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40423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习题语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曹刿论战01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jin) 肉食者鄙(b) 牺牲玉帛(b)小信未孚(f) 下视其辙(zh) 望其旗靡(m)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又何间焉(参与)(2)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3)弗敢专也(独自占有)(4)对曰(应答)(5)弗敢加也(虚夸,谎报)(6)必以信(诚实)(7)小信未孚(使人信服)(8)神弗福也(赐福,保佑)(9)小大之狱(案件)(10)虽不能察(明察,弄得清清楚楚)(11)必以情(实情)(12)忠之属也(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13)齐师败绩(军队溃败)(14)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5)遂逐齐师(追赶,这里指追击)(16)既克(已经)(17

2、)公问其故(原因,缘故)(18)一鼓作气(振作)(19)再而衰(第二次)(20)三而竭(尽)(21)夫大国,难测也(估计,预料)(22)惧有伏焉(埋伏)(23)望其旗靡(倒下)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牺牲玉帛B小大之狱 C公将战 D可以一战(解析:A.古义: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B.古义:案件;今义:监狱。C.古今义都是“将要”。D.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4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B)A肉食者谋之 B小大之狱C公与之乘 D彼竭我盈,故克之(解析:A、C、D项中的“之”都是代词,B项中的“之”是助词,的。)

3、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公问其故故曰:教学相长也B必以分人 何以战C其乡人曰 下视其辙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析:A.原因,缘故/所以;B.把/用,靠;C.均为代词;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等祭品,不敢谎报数目,总是诚实地有多少说多少。(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4)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5)一鼓作气,再而

4、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7填空。(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8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深刻

5、思想,先贤读兵论战并不崇尚单纯以武力制胜。古代兵家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义之师可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常常会“不战而屈人之兵”。材料二:示例: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愿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2)在抵制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行为中,有民众在乐天旗下超市破坏商品。如果你也在现场,你该如何劝说他理性爱国?(注意用语得体,语气委婉,有一定的说服力)(称呼)你好!韩国乐天集团转地给韩国国防部,以部署美国的 “萨德”反导弹系统,确实对中国不利,我们可以使用国货,不够买韩货;打砸乐天旗下的商品,对于法律而言我们理亏,并且是需要赔偿乐天的损失的,反而得不偿失。其实,借着

6、“爱国”之名打砸商品实在是有损中国的大国形象,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国。还希望你能理性爱国,可以吗?(3)3月23日,2018年国际足联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阶段中国队对韩国队的比赛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举行。此战关系到中国男足能否保留出线希望,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段时间,受韩国“萨德事件”影响,抵制“乐天”、韩货乃至抗议韩国的消息在各媒介广泛传播,给中韩之战蒙上了阴影。湖南省体育局在其官网上发出关于文明观看中韩足球赛的倡议书。倡议书的格式有误,请你帮忙修改。全省广大群众和球迷朋友:振兴中国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奋力前行,为中

7、国足球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在此,我们向全省人民群众和广大球迷发出如下倡议:一、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从大局出发,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履行好一个社会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二、理性爱国,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传播谣言,不发表煽动性言论,更不能在微信群、QQ群、微博等媒介串联聚众闹事。三、_ 。四、加强球迷之间的团结交流,不闹意气,不相互诋毁,不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足球流氓”,以文明看球为荣,以流氓滋事为耻。六、在比赛进程中,要以更多的审美精神去关注足球比赛,感受足球魅力。广大群众和球迷朋友们,足球赛场风云变幻,但永远不变的是对足球的热情。让我们携

8、起手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7年3月16日湖南省体育局(1)在文中画线处补写一条倡议书的内容:文明观赛,理智对待输赢,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2)修改意见:称呼顶格写;将“湖南省体育局”移到时间的上面。02课内精读9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在曹刿看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

9、的理解。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11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卓识。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1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课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鲁庄公军事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课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解析:D.在曹

10、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13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链接材料: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03拓展阅读【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11、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

12、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夷道猇(xi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纵:即使、纵然。罢:同“疲”,疲乏。制:掌握。猾虏:狡猾的家伙。尝:经历。干:做。便:便利。掎(j)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敕:命令。14解释下列加点词。(1)公将鼓之(击鼓)(2)彼竭我盈(士气)旺盛(3)犹难尽克(战胜、攻克)(4)诸将并曰(一起、都)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压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退败的情况。(2)其诸要害皆已固守。他们的各处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加

13、强了防守。16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吴将/皆欲迎击之。17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示例: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后文写曹刿的集中论战,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的“远谋”。18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避其锋芒(消磨敌方的锐气);及时出击。附【乙】文参考译文:(刘备)亲自率领将士,沿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东吴进发),驻军在夷道县的猇亭。吴国将领都请求出兵迎击他们。陆逊说:“刘备率军沿长江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据高山,坚守险要,很难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

14、即使攻击成功,也不能完全将他们击败;如果攻击不利,将损伤我们的主力,绝不是小小的失误。目前,我们只有褒奖和激励将士,多方采纳和实施破敌的策略,观察形势变化。如果这一带为平原旷野,我们还要担心有互相追逐的困扰,如今他们沿着山岭部署军队,不但兵力无法展开,反而因困在树木乱石之中,自己渐渐精疲力竭。”各位将领不能理解,认为陆逊惧怕刘备大军,对他怀有强烈不满。闰六月,陆逊要向蜀军发动进攻,部下将领都说:“发动进攻,应在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七八个月,他们的各处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不会顺利。”陆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之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他思虑周详,我们无法向他发动攻击。如今蜀军已驻扎很长时间,却仍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将士疲惫,心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现在正是我们对他前后夹击的好机会。”于是命令战士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击,取得了胜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