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安全知识手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39035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安全知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安全知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安全知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安全知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安全知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安全知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安全知识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安全知识手册 学校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 一、学校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要求 1、建立大型活动领导班子,根据活动内容要求,作好组织分工,配齐工作人员,分头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2、炎夏季节,白天一般不宜安排室外集会或大型集体活动,如确有必需,也应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尽量避免强烈日照,以免造成学生中暑。 3、会场环境布置,若有同学参与,涉及攀高悬挂会标、横幅诸事,必须有老师现场负责指导与保护。 4、所选会场若在室内,建筑结构必须牢固,若会场在楼上且为木结构梁柱地板或楼房,应考虑可承受容纳人数。 5、负责进出场指挥的老师,应事先作好现场勘察,根据参加班级人数划定排座方位,排定班级进退场先后顺序和门道(周到

2、些,会前隔天画出平面图分发到班),然后指挥学生排队依次入场。 6、若属室内会场,在学生进场前,负责进出场指挥的老师,应检查会场安全通道,使会场所有前后门边可以随时开启进出,只有在出口通道足够应急使用的情况下始可指挥入场举行集会。 7、为营造喜庆欢乐气氛,若燃放烟花鞭炮,应划定专门区域,远离人群,指派纠察,加以隔离,同时由专人小心燃放;若要放气球,数量大,需充气,氢气瓶应放四周无明火处,请专人充气,为确保安全,指派纠察,把好所有关口,严禁吸烟者夹带明火入内。 8、室内大型活动,学校电工应固守岗位,能够做到随叫随到,以便应急。 9、其他有关要求。 二、事故处置方法 1、室外大型活动发生突降暴雨之类

3、情况,易产生骚动和混乱,活动组织者应统一指挥,有秩序地依次退场疏散,以免随意奔跑。互相冲撞拥挤,发生倒地踏伤压伤事故。 2、室内大型活动突发因电线短路等情况起火,形成火灾,活动组织者应坚守在场,镇定指挥,命令各班主任,按指定通道出口带班退场疏散,直到全部学生撤离,活动组织者方可撤离。 3、火灾发生时,忌开窗户,以免加速空气对流,火势蔓延;如室内烟浓,教育学生以低身姿撤离,以免因烟呛晕倒窒息。 4、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请消防专业人员施救。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学校可组织校内教职工人员施教,一般在宜组织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参加施救。 5、遇同学室外因暴晒闷热中暑,将其扶至荫凉风口处稍稍休息

4、即可。 6、明显骨折、炸伤、头部着地伴头昏呕吐应即送医院检查治疗。 7、因挤压践踏有强烈痛感者也应立即送医院仔细检查,谨防内脏器官受伤损,延误治疗。 8、属两类情况,学校应及时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了解并参与治疗意见。 9、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应立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故成因、责任人、证明人,以便后期依据有关法规合情、合理、合法作好善后处理。 校内劳动安全 一、打扫卫生 1、室内打扫,班主任老师一般应教育学生不得嬉闹,并于现场督促,谨防学生开玩笑互相碰伤。 2、涉及攀高劳动内容,班主任老师必须始终在场,认真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事先检查使用工具是否完好、牢度、稳固。在没有绝对安全的劳动保护

5、措施的情况下,严禁让学生擦拭楼房窗玻璃。 3、擦拭风扇、灯管,应事先切断电路,并教育学生不得随意拨弄开关电钮。 4、室外打扫,清理场地,搬动重物,教育提醒学生,当心玻璃划伤、钉子刺伤,上下楼梯摔倒跌伤、压伤。 5、室外打扫,人员分散,班主任老师应经常走动巡视。 6、其他有关要求。 二、事故处置方法 1、表皮划破,清创后涂红汞水或贴护创膏,若伤面大且肌肉开裂较大,则送医院缝合。 2、若为玻璃碎末或铁屑扎伤,且伤度较深,应送医院仔细检查清除,谨防肌肉内含残留物,造成严重后果。 3、若为铁钉刺破扎伤,不应简单清创敷药,还应该送医院打破伤风针。 4、若眼睛刺伤或溅入铁屑,不应揉擦,急送医院检查救治。

6、5、若高处坠地明显骨折,先固位再急送医院救治。 6、若高处坠地头部着地,头晕伴呕吐,急送医院检查,即使头晕而无伴呕吐现象,也应该送医院检查。 7、如遇同学触电,勿以手去拉开,应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拨离带电物体;触电者若已昏迷,应急施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8、若为蛇咬,应将伤口处血液挤出,并以布条绷带结扎上部减缓血液流动,急送医院检查救治。 9、若手指轧入车床,应紧急关车制动,而不应强行拉出。 10、若断指断臂,急轧受伤处上部肌体止血,拣拾断指断臂清洗后浸入生理盐水(切记不可浸于洒精或消毒液中),随人急送医院救治再植。 11、重大事故应及时通知事故学生家长到医院,参与救治意见。 12、学校应

