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39936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蟋蟀的住宅是1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

2、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第二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选编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为了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本篇课文也不例外。同时,它也为第五单元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方面埋下伏笔。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本节课应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

3、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难点是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四、说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

4、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五、教学流程 如何转换学生角色,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想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蟋蟀,介绍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经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学生会非常自豪,能踊跃地说。再加上课前对蟋蟀的已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蟋蟀的歌声动

5、听,对蟋蟀的可爱、有趣早已铭记在心。这样二者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旧知迁移,为学生转换角色,改变学习方式作准备,也为学生发展口语作准备。 这样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和早已熟悉的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感悟。请学生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能很快体会出文章主要内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这个环节落实本期教材训练重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小组学习、组内交流 这个环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

6、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每个学生要先认真读书,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并且估计一下,其它小组的同学有可能向你们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解答。学生在自读自悟几分钟后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共同推测一下其他组同学会提的问题,一起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样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就真正达到人人动口读书,用心体验,实现人人自主学习,而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秀学生

7、的一言堂,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达到设计理念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学生把自己转换成蟋蟀这个角色,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时,就有可能根据自己在读中的感悟,用朗读勾画批注法,边朗读边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也有可能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示意图介绍。在听完介绍后,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这样促使学生自读自悟时更认真,在本小组交流讨论时更合作、更投入。在学生自主解疑仍有困难时教师适时点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自主质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实现设计理念中关注学生的

8、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由于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叙述,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浑厚的兴趣,在汇报蟋蟀住宅经过时,学生除了边朗读边谈体会,还很可能会自然而然转换成蟋蟀的角色,配上动作介绍修建住宅的经过。在转换角色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对课文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读懂了课文,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对蟋蟀产生认同,自然就体验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就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一体这一设计理念。(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交流,已经激发了学生对蟋蟀的喜爱和赞扬之情,就进入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这一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

9、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把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鼓励学生用我笔写我心,畅所欲言。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让学生有准备地说一段话,实现读、写、说结合。 (五)小结作业,收束课堂 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作业环节,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一方面总结收获,另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因此我的板书简单明了,课文的内容也的到了精彩的展示。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

10、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

11、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道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因此,我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课外文本拓展来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二、说学

12、情 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因此,我将在课前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勾画、批注、交流、朗读、书写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学习

13、主体的原则。 五、说教学准备VD机、电视机及光盘六、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研读重点段落、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1、导入新课,打开课本,找一找安静捉住蝴蝶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句画下来,谈谈体会。2、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勾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好好去体会安静是怎么捉到蝴蝶的。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话,并把它背下来。 4、提问:如果你是作者,此时站在离安静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你会想些什么? 5、过渡学习第六自然段,思考:安静她为什么把蝴蝶给放了。 1、读课文,勾画句子。 、理解第四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1)读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全拢,竟然

14、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给竟然换词;(3)理解“消然合拢”想象安静的内心世界。 (4)理解“奇迹”! ()理解“神奇的灵性” (6)猜测安静是怎么知道的蝶就在身边?猜测安静的心情? 、生读书,背诵第四自然段 4、生汇报 5、生读第六自然段(1)自读、思考 (2)汇报、交流 (3)朗读感悟安静的内心。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以读悟情,激发情感,感受到盲女孩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二、联系实际,感受作者对生活的关爱 1、出示句子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2)提问:谁到底是谁?(3)追问:他们是怎样在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

15、呢?(4)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理解。1、生汇报交流 、感情朗读感悟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三、回归课题 引读课题、总结课文 生深情读课题 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五、说板书7触摸春天 安静创造奇迹热爱生活 板书的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 一、多次解读教材,斟酌思考教学目标小萝卜头的故事这课是鄂教版第七册以“读书故事”为主题的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乐趣选编着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二是学习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讲述的内容距现在比较久远,他是一个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学习的一个孩子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得他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使得文章不易被理解特别此文中囚歌的出现,使文章具有“文包诗”的特点,而诗的内涵又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