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导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398831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物流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企业物流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企业物流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企业物流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企业物流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物流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物流导论(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 第一章 企业物流导论v 第一节 物流概述v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物流的高度发展与现代化发展过程相一致。v 1.1.1 物流的概念v 从物流发展的动因来看,社会对各种物品的需求是产生物流的根本原因,这种需求使得物品按照人们的意志和愿望进行有目的的流动,形成所谓的“物流”。v (一)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物流概念处于孕育和产生阶段。v 1901年,首次出现在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首次论述了物流对农产品流通产生影响的因素等。v 1905年,美国陆军少校琼西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中,针对军队物资调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Lo

2、gistics的物流概念。v 1915年,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物流的概念。v 1933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最早给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所下的定义是:物流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资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v (二)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传统物流)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并从美国走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物流概念。v (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的物流概念都相应做了改变,转而使用Logist

3、ics表述。v 但此时的Logistics含义已经远非1905年美军少校琼西所提出的军事后勤意义上的Logistics可比了,这一阶段的Logistics概念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因此译为“现代物流”。 v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Logistics所做的定义是:v 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过程。v 1992年又将其中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改为产品、服务。v 这实际上是把物流从以支持生产制造为核心的管理过程提升到企业市场营

4、销管理的一般层面上,将物流运作的价值取向从面向企业内部调整到面向外部市场,更加强调了物流运作的客户服务导向。v 1998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对物流定义为:v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v 这定义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和外延。v (四)物流概念进入中国:v 两条途径:v 一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营销理论以及有关教科书的引入,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欧美地区传入。v 二是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传入日本形成物流概念后,1979年

5、中国考察团从日本考察回来后从日本直接引入。v 虽然物流概念引入中国时间并不长,但物流运作的历史却一直存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和领域。2001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正式颁布,该标准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物流定义为:v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v 并在2006年修订版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继续维持这一定义。v 1.1.2物流的基本功能v 早在物流概念出现之前,物流的许多功能和业态就一直客观存在,例如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现代物流思想诞生之后,人们将物流的概念外延,将仓储、装卸、

6、包装等纳入物流的研究范围。v 1.运输功能v 运输是指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v 对运输活动的管理要求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运输方式,合理确定运送路线,以实现运输的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要求。v 在确定具体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即从运费、运输时间、运输频度、运输能力以及货物的安全性、准时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v 2.储存功能v 储存是指保护、管理、贮藏物品的活动。v 任何物品只要不是从生产领域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就必须要经过储存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克服生产

7、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以衔接产需,缓冲供求。v 它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物品流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v 对于企业物品的储存管理,要求正确确定库存数量,明确储存的目的是以流通为主还是以储备为主,合理确定保管制度和流程,对库存物品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损耗,加速物资和资金的周转,减少企业经营风险,降低物流成本。v 3.装卸搬运功能v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者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者卸下,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v 对装卸搬运活动的管理,主要是要确定最恰当的装卸搬运方式,力求减少搬卸搬运次数,合理配置及使用装卸搬运机具,以做到节能、省力、减少损失

8、和加快速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v 4.包装功能v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v 对包装活动的管理,要根据物流和销售的要求来确定,全面考虑包装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促进销售作用、提高装运率的作用、包拆装的便利性和废旧包装的回收及处理等因素。v 5.流通加工功能v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涂刷标志、栓挂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v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因此,流通加工发生

9、于销售物流阶段。v 这种在流通过程中对商品进行的辅助型加工,可以弥补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和物品消费个性化的要求,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需求环节,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v 6.配送功能v 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v 它是物流的一个缩影,从整个过程来看是在物流的末端,以送货与送货的形式最终完成物流并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v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v 7.信息处理v 指通过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对有关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企业提供战略

10、、战术及运作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以提高企业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v 1.1.3 物流的分类v 1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的物流,属于宏观范畴,具有综合性、宏观性和广泛性。v 2 区域物流:指全面支撑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政治、经济、自然和军事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v 3 企业物流:v 4 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v 5 一般物流:具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涉及全社会、各企业。v 6 特殊物流: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

11、殊行业等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的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等特点的物流。v 1.1.4 现代物流的理念及其与传统储运的区别v 1现代物流的理念v (1)物流是市场的延伸v 一是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新的市场v 二是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作为开发潜在的市场机会v 三是物流被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v 四是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v (2)物流价值与利润v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上发表文章,把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材料、 和劳动力成本压缩的空间趋于饱和之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将转向对物流领域的开发。v (3)

12、物流系统化v 只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由所需位移的物品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影响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v 存在着“二律背反”特性:即此涨彼消,此盈彼亏。如:包装与运输成本、运输与仓储v (4)精益物流理念v 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管理方法。v (5)物流一体化v 根据商品的市场营销动向决定产品的生产和原材料的采购,从而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一致性。追求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和外部物流一体化的统一,即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体系。v (6)联盟与合作理念v 发展物流联盟和广泛开展合作

13、关系的思想已经成为社会物流实践的基础。一是促使企业从外部资源寻求物流服务以提高效率,二是促使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流供应商与物流需求商组织联合起来。v (7) 绿色物流理念v 指的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v 2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的区别v (1)理念不同v 现代物流:主动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以客户为本v 传统储运:守株待兔v (2)目的不同v 现代物流:满足消费者需求v 传统储运:向社会供应商品v (3)原动力不同v 现代物流:来自消费者需求v 传统储运:生产v (4)主要功能不同v 现代物流:包装、装卸、运输、保管、流通加工、

14、配送等v 传统储运:商品收货入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发货运输v (5)连续性不同v 现代物流:与社会全面有机联系v 传统储运:孤立、不连续v 第二节 企业物流系统概述v 建立或运用成功的物流体系能更快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物流也是物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物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v 1.2.1企业物流的概念、特点、发展v 1概念:v 企业物流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v 它从企业角度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v 包括采购、运输、存储、物料搬运、生产经营计划、订单处理、工业包装、客户服务、存

15、货预测等v 2特点:大物流所具有的特点企业物流也有:连续性、流畅性、平行性、协调性、节奏性、柔性,同时还具备自己的显著特点:v (1)定制化: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v (2)第三利润源:成本占总成本较大比例,且利润也占非常重要作用v (3)集约化程度高:为实现物流一体化提供条件v 3发展v (1)产品物流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管理特征是注重产品到消费者的物流环节v (2)综合物流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后期,原材料物流和产品物流的融合v (3)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将个体企业间的竞争上升到企业群、产品群或者产业链条上不同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v 1.2.2企业物流的分类v 1.按企业内部活动分类v 生产物流v 供应物流v 销售物流v 逆向物流v 废弃物物流v 2.按企业性质不同分类v (1)生产企业物流v A工业生产企业物流v a供应物流突出的类型:机械、汽车制造等v B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生产冶金产品的企业v C销售物流突出的类型:小五金等企业,大宗原材料进货,加工也不复杂,销售遍及全国各地v D废弃物物流突出的类型:制糖、造纸、印染等企业v B农业生产企业物流v a供应物流:以组织农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金融/商业/投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