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研记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396786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天都峰》教研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爬天都峰》教研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爬天都峰》教研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天都峰》教研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天都峰》教研记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城市新教育实验小学三年级教研记录纸会议名称爬天都峰教研时间:2015年10月27日 地点:三(2)班、中段语文教研室参加人员:听课:连婵娟校长、张克亮校长、赵丽霞老师、郭珊老师、吴艳妮老师、聂林红老师、郭雯静老师教研讨论:连婵娟校长、张克亮校长、郭珊老师、吴艳妮老师、聂林红老师、郭雯静老师、谢娜老师列席人员:缺席人员(写明缺席原因):会议内容:一【教研背景】两周在空港的听课、评课,让我们对课堂的板块逐渐清晰化。但是对文本的核心目标及文本核心价值的探讨,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返校后,我们以爬天都峰为例,实践课堂的板块意识,并试着去探讨文本的核心目标及核心价值。二【课前教研】10月20(周二)三四

2、节课,三年级语文组对这次要教研的课进行了课前教研。授课老师谢娜认为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重点是要在把握写事文体特点的基础上训练孩子思考的能力。“爬天都峰”重点在“爬”而不在“天都峰”。课堂上重点抓“爬”!所以从文本价值来看,这篇课文应该聚焦在文本解读。其他补充:郭珊:对,“天都峰”的又高又陡都是在为爬做铺垫。聂林红:所以,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天都峰的又高又陡,才能体会到爬的时候的艰难。郭雯静:这一课到底要教孩子什么?这课处在“好孩子”单元,所以定位为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吴艳妮:突破点应该在“一老一小相互道谢”这里。为什么道谢?连校长:孩子仅仅是爬过的是这座“天都峰”吗?在你的生活中还有

3、哪些“天都峰”你是如何爬过的三【授课】提前让孩子预习,熟读课文。上课开始就进行预习检测,先是浪漫感知。通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孩子一开始不懂如何概括,几乎概括了全文,讲的很详细!老师又打出了提示:什么时间,谁怕天都峰?遇到了谁,怎样爬上了天都峰?爬上了没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能简练而完整的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老师从曾经学过的课文黄山奇石入手,给学生介绍黄山的另一大奇观天都峰!通过介绍勾起孩子对天都峰的向往!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跟随作者去爬一爬这座天都峰!大家预习课文,说一说,天都峰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又高又陡)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4、:老师引读: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孩子跟读第一句,这一句写出了天都峰的什么?(高),从哪里感受它的高?(在云彩里)接着引读:我能爬上去吗?孩子跟读后半部分,这写的是天都峰的(陡),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挂笔陡发颤),老师通过象形字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陡?(台阶笔直笔直的,人走到那里因为坡度太大都停止了脚步)什么是颤?(页字部都与头有关,左边的亶在古代指的是什么东西特别多,在这里指的是头摇的特别多,多指颤抖!)讲完后再回文,通过朗读,读出高和陡!进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主要讲的是如何爬?主要通过讲“奋力”和“攀”让孩子感觉爬的不容易!出示“奋”通过象形字(一只鸟使劲挣脱笼子,要飞向广阔无垠的田野)

5、,所以“奋力”,就是非常努力,使尽全身力气的向上爬!“攀”(双手抓着树枝向上爬),通过象形字的理解,让孩子理解爬的不容易!第七自然段抓住“终于”,让孩子谈谈,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爬的不容易,爬山时间长)爬的这么不容易,难怪爬上之后,他们要相互道谢,读老人和小女孩的第二次对话!回顾,刚开始老爷爷看到小女孩爬天都峰,心里会怎么想?小女孩看到老爷爷爬天都峰,心里会怎么想?这样一交流,孩子就明白了他们从彼此身上吸取了力量!最后的主题探讨部分:你觉得他们仅仅是爬上天都峰,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吗?通过这样的问题交流,孩子明白,爬天都峰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天都峰”,你是如何爬过的?(结合孩子布置教室,结合孩子的千万字阅读,结合楼道文化课程)四【课后研讨】本节课板块比较清晰:从预习检测到细读课文再到主题探讨,环环相扣!尤其在体会天都峰的高与陡时,“陡”“颤”“奋”“攀”四个形声字的讲解很到位,并能将其在课文中的语境意联系起来,很不错!但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有点前松后紧,在最后的主题探讨上,应该让孩子多说!通过本次的教研,大家都能对课堂的板块有明确的意识!对文本价值的探讨还有待于好好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