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39951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4篇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1 拼音:mng m zhng dn释义张胆:放大胆识。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纵。语出 宋史胡宏传:“臣下僭逆;有明目张胆显为负逆者。”正音张;不能读作“zhn”。辨形张;不能写作“仗”。近义明目张胆反义鬼头鬼脑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觉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胆怯他官位高,势力大,

2、立即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复原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旧不改初衷,慷慨激扬。他正言道:“大丈夫应当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造句:(1)钱乃一味良药,有明目张胆之功效。(2)小偷在公共汽车上明目张胆地行窃,很多人明哲保身,作壁上观,惟小李英勇地站了出来。(3)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什么事都起先变得明目张胆。你贪你的官,我玩我的高楼,就连婚姻也不例外可以假结婚假离婚甚至连人也可以人造。为什么?就是因

3、为什么都当真就没意思了,这就是人不如禽兽的地方。(4)越是无所顾及,越能让人信任这不是骗局;越是明目张胆,越不会露出马脚。博尔赫斯(5)随着社会治安的好转,这些坏人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干坏事了。(6)事情败露之后,他竟然明目张胆行贿公安人员。(7)天生要做坏事的人,假如找不到美丽的借口,就会明目张胆地去作恶。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2mng m zhng dn唐高宗时监察御史韦思谦上书弹劾中书令褚遂良压低地价强买人土地。唐高宗贬褚遂良为同州刺史。一年后褚遂良又复原中书令的职务,他借机打击报复韦思谦。韦思谦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敢说敢做,明目张胆地报答国家的恩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

4、而死,不无赖而生矣。晋书王敦传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纵地干坏事。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肆无忌惮明火执杖鬼头鬼脑 一些经销商将被撞的.车重新修理一番后,以新车名义出售,明目张胆地损害消费者利益。 大街上人来人往,众目睽睽,光天化日,拍花子的不敢明目张胆下黑手。 在河南农村,就发生过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向农夫讨还土改时分掉的瓦房这样明目张胆进行反攻倒算的事务。 十九世纪初的文人还敢明目张胆那样说。 高山缺氧明目张胆地攻击了我们。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3成语名称:明目张胆成语拼音:mng m zhng dn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肆无忌惮。好用性:常

5、用感情色调:贬义词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年头:古代成语说明:明目:睁开眼睛;张胆:放开胆识。形容有胆识,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后形容公开放纵地干坏事。成语来源: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成语造句: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日本人图谋侵略中国的野心一天一天地明目张胆起来了。”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觉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胆怯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即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

6、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明字开头的成语明修栈道 明珠生蚌 明察秋毫 明目张胆包含有明字的成语明目张胆 柳暗花明 明察秋毫 兼听则明 柳暗花明 明珠生蚌 明修栈道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4明目张胆关于这个成语,有两个小故事。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张耳和陈馀同是秦末魏人,两人原来是一对好挚友。农夫领袖陈胜起义反秦时,他们曾一同投入陈胜的起义军,帮助陈胜的部将武臣打过胜仗。后来,两个人的看法不合,张耳降汉,陈馀被汉将韩信战败杀死。史记记载他们两人当时去见陈胜时,对陈胜说的一段话道:“秦朝无道.毁灭别人的国家,毁灭别人的社稷,根绝别人的后世,使老百姓疲意不堪,掠尽老百姓的财产

7、;陈将军您嗔目张胆,不顾万死,英勇地公开反对秦朝的苛政。真是叫人敬溉啊!”据唐书韦思谦传记载,韦思谦,是唐高宗时的监察御史,为人刚正,直言无忌。他说:身为监察官,假如胆怯得罪权贵,不敢揭发黑暗,那就是没有尽责。当他发觉“中书令”褚遂良有贱价强买人家田地的不法行为时,就不管他官高势大,马上上书弹劾,因为证据确凿,朝廷不便公开庇护大臣,只得将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过了些时,褚遂良又被调回,复原了宰相的官职。褚遂良便对韦思谦借故报复,把他贬出外省,去当一名县官。有人暗抱不平,前去慰问他,他慷慨激扬地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遇见不合理的事情,当然不愿放过,哪里有工夫考虑个人得失?大丈夫必需明目张胆,报效国家,岜能庸庸碌碌,只图保住自己和一家大小的平安呢!”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有胆有识,敢作敢为。今意则为无所避忌,常用作贬义。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