7、及时调查考证,查明事故成因、责任人、证明人,以便善后处理。 教学实验安全 一、教学实验安全要求 1、所有授课教师对本学科实验内容易产生的安全事故环节、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处理方法应全面了解,制订出实验规则,根据每次实验内容,重点强调。 2、安装照明电路,应仔细检查使用的导线是否裸露、插头是否完好,裸露的导线、损坏的插头勿用。 3、稀释酸液,只能将酸液注入水液,而不能相反。 4、比热测定,温度计应先插入冷水中,逐渐加温,而不应直接插入热水,谨防骤然升温,导致温度计爆裂。 5、酒精灯点火忌灯对灯点,谨防酒精外溢燃烧引起爆炸。 6、试管加热,管口忌直对人体,特别是面部;观察管内变化亦应保持适当距离,只能

8、侧视,而不能面对管口俯视。 7、解剖生物应指导学生刀具使用方法,忌用刀开玩笑以免划伤、刺伤。 8、实验结束,实验员、教师应认真清点实验器材,不使酸、碱液、刀具外带。 9、其他有关要求。 二、事故处置方法 1、若遇触电,应立即关闭电闸,切断电路,再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线等导体分开。 2、触电者若骤然停止呼吸、心跳,应即施人工呼吸,并急送医院。 3、若一般酸液溅上皮肤,应立即用水冲净,可减轻灼伤。 4、若酸液溅入眼睛,除即用水冲,还应送医院检查救治。 5、使用酒精灯不慎起火,应用毛巾、衣服覆盖扑灭,忌水烧。 6、因起火烧及衣服,严重者忌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可就地打滚灭火。 7、烧伤、烫伤均应送医

9、院检查治疗。 8、重大事故均应及时通知家长到医院参与救治意见。 9、校方应及时调查取证,查明事故原因、责任人、证明人,以便善后处理。 校区安全保卫 一、校区安全保卫要求 1、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设专职门卫,24小时有人值班。学校保安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增强敬业精神。 2、建立并且认真执行学校安全保卫记录制度。 3、来人来访必须查验证件,进校填写客单,离去收会客单。 4、教室必须配门锁,学生临时异地上课离开教室应关门上锁,底层教室还应关好窗,上好搭扣。 5、学生自行车宜集中停放,学校规模大的,应建自行车停车场,定时开关,由专人看管。 6、学生进校后一般中途不得离校,确有需要,应由班主任出具出门证

10、明。 7、低年级学生进校后,不得让陌生人带领出学校。 二、突发事件处置方法 1、遇来人来访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加阻止,不得放行。 2、若来人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先应制止、制服,为防不测,同时可拨打“110”报警。 4、为防不良分子逃逸,在制止、制服其之前,应关闭校门。 校园防火安全 事故处置方法 1、遇到火险,指挥中心必须头脑清醒,沉着指挥,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控制大局,组织疏散。学校消防队员则迅速集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救,以防火势蔓延。 2、遇到火险,学校各教学楼年级长和各班主

11、任,要沉着冷静,有序组织学生疏散、撤退,切勿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造成惨剧。 3、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可将被单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而下。 4、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逃走,如遇烟雾较浓时,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呼吸要小而浅,避免过量吸入浓烟。 中小学生安全自护自救 1.安全行为控制律(1)多学多问。中小学生对于安全问题上的任何无知或不解,都要养成及时向师长请教的习惯。 (2)避免过失。其一是意识上的过失,“管它什么条条框框,我偏不听”,闯红灯,不走人行道线,据统计,孩子的过失往往与成年人的表率作用相关。其二是意志上的过

12、失,主要表现是懒惰、松懈和侥幸,如自行车无铃无闸仍然敢在大街上骑。 (3)防止疏忽。应使日常疏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安全心理控制律良好心理环境素质是赢得安全、提高对事故承受能力的基础。学生不可能有统一的心理控制模式,但有些心理问题是共同的,是可以控制的,要创造良好安全的校园环境,教会他们遇事不能光是害怕。 3.安全自救律安全问题不仅仅在于事故灾害,也源于学生自律能力差异。要培养并树立学生的灾害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学会一些应急能力及知识。比如防范、逃避火灾的应急知识等。 4.安全防灾应急律(1)学会匪警(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查询(114)等应急电话的呼叫办法。 (2)要学会保持理智的头脑,对危险的性质及后果作好判断。 (3)变自主的“逃生本能”为急中生智的避难疏散。 (4)忍痛自救,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去救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