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40204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绵阳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整理版 绵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电阻的电功率变大15.在水平地面上,两个具有相同初动量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大小相等的阻力作用下最后停下来。则质量大的物体A.滑行的距离小 B.滑行的时间长C.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大 D.滑行过程中的动量变化快16.如图所示,长

2、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同一带电粒子,以速率沿射入磁场区域,垂直于边离开磁场区域,运动时间为;以速率沿ab射入磁场区域,从边离开磁场区域时与边夹角为150,运动时间为。不计粒子重力。则:是A. B. C. D.17.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上绕地球运动,近地点Q到地心O的距离为a远地点P到地心O的距离为b,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A.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经过Q点时,速率为B.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经过P点时,速率大于C.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经过P点时,速率大于D.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经过P点时,加速度大小为18.如图所

3、示,水平线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一条长为()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在水平线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上,和都处静止状态。现从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等高位置时,从上静止释放小球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A.小球1将与小球同时落地B.越大,小球与小球的落地时间差越小C.在小球下落过程中,轻绳对的拉力竖直向上D.在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19.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极板、倾斜放置,质量为带电荷量为的油滴,从极板上的小孔以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极板间,经时间后油滴又从孔水平向左离开极板间,油滴运动过程中恰好

4、未与极板相碰,已知重加速度。A.两极板间的距离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C.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D.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20.如图所示,一光滑绝缘的斜面固定于水平面上,、是斜面上两个点,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固定在斜面下方点,、连线垂直于斜面。滑块、叠在一起,带负电,不带电,与间绝缘,从点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滑块、从到的过程中A.在点,速度最大 B.加速度一定逐渐增大C.滑块的电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 D.滑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21.如图所示,空间中有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匀强磁场,一绝缘竖直挡板垂直于纸面所在的竖直平面,一根通有垂直纸面向外电流的水平金属杆,

5、紧贴挡板上的点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挡板表面光滑,略减小金属杆中电流,金属杆可能仍然静止于点B.若挡板表面光滑,略增大金属杆中电流,要保持金属杆仍然静止可将挡板绕过点垂直纸面的轴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C.若挡板表面粗糙,略增大金属杆中电流,金属杆可能仍然静止,且金属杆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D.若挡板表面粗糙,略减小金属杆中电流,金属杆可能仍然静止,且金属杆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上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同种材料的薄木板A、B、C,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将较长的木板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左端固定在竖直墙的O点,木板A

6、倾斜固定在木板B上,顶端靠墙,用一段圆弧状木板C将A、B平滑连接。将滑块P从木板A的顶端由静止释放,P最终停在木板B上某点Q(图中未画出)处;改变木板A在木板B上的位置,木板A与水平面的倾角改变,重复实验。(1)要测定滑块P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每次实验只需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是_(填序号)。A.滑块P的质量mB.木板A与水平面的倾角C.木板A的顶端与O点的竖直高度hD.Q点与O点间的距离x(2)计算滑块P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公式_,用(1)问中所选的物理量表示(3)由于木板C是圆弧状,将产生系统误差,会使所测得的动摩擦因数比实际值_(填“偏大”或“偏小”)。23.(9分)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电

7、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2.5);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5);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开关S,导线若干。(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该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规范操作. (2)第一次测量:调节电阻箱,示数为时,读取电流表示数,示数为时,读取电流表示数。则电源电动势的计算式E_V,内阻的计算式r_(3)第二次测量: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表的读数和电阻箱的对应读数,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V,内阻r=_。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会使电

8、源内阻的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B.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会使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C.第二次测量中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减小偶然误差D.第一次测量中,若测有三组数据,则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及电流表内阻24.(12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绝缘光滑正方形桌面,边长为,距地面高度也为,仅在桌面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两个带有相同电荷量的小球1、2,质量分别为和,先后从点沿水平桌面方向射入磁场,在点动能相同,小球1从边的中点水平射出,小球2从边的点水平射出。重力加速度为(1)求两小球带电性质及两小球质量之比(2)若在b点的动能=,求两小球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25.(20分)如图所示,一

9、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为斜面顶点,为斜面上一点同一竖直平面内有固定点,、连线垂直于斜面,=,、间距离长度为长度为的轻绳一端系于点,另一端系质量为的小球,质量为的滑块在一锁定装置作用静止于斜面上的点。现将球拉至与点等高的水平位置,拉直轻绳,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释放,与发生碰撞前一间,锁定装置解除,、均视为质点,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1)求小球通过最低点点时,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求小球与滑块碰撞后瞬间,小球和滑块的速度和;(3)若、碰后,滑块能沿斜面上滑越过点,且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圆轨道,求初速度的取值范围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一列横波在

10、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0、=0.14s时的波形,已知实线在=0.6s时第5次重复出现。则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波的周期为0.1s B.波的波长为12cmC.波的传播速度为lm/sD.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E.=0.14s时,x=0处质点的纵坐标为y=cm(2)(10分)如图所示,直角边AC长度为d的直角棱镜ABC置于桌面上,D为斜边BC的中点,桌面上的S点发射一条光线经D点折射后,垂直于AB边射出。已知SC=CD,光线通过棱镜的时间,c为真空中光速,不考虑反射光线。求:(i)棱镜的折射率(i i)入射光线

11、与界面BC间的夹角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A 15. A 16.C 17. D 18.B 19.BD 20.AC 21.BD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6分)ARE,rS(1)CD (2分)。(2) (2分)。(3)偏大(2分)。23(9分)(1)如图所示(3分) 。(2) (1

12、分), (1分) 。(3)3 (1分),3 (1分)。(4)AC(2分)。24(12分)解:(1)小球都带正电。 (1分)小球1、2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小球电荷量为q,磁感应强度为B,速率分别为v1、v2,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动能为EK,则, (1分), (1分) (2分)解得 (1分)(2)两小球水平抛出,速度方向垂直于bc边,设下落时间相同为t,水平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 (1分), (1分) (2分) (1分)解得 x12L (1分)25.(20分)解:(1)小球A摆到C点时,设速度为vC,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T,则 (2分) (2分)解得 (1分) (2)设小球A在与B碰前的速度为v1,则 (1分) (2分) (2分)解得 。, (2分)(3)讨论:(i)滑块B能沿斜面上滑越过Q点,则 (1分)解得 (1分)(ii)小球A不能做完整圆周运动,但不脱离圆轨道,即回到最右端位置时速度不能大于零,则 (1分)解得 (1分)(i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