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说课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40363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颂》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河颂》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河颂》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河颂》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颂》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颂》说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模板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能够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下是说课模板,仅供参考。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学形式讲读课教师宛丽文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九中学课题名称黄河颂教材版本人教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 本课歌颂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热爱黄河、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主题。 教材所处地位本课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

2、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歌,感情强烈,气势磅礴,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理解各部分意思。 能力目标:在反复朗读中提高朗诵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领会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读出丰富的感情。说教法围绕教学的主题和对以往教学的改进创新。朗读教学法:本文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形

3、象,语言浅显,情绪慷慨激昂。学习本诗,朗读是关键,诗歌内涵的把握、主旨的理解和学生情感的体验均可以在朗读中形成。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这既是诗歌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习诗歌、鉴赏诗歌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科交叉法: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等历史背景,本文又是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还有黄河有关知识等,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应进行学科资源的整合,充分为教学服务。讨论分析法:对黄河精神的理解,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行驶,先分组进行讨论,再交流各自的理解。(4)运用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形象直观的黄河图片资料和震撼 人心的黄河颂等光碟,

4、增加课堂容量,创设课堂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说学法在课堂中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尝试上网搜索、整理各种信息资料(如:黄河的知识,黄河的文明)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说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

5、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怒吼吧,黄河。2.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三、诵读诗歌,体味黄河雄

6、壮的气势。1.播放歌曲黄河颂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3、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加以指导。4、指名读诗。四、研读诗歌: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五、品读诗歌1.小组合作自由选定最欣赏、理解最深刻的诗句进行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全班齐读。同学们,“情到深处自成诗”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高声诵读黄河颂,再

7、次感受黄河,感受伟大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五、拓展延伸。 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 1,展示收集的黄河的资料。2.诗词积累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借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今天我们大家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黄河和祖国的热爱七、布置作业:1、以“啊!黄河!”为情感基调,仿写几句话歌颂黄河2、课外完成手抄小报一份:黄河,母亲河!说板

8、书设计五、说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 伟大坚强 望黄河主体 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说其他反思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护母亲河的情感。教师饱含感情的诵读感染,学生自由诵读的情感体验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学生以情感熏陶,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诗歌的教学这节课在朗读教学的处理不够深入。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在自身的朗读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但还应抓住课题中的“颂”和课文内容中的“赞”来组织,重要的是读出“赞”“颂”的语气,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以及层意的把握等方面来训练不十分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教学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以及由这一教学思想而采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学中某些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并不十分充分,未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推进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