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38780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鱼的梦说课稿一、说教材纲要指出使幼儿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大班幼儿已经能够把自己的经验与音乐结合,产生联想,进行创编,体验音乐的情绪。音乐作品小鱼的梦是一首舒缓的歌曲,描述的是一群小鱼在玩累了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池塘妈妈、天上的星星和风儿对小鱼的关怀,让小鱼做了一个美梦。音乐形象鲜明突出,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它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能够利用已有经验,增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二、说目标、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幼儿音乐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

2、,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1、幼儿欣赏理解歌曲内容,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2、幼儿在听听、跳跳、玩玩中熟悉歌词,并初步学唱歌曲。3、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三、说重点难点: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大班幼儿理解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有针对性的创编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理解乐曲结构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尤为重要。重点:理解歌曲情节及内容,熟悉歌词。难点: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大胆地创编并表演歌曲内容。四、说活动准备: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海洋的鱼儿已经有些接触及了解。(为理

3、解音乐的内容做好铺垫)2、物质准备:自制图谱、课件、纸和笔。(为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创造条件)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座椅位置摆成u字形。(为活动的有序、幼儿的互动表现提供场地支持)五、说活动过程:整个活动我分了五大环节:引题-有趣的发声练习-理解、感受、表现主题乐曲-自由创编动作-结束环节1.(出示课件,一群可爱的小鱼)引题,倾听乐曲,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播放课件一群可爱的小鱼为导入,吊起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明白接下来的活动是和小鱼有重要联系。接着让孩子讨论小鱼喜欢生活在哪里、喜欢干什么?你喜欢小鱼吗?让孩子在讨论中自然的进入到情境中。2.有趣的发声练习通过上一个

4、环节,幼儿已经带入到可爱的小鱼的情景当中,此时老师操作课件小鱼吐泡泡,让孩子们也来学一学。吹泡泡可是有要求的哦:Yu.(长音-泡泡吐的多)Yuyuyuyuyu.(短促音-吐了一个泡泡)Yu.(响亮-吐了一个大泡泡)Yu.(轻声-吐了一个小泡泡)Yu.(泡泡被风儿吹起来了)通过如此有趣的小游戏,让孩子练习了发声。3.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共有四个步骤)小鱼真快乐,游来游去,吐着泡泡,这会真是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幼儿自由的想象)请幼儿说说: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你听到的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还有谁呢?让幼儿说说音乐的特质:如舒缓、平静、温柔、摇篮曲的感觉等等。此环节是激

5、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2)结合课件播放歌曲让我们悄悄的来看看吧?(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直观的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曲风,和自己的猜想进行比较。3)师生共同完成曲谱此时教师通过提问歌曲的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歌词,并一起用直观、鲜明的图谱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内容。4)配合图谱、课件完整感受音乐的美。此环节可以让幼儿感受一个更清晰的音乐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4.创编动作让我们也变成美丽的小鱼,到池塘里游一游吧!看看,谁是最可爱的小鱼。重点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以及睡着时的样子。及时给大胆创新的孩子以激励,教师通过引导语帮助孩子创编出动作:如小鱼吐泡泡了、小鱼摆尾巴了等等。这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体验环境,将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性。根据需要,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提供丝巾等物品,更好的表现小鱼形象。5、活动延伸:池塘音乐会开始了,请池塘里的动物们跳起来吧。这一环节的设计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向高潮,通过自己选择鱼的形象以及欢快的音乐旋律,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全部释放出来,从而使活动达到高潮,在烘托课堂气氛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大家共同分享活动快乐的目的。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