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40465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华理工大学学分绩点计算方法摘要本文是针对东华理工大学现有的学分绩点计算方法进行探究,主要从两个步骤 进行讨论,第一是根据学分绩点应具备的条件对东华理工大学的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进行优、缺点评价,第二是对这个绩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给出改进后的学分绩点 计算模型。平均学分绩点是在评定奖学金,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应该具有公平性。本 文在评价东华理工大学的绩点计算方法时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1. 同校范围可比性;2. 计算方法公平性;3. 计算后的成绩符合一般分布规律。经过SPSS19.0对附件1.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由于不同学院之间的平均分差 异很大,在同一个学校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应

2、该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对于绩点的给定不够公平,在绩点给定区间跨度范围大而成绩相差不大的情况;经 计算后的加权成绩大致服从正态分布但是转换后的绩点却不服从。在对计算方法优化问题也从这三个方面来改进,东华理工大学的加权算法计算 平均分数是一个很好的公平的方法,因此在优化的方面主要从分数转换为绩点的。 先对平均分经过t二-二转换为标准分数,再经过一个线性函数y二x +1 b 转换i b(/ j ij j为百分数,其中X与b.可以根据这个线性转换的成绩合理自定。而在对学校的建议对换算绩点上可以从三大点上给予:1. 制定计算学分绩点方法应该尽量在全校范围内可比;2. 换算绩点的成绩区间可以适当缩小;3

3、根据当年全校学生成绩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毕业时拿学位证至少多少绩点的标 准。关键词:学分绩点SPSS19.0学位成绩1. 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平均学分绩点(General Point Average,即GPA)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 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 位的标准,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 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 除以总学分。所以绩点是课程学习质的体现,它充分反映了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 度,而不包括绩点的学分制是不完整的。因此,许多高校引入绩点制来进一步完

4、善 学分制,使课程学分与绩点相结合,成为课程学分绩点,通过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来 区分学生的学习质量。1.2要解决的问题就东华理工大学的计算绩点的方法的相关情况,建立与下面相关问题的模型求 解:(1)在了解东华理工大学的计算绩点方法后,对已知数据进行分析来评价东 华理工大学的计算绩点的方法;(2)在(1)的基础上探讨更优的计算方法;(3)撰写一篇关于计算绩点的建议文章,并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1.3具体资料及数据(1)东华理工计算绩点的方法:表1成绩、学分、绩点对应表百分制成绩95-10085-9475-8465-7460-6460国际标准等级AA-BCDF五分制及对应百分制 O伪9z(x良80z(

5、x中(70)及格(60)不及格对应绩点43.53210二分制及对应百分制合格(80)不合格学分绩点的计算:先计算学位课加权平均分,在根据该平均分得出对应的绩点,该绩点即为学位 课平均学分绩点。学位课程加权平均分=X (学位课程学分X该课程分数)/ X学位课程学分(2)给定的附件1选取的东华理工大学2005级-2007级部分专业毕业生 成绩清单。2. 问题分析2.1问题1分析平均学分绩点(General Point Average,即GPA)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 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 学位的标准,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针对

6、东华理工大学的 绩点计算方法评价,对已知数据从三方面考虑:1.可比性:平均学分绩点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 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在评定奖学金 时,绩点也占有很大的一部分百分比,如果一个绩点计算系统可比性差,会部分导 致奖学金的评定缺乏公平性原则。不同的老师在考试评分时有紧有松,纯粹靠卷面 成绩会导致有些班级成绩较高,有些班级较低;不同专业的科目有简单有难,这样 也会导致成绩高低和学习能力强弱存在差异。2公平性:在给定的成绩、学分、绩点对应表中可以看到,当一个人得64分与 得65分,在学习能力上相差却别不大,但是却相差1个绩点,这个一

7、分在很大程度 上不能说明说明学习能力的问题,然而75分和84分相差9分但是在绩点换算时都是3 个绩点,而75与94相差19分,但是绩点却只相差0.5,这样的换算标准,在结构上 存在1:38的这种现状,从而可以说明缺乏公平性。3服从正态分布:一般学生的成绩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在经过加权换算到绩点 换算应该都服从这样性质,才不影响原来的成绩分布,经过人为的调整成绩点,应 该比加权时候更符合这样分布。2.2问题2的分析由于在问题1中提到的可比性、公平性、服从正态分布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在 改良绩点的计算方法上,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在问题1的基础上,在可比性 上,只考虑本校范围,不涉及其他院校,在排名

8、上面进行给定绩点,这样可以剔除 人为因素对绩点多少的影响;而在公平性上,可以将绩点的给定步长设置缩小点, 可以有效控制1:38的这种现象的出现;而在服从正态分布上,可以将排名分数转化 为标准正态分布的数值,如: 匸巴,其中x是某学生第i门课程的得分情况,卩 aiii 第i门课程对应教学群体关于该课程考核的平均分;a为第i门课程对应教学群体i 关于该课程的标准差。这样的成绩转变不改变原始数据的排名情况,但是在绩点根 据这个成绩给分,它的成绩一定符合正态分布。3. 模型假设1假设数据真实有效;2假设学分相同的科目难易程度相同;3. 假设成绩应该服从正态分布;4假设同一个学校每个学院的学生总体学习能

