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40228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懂就问》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懂就问教材分析: 不懂就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老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品质。其中,课文的第三至八节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全文所写内容虽然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学习孙中山先生敢于质疑、主动学习,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1 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2 正确朗读课文,想想

2、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 3 学习边读边思考。4 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写有相关句子或段落的字条,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学知识。但是古时候,人们把学校不叫学校,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板书:私塾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集体读。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

3、不懂就问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建议:(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2)边读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后来怎样?2、学生自读。)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8节。你为什么要重读 “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3、分角色朗读课文4-8节。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9、10节。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四、小结、拓展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板书设计:不懂就问孙中山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