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387043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3. 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4. 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5. 会查物质熔点表。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2. 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 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4.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感知探究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2、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 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4. 通过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1. 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2. 熔化时有没有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难点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教材分析本节是一节包含探究内容的课。探究式学习是标准明确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教师教学用书提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

3、验来完成探究过程。而我考虑到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且海波的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阶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十分明显,反而会误导学生。另外实验时间比较长,再花费过多时间进行解释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动画来模拟实验,把重点放在实验的设计上,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的过程,来体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与过程。学情分析对于熔化与凝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但将其提升为物理规律还是第一次;且本节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探究,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接触探究。因此对于本节的知识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难点在于探究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简述本节课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设计探

4、究实验;3观察物质的熔化过程;4分析实验现象。5进行小结及练习。总计两课时,第1课时完成环节1、2;第2课时完成后面的环节。环节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利用物态变化的例子,如工厂里浇铸金属零件。引出:熔化与凝固的定义。提出问题:1. 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2. 熔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3. 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否相同呢?环节2 探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将学生分组,观察教科书图1-1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后回答。1.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2. 烧杯中的水量多少合适?3. 温度计的液泡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4. 要记录什么数据?怎样记录数据?5. 如何更好地描述数据?6. 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7. 参考教科书,你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吗?环节3 观察物质的熔化过程展示:松香的熔化过程(动画)海波的熔化过程(动画)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并指导学生用图像来描述实验。环节4 分析实验现象利用海波的熔化图像,使学生认识熔点的概念,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并展示一些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介绍一些物质的熔点。特别说明冰的熔点是0 。根据物质的熔化与凝固,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环节5 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