9、力大体是相同的; 5假设4. 定义与符号说明序号符号符号说明1x经过线性转换后的百分制成绩;2在同比范围内的标准方差成绩;3卩.在同比加权成绩范围内的均值;4i y uj学院第i个学生的转换百分制后的成绩;5t.i第i个学生的成绩经转换后的标准成绩。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1的模型建立与求解在本节中主要讨论的是东华理工大学的绩点计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既是第一 个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出发,来评价这种计算方法的好、坏。同校范围可比性;计算转换成绩的方法公平;转换后的成绩符合一般分布规律。基于此,本节有两部分,即:5.1.1:东华理工大学绩点计算的优点;5.1.2:东华理工大学绩点计算的缺点

10、。5.1.1东华理工大学绩点计算的优点(1)该方法计算简单根据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分数,相对应的给多少个绩点,既是只要输入各科成 绩,根据简单的加权平均的算法,就可以得到总学位课的加权平均分数,再对应表 1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绩点。(2)跟国际标准相符合东华理工大学的绩点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4、3.5、3、2、1、0,对应着 的国际标准是A、A-、B、C、D、F这六个标准,严格按照高分数分层,低分数分级 别这个标准。(3)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上,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设定学位课,而不是全部课程都放入这种计 算中,可以使学生更有时间去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对自己有用途的科目,但却又不

11、 使自己所学专业的科目只有那种“ 60分万岁”的心态,使他们感到60分和90分是有 区别的。(4)比我国现在普遍使用更公平如下面表格的计算:表2成绩比较1姓名英语高等数学(4)计算机(2)张三817592李四837394如上述表格所给的两个同学的成绩,其实他们只是相差两分,但是用现在大多 数学校通用的方法是:普遍使用平均绩点=工(某科学位课程绩点X该科学位课的学分)/工学位课程学分拿东华理工大学的绩点换算表格来计算(和其他学校的换算表格的绩点分数区 间相差不是很大),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平均绩点:张三的绩点是3,李四的绩点却 是2.6,从成绩中可以看到李四的成绩高2分,但是绩点却比李四的高。而用东

12、华理工大学现在使用的算法张三的加权分数是80.8分,李四的分数是 81.2分,虽然经过换算绩点分数是一样的,但是至少没有张三比李四的绩点高, 在这个基础上,比上面的算法更为公平。5.1.2东华理工大学绩点计算的缺点(1)可比性差绩点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一个标准,也是在校学生进行奖学金评定的 总成绩中占很大一部分的百分比。而在评奖学金时,就有进行比较来衡量谁来获得 奖学金这个名额,因此计算绩点的办法应该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来减少系统内部的 不公平性。由于该学校是一个综合的学校,存在文科和理科两大方面,在给予的数据中, 经分析知道,文科平均分数普遍比理科高。存在这样的问题是由于理科考试的题目

13、是对就是对,一般没有什么只要写了就会有可给分的点,但是文科存在这样的现 象,因此会造就这样的情况。在假设中,例如:一个是理科的第三个,一个是文科的第三名,相对于一个学 校的范围,他们的学习质量应该不相差不大,但是由于文科在很大一个程度上为 记,可以考试突击相对也不会太差,但是理科很多科目这种方法却行不通,因此这 不是学习质量的差距,但是由于分数的差距也就造成了他们所得到的绩点也不同, 在进行评比的情况下,理解在这个层次上具有弱势。在进行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评价 时也缺少可比性,这种算法的可比性相对较小,在整个学校内部进行学习比较时缺 乏公平性,因此这种计算绩点的算法具有可比性的缺陷。图1.各学院的

14、加权平均分通过图表1可以看出文科分数比理科平均分要高出很多,在分数的情况下, 文法艺术学校的平均分超过76分,在计算绩点的时候,是三个,理科里面最高的 平均分是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学院,却也只有72分多点,在计算绩点的时候,却只 有2个绩点,这样就缺乏严重的可比性。(2)缺乏公平性东华理工大学的计算绩点的方法是各科学位课的成绩经过加权平均后再对照绩 点换算表格表1来查找看加权分数是落在哪个区间范围,在所在的范围就是绩点 分数。如下面一个来自两位学生的例子,来反应这种情况:表3成绩比较2科目高等数 学(II)*高级语 言程序 设计*大学英 语(IV)*场论*重磁勘 探*地震勘 探*电法勘 探*核技术

15、 勘查*学分63.5454554张三7364796272778591李四7783817581918595这是来数据中两个学生各个科目的成绩,可以看到,李四的成绩几乎每科都比 张三的高,而且有些科目不仅仅是高出几分,有些高达19分的差距。经过加权计算公式:加权成绩=L (学位课程学分X该课程分数)/ L学位课程学分经过EXCEL计算可以得到张三的加权成绩分数为75.34,李四的加权成绩为 83.16,通过观测两人的各科成绩可以反映出张三的学习质量远低于李四,经过加 权后的成绩也低于李四8分左右,但是在转换绩点的时候,都是属于75-84这个区 间,因此他们两的绩点都是3分。也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如下表:表4成绩比较3科目高等数 学(II)*高级语 言程序 设计*大学英 语(IV)*模拟电 子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