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39708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 6.4 梯形(1)同步练习 浙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 梯形(1)同步练习解题示范例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CADAE平分BAD交CD于点E,且DE=EC求证:AB=AD+BC 审题 本题是在梯形ABCD中证明线段的和差问题,提供的条件也较为丰富,如ADBC,DCAD,AE平分BAD,且DE=EC,因此运用全等三角形不难解决此题 方案 延长AE,BC相交于点G,从而构造了ADEGCE,得AD=CG由AE平分BAD,可得DAE=BAE由ADBC,可得DAE=G于是BAE=G,得到AB=BE通过等量代换得AB=BC+CG=BC+AD 实施 延长AE,BC相交于点G ADBC,DAE=G DAE=BAE,BAE=GAB=BG 在AD

2、E和GCE中,DAE=G,AED=GEC,DE=EC, ADEGCE,AD=CG AB=BC+CG,AB=BC+AD 反思 本题采用“补短”的方法解决线段和的问题,这是证明线段和差问题的常用方法,即把短线段BC补一段CG,使CG=AD,这样问题就转化成证明BG=AB本题也可以用“截长法”来处理,过点E作AB的垂线段,即把长线段AB截成两段,证明其中一段等于AD,再证余下的一段等于BC同学们不妨试一试课时训练1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5,AB=6,BC=8,且ABDE,则DEC的周长是( )(A)3 (B)12 (C)15 (D)19 (1) (2) (3)2如图2,在梯形

3、ABCD中,ADBC,两对角线交于点O,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A)4对 (B)3对 (C)2对 (D)1对3如图3,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cm,BC=4cm,高DF=2cm,则DC=_cm4在梯形ABCD中,ADBC,已知B=25,C=75,则A=_,D=_5如果梯形的中位线长为9cm,下底的长为12cm,那么这个梯形的上底的长等于_cm6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则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7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将腰AB平移到DE的位置 (1)DE把四边形ABCD分成了怎样的两个图形?(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8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BC,点E在AD上,且EB=EC求证:AE=DE9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45,若AD=4cm,AB=8cm,试求出此梯形的周长和面积10有一块梯形形状的土地,现要平均分给两个农户种植(即将梯形的面积二等分)试设计两种方案(平分方案画在备用图上),并给予合理的解释答案:1C 2B 3 4155;105 56 660,60,120,1207(1)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 (2)略 8提示:利用SAS证明ABEDCE9C等腰梯形=(12+4)cm,S等腰梯形=12cm2 1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