18月龄)、青年牛(18月龄以上 到分娩)。而育成牛还可细分为小育成牛(7 12月龄)和大育成牛(13 - 18月龄)。如平均投产(转群)月龄为24月龄,基本可平分 为四个阶段,每

12、个阶段为6个月,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是有区别的。2、影响成母牛比例的因素为了阐述方便,我们先把混合牛群分为两部分,即成母牛和后备 牛,成母牛和后备牛各占牛群的比例如何?是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 不同牛场由于饲养管理因素,比例不一样。但成母牛比例基本在53 % -60 %范畴内,影响成母牛在牛群比例的因素主要是转群数量和死亡 淘汰率。正常牛场后备牛转群率应是成母牛总数的 25%-28%左右。 有关成母牛死亡淘汰率的解释: 奶牛由于疾病死亡,或预后不良而丧 失生产能力(即繁殖能力和牛奶生产能力) 丧失了饲养价值而被迫处 理的,都应认为是死亡淘汰率。而全年死亡淘汰率的比例不应超过成 母牛总数的8%- 1

13、2 %。一个运行良好的牛场,在处于饲养数量饱和 状态时,每年不断地更新转群但又无饲养场地, 可以有选择地出售一 部分犊牛、育成牛、青年牛和成母牛。借此提高牛群的整体素质和单 产水平,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情况也可以认为是淘汰牛,选优劣 汰,但这是主动的。有选择淘汰和上面提到的被迫淘汰是两种意义上 的区别,为了区别我们可以把有选择淘汰称为奶牛出售。3、影响后备牛比例的因素后备牛在牛群中的比例受影响的因素有四个方面。首先与奶牛的繁殖率有关,正常牛群成母牛繁殖率不低于86 %。受胎率和繁殖率正相关,但流产因素和流产率影响不小,有些牛场往往把妊娠后期早 产都统计到繁殖率,但没有真实效果。其次精液冷冻影

14、响公犊和母犊 出生率,母犊往往出生率全年小于 45 %,加上分娩过程的因素,出 生成活的母犊一般不足40 %左右。第三是母犊成活率和整个后备牛 饲养过程的成活率。第四是后备牛的培育效果和参配月龄、受胎率以 及转群投产天数。如果重视后备牛的培育,后备牛平均日增重大于 720克,14月龄可以配种,平均24月龄就可以转群投产,不仅降低 培育成本,获得早期投产收益,而且牛群中后备牛的比例也下降。4、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的划分目前在很多书籍和材料中,在奶牛群体构成上错误很多,失去了 参考价值。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以及观察,认为在牛场设计上,应当克 服由于计算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认为,进行牛场设计, 在

15、确定饲养规模的前提下,除特殊情况外, 奶牛群体划分,成母牛应 占混合群的60 %,而后备牛占全群的40%,这样划分比较合理。首 先是新建牛场基本上都带有牛群发展性质, 即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几 年后发展到设计头数。或者是同时购买大部分育成牛开始, 再逐渐发 展数年后达到设计饲养头数,在这种情况下,奶牛群体构成肯定是成 母牛明显偏多。在牛场生产经营若干年以后,或牛群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时,经营者在重视后备牛的培育和早期配种, 使后备牛转群投产月 龄在24月龄时,其牛场群体构成比例也基本与设计相符。另外干奶 牛舍可以调节,后备牛数量多时部分妊娠后期青年牛可调到干奶牛舍 饲养。后备牛群的划分,应把犊牛区分

16、出来。因为犊牛饲养特点和犊牛舍建筑特点不同于育成牛和青年牛,一般采用犊牛岛和犊牛栏方式饲 养。犊牛占整个后备牛总数的25%,即四分之一。犊牛又可细分为 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哺乳犊牛一般采用个体饲养,而断奶犊牛多采 用小群饲养。为了设计和使用上便利,除了犊牛以外的后备牛群,可划分为三个群体,即7- 12月龄的小育成群;13- 18月龄的大育成群,18月 龄以上的青年牛群(习惯上也可把确定妊娠的后备牛 ,放到一个群体 饲养),牛舍设施颈夹、卧栏可参照牛群牛只的体型,分为三个型号。 这三个牛群之间月龄小的牛群最大牛只和另一群最小牛只相差一个 月。虽然分了群,又可调节,灵活掌握。1000头奶牛场牛群组成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