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39921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3、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4、两位数乘

2、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6、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7、 数量关系式: 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 单价数量=总价8、 幼儿园购进12箱南瓜,每箱24个,一共有多少个?2 4 1 2 4 8 (2 )箱南瓜有( 48 )个 2 4 (10 )箱南瓜有( 240 )个2 8 8 (12 )箱南瓜有( 288 )个 第二单元 千米

3、和吨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2、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3、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4、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5、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6、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6吨。 一头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50吨。 一头羊重45千克。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1、 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

4、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2、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2)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第五单元 年月日1、 记忆一年有12个月;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平年有365天,平年2月有28天;闰年有366天,闰年2月有29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

5、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比如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2、 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前一年12月和后一年1月。3、一年分四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0919292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4、5、闰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1919292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6、各类节日:元旦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

6、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7、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8年是69周年。(2018-1949=69)8、计算天数分月计算 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月 份6 月7 月8 月思考12日-30日31天1日-17日30-12+1=19天31天17天合计:19+31+17=57天9、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相转换:(1) 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凌晨、早晨、上午、中午的时刻不变,只需去掉修饰语;下午、晚上、午夜的时刻要加上“12”,并去掉修饰语。(2)24时记时法改写成普通记时法:小于

7、或等于12的时刻不变,只需加上修饰语;大于12的时刻要减去“12”,并加上修饰语。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凌晨0时0时下午1时13时凌晨1时1时下午2时14时凌晨2时2时下午3时15时凌晨3时3时下午4时16时凌晨4时4时下午5时17时早上5时5时傍晚6时18时早上6时6时傍晚7时19时上午7时7时晚上8时20时上午8时8时晚上9时21时上午9时9时晚上10时22时上午10时10时晚上11时23时上午11时11时午夜12时24时中午12时12时10、午夜12时(即24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开始。1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可利用钟面数一数,也可以画图看一看,还可以

8、用减法计算。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刻都用24记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计算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 方 形正 方 形面 积长宽=面积 边长边长=面积周 长(长+宽)2=周长边长4=周长边面积长=宽面积宽=长周长2 长=宽周长2 宽=长周长4=边长1、 公式:(见表格)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

9、0平方厘米4、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如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像的大小叫作他们的面积。6、甲图形的面积比乙图形的面积大。但是他们的周长相等。7、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8、用20个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用2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两种情况不一样)9、常见物体的面积: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 教室的面积:50平方米操场的面积:400平方米 数学书的面积:450平

10、方厘米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1、 单位“1”- 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2、 分数:把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3、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4、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 如:90个桃子的五分之三是多少?5、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6、 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像0.3、0.8、12.4、13.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2.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简单的数据汇总1.统计的数据较多时,可以分类整理。2.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对比数据(4)解决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