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40314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2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我国蔬菜流通模式现状我国蔬菜流通模式分类分析2.1.1蔬菜流通渠道模式1 .蔬菜流通环节模式按蔬菜流通渠道中流通环节的多少,蔬菜流通渠道模式可分为二站式、三站式、四站 式、五站式、六站式等。“二站式”是指生产者农民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即菜农通过当地的农贸市场或通过送 货上门的方式直接把其生产的蔬菜售卖给消费者,或消费者直接去菜农那儿购买或订货, 也即生产者直销模式。这里的消费者不仅仅是指个体消费者,也包括诸如学校、工厂、企 业、政府、餐馆等有蔬菜需求的消费大户。这种模式多见于农村的小城镇及大城市的郊区 地带,属自产自销,流通环节很少,流通损耗少,但是交易成本大,相对物流成本大,不 能形成规模效

2、应,没有附加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的大量出现,虽 然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都有,但萎缩得比较厉害,总体来说比例很小。物流及信息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图2-1二站式蔬菜流通模式“三站式”是指生产者不直接和消费者见面,而是通过一个中间商或企业将其所生产 的蔬菜售卖出去,从而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该模式通常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主导。包括 农户一零售商一消费者,农户一中间商贩一消费者,农户一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消费者,农 产品专业合作组织一零售商一消费者等。其中,这里的消费者跟上面的意义一致,零售商 包括超市(含生鲜超市和综合超市)、集贸市场、菜市场。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 合作社及协会。这种模式

3、流通环节少,流通损耗少,能形成规模,物流成本相对减少,效 率提高。然而,农户一零售商一消费者,农户一中间商户一消费者,农户一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消费者这三种模式,虽然流通效率提高,但是,农户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农民利益容易受到损害,对农民的收入提高益处相对不大,特别是农户一中间商贩一消费者中农户的 中间商贩的关系很不稳定,其余两种农户和零售商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往往通过协议或者契 约来稳定,但是这种协议或契约往往又会因为市场的不稳定和中间商贩的搀和,也存在着 很大风险,所占市场份额也很小。流及信息流.信息流、资金流图2-2三站式主要蔬菜流通模式“四站式”主要是指在“三站式”基础上加入了批发市场的一种流通

4、渠道模式。有农 户或专业合作组织一批发市场一零售市场一消费者,农户一批发市场一中间商贩一消费 者,农户一批发市场一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消费者,农户一中间商贩一一中间商贩二一消费 者等形式。其中我国以农户一批发市场一零售市场一消费者为最常见,主要表现为批发经 营商收购农户的蔬菜后,经批发市场再进入零售市场出售给消费者,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很 多大中城市普遍,市场份额约较大,如武汉市就约占1/3物流、信息沉信息流、资金沉图2-3四站式主要蔬菜流通模式1熊航.武汉市蔬菜流通效益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8.“五站式”是指蔬菜流通经历了五个环节的一种流通模式的集合。包括指生产者一产 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

5、发市场一零售市场一消费者,农户一中间商贩一批发市场一零售市场 一消费者等,其中以前者居多,表现为产地批发商在产地市场上收购蔬菜然后运送至销地 批发市场后,进入销地零售市场再销售给消费者,这是我国蔬菜流通的主要渠道,如北京 新发地的蔬菜有来自山东、湖北、湖南、河北等地批发市场的蔬菜,而湖北批发市场的蔬 菜又有来自河南、江西、山东等地的批发市场等等。据估计,该模式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 的一半以上。图2-4五站式蔬菜流通模式这两种模式中批发市场为蔬菜主要流通渠道,流通环节相对较多,运输的路程较为遥 远,蔬菜的损害率高,虽然可形成规模效应但流通费用仍然很高,信息流不通畅,农民利 益损害严重,并且流通渠道

6、的稳定性易受其它环境因素影响。另外,还有“六站式”、“七站式”等等多渠道模式,但这些只是在前面的几种模式的基础上出现的多个相同性质的环 节的叠加罢了,他们更加缺乏效率,蔬菜的损坏率更高,流通渠道也更不稳定。2 .蔬菜的销售渠道模式依据蔬菜销售渠道的不同蔬菜流通模式可分为超市化模式和非超市化模式。非超市化 模式主要是指蔬菜通过集贸市场、菜市场、批发市场和各种蔬菜摊贩销售给消费者,这类 模式在我国占大部分,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农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进 一步加强,超市在我国很快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大城市。超市的兴起对传统百货以及集贸 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蔬菜的零售方面也不例外。超市化

7、模式就是指通过超市销售给 消费者蔬菜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现的形式有三种,它们 分别是“农改超”、“农加超”、“农进超”。1.“农改超”模式一一福州模式。简单地讲,“农改超”就是把农贸市场改造为超市的经营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生鲜食品。具体地讲,就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引导 大型流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消费要求的原 城市农贸市场,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对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使 其成为经营主体组织化、经营产品标准化、经营方式超市化及服务规范化,以经营生鲜农 副产品为主的超市。2这种模式源于2001年福州永辉集团农

8、改超的成功,并在本地传播 开来,因而也有人称之为福州模式。至 2002年底,福建省有农贸超市20多家。这种模式 的一般特点有两个:(1)超市由农贸市场改造而成;(2)以经营生鲜农副产品为主。其优 点在于:(1)减少食品安全问题;(2)改善购物环境、市容市貌,提升城市档次。其缺点 在于:(1)经营和管理成本提高,因而价格相对提高;(2)原市场经营客户安置难。图2-5开张第一天的福建永辉生鲜超市2 .“农加超”模式一一义乌模式。“农加超”可简单的理解为在农贸市场中加入超市。它是在全国各地农改超模式效果不尽相同,且很多专家学者也对此持不同看法的时候出现 的一种过渡模式。它是在浙江义乌最先发起的,因而

9、也称之为义乌模式。2002年浙江省义乌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决定在农贸市场中增设超市,即“农加超”经 营方式。逐步改变农贸市场经营业态,实现对农贸市场的部分连锁。其基本做法是:(1)成立义乌市众连发超市有限公司,公司由市场服务中心全额投资;(2)在农贸市场挤出地块设超市网点;(3)组织适销对路的货源,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4)充分利用义乌小商 品的资源,搭建全国供销社网络交易平台。该模式的优点是:(1)经营客户稳定;(2)公司收入稳定,有利于长远目标(超市化)的实现;(3)有利于客户经营观念的转变。缺点2陈清.福建省“农改超”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1).

10、 在于食品安全依然是个问题,购物环境也没有多大的改善。3 .“农进超”模式。“农进超”就是指农产品进入超市,是绝大多数城市中超市所采用 的一种模式。具体的讲就是大型或超大型综合超市在经营其他生活用品是同时也经营农副 产品,表现为在超市里加入生鲜区,其中生鲜区的面积比例相对小一些。但是严格的讲, 该模式是农改超模式的外化,或者说是广义的农改超模式。其实,永辉的农改超并不完全 像后来很多本地及外省城市所效仿的形式 (生鲜区占总面积的70%左右),当时,第一家福 州永辉店的经营面积有10000平米,而生鲜区域的经营面积只占总面积的 1/3。该模式在我 国大中城市大量存在,具优点在于:(1)质量有保障

11、;(2)购物环境、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3)满足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其主要缺点在于成本高带来的价格相对较高。4 .1.2蔬菜商流模式从现代商品流通的观念来看,蔬菜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资金流和消费流等。商流主要是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根据所有权转移方式即交易方式的 不同,农产品交易方式可分为即期现货交易(包括对手式交易和拍卖式交易)、远期契约交易和期货交易三种。在我国蔬菜交易中还未出现期货交易,远期契约交易在我国很多地 方出现,但不是很多,所以蔬菜流通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传统对手式交易模式、现代拍 卖式交易模式和契约交易模式,而我国尤以第一种居多。对手式交易模式即面对面议价

12、交易模式,也就是我国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的人也把它称为对手口式交易、集贸式交易。其特点是交易灵活,对产品质量没有统一 要求,但交易成本高、成交效率低、议价过程十分耗时。不管是北京的新发地、深圳布吉, 还是江西乐平、浙江金华等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宗蔬菜交易主要采用的都是对手式交 易方式,其他中小城市的批发市场更不用说。拍卖式交易模式也是一种蔬菜流通过程中重要的交易模式,它是指卖方以公开竞价方 式在众多的买方中,选定最高报价者并与之缔约的买卖方式。 其特点是产品信息完全公开, 买方和卖方处于公平平等的地位上,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竞卖投标的方式 有:举手式、黑板记录方式、书

13、面投标方式和电子方式等。 竞卖投标这种交易模式在日本、 台湾、韩国等国家应用非常普遍,在我国只有云南昆明、深圳福田、山东寿光等少数批发市场应用契约交易是指农产品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或其它书面承诺方式,约 定商品交易数量、规格、质量、价格及违约罚则等,而后再按协议规定时间和批次完成实 物交割并结算货款的交易方式。与即时现货交易相比农产品契约交易具一般有以下几个特 点:(1)产前签订契约;(2)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3)要求交易双方具有良好的信 誉;(4)体现交易双方对市场的预期。契约交易在农产流通中主要体现为“订单农业”的 形式,我国很多地方已经采用,但其稳定性受市场价格波动和

14、相关法律不健全的影响很大。关于影响蔬菜交易方式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首 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交易市场秩序、物流条件、信息化普及程度,政府宏观调控以及 法律制度等都对交易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文化、风俗、传统习惯等非正式 制度对交易方式的选择也有着显著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的交易习惯使很多消费者偏好传 统的交易形式,阻碍了交易方式的变革;再次,生产和零售环节的变化也是影响批发市场 选择交易方式的重要因素。从批发市场内部来看,影响其选择交易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管理水平、计算机和网 络技术、员工素质(包括员工学习、培训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交易方式设计是否合

15、 理、交易双方是否在利益分配方面达成共识等。其中,交易双方利益分配是否合理是至关 重要的。总之,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在综合考虑以上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后做出选择蔬菜交易 方式的决策的。不可否认,我国极大多数批发市场采用对手式交易除了主要受宏观政策、 法律规范、传统习惯等外部因素影响外,内部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5 .1.3蔬菜物流运作模式我国蔬菜在流通的过程中,其实体由生产者出发,主要有自己的物流组织或农产品物 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其他形式物流体系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利用自己的物流组 织进行的物流是传统的蔬菜物流模式。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 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

16、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 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 的物流基础设施3。物流中心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配送中心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汪鸣.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网站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2006,6.。表2-1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比较种类特点物流中心(1)主要面向社会服务;(2)物流功能健全;(3)完善(Logistics center)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大;(5)少品种、大批量;(6)存储、吞吐能力强;(7)物流业务统一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