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38344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复习提纲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重点:1、医学与道德关系2、医学伦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3、医学伦理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4、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难点:1、什么是医德现象2、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第一节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一、道德与伦理学(一)什么是道德1 、道德的涵义: “道德”在现代被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用善恶作为评价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 规范,以及这种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品德。2、道德与伦理的区分 一般来讲,道德与伦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用作同义词,它们有微殊而无迥异: 都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进而处理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2、道德侧重实践,较多的是指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现象, 伦理则侧重理论,较多地是指 有关这种现象的道理。3、伦理学的涵义伦理学(Ethics),又称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是研究人类道德的学科,是 关于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道德关系 所谓道德关系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道德现象 所谓道德现象是指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 的一类社会现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 象。道德活动现象:指人类按照善恶观念而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进行的道

3、德评价、道德教 育和道德修养等。道德意识现象:指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 观点和理论体系。包括道德理论和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现象:指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符合这些准则的思 想和行为就是善的,而违背这些准则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恶的。包括道德原则、道德 规则。三、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涵义1、医学道德的涵义与类型医学道德是医学领域里形成的人们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在人们身上 所形成的品德。医学道德主要表现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 域的特殊表现。医学道德包括:医疗道德、医学科研道德、卫生管理道德、患者道德2、医

4、学道德与医学的密切联系 医学道德是医疗实践的产物 医学道德是医务人员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医疗职业的内容和实践是医学 道德形成的基础。从中国古代经典医书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以及唐代孙思邈的 “大医精诚 ”大“ 医习业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 “誓词”、阿拉伯医生迈蒙尼提斯的 “祈祷文 ”和古印度 的医学文献 妙闻集,几乎都把对医者的道德约束, 作为医学的构成部分加以提出 和论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 黄帝内经 “上可疗君之疾,下可求贫贱之厄,中可保身长命 ”伤寒杂病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 千金方医学道德 医学的内在特征 医学的内在道德原则是;一个

5、医生有义务促进任何病人的健康。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学活动时刻离不开自己的对象 病人,维护病人健康是 其基本的道德义务。临床医学与医学科研都是如此。3、医学伦理学的涵义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优良的医学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学 科,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一)医德学阶段(古代、中世纪) 医德学主要是面向患者的医生的职业戒条和医生的职业美德 医学义务和医学美 德。医学伦理学在这个时期的这种形式与当时医学处于经验医学阶段,医疗形式是 个体行医,医学中的伦理关系相对简单 基本是医患关系的状况相联系。此阶段 医学伦理学处于医者个体的道德约束阶段(二

6、)医学伦理学阶段(近现代)1803 年,英国的托马斯 ? 帕茨瓦尔 (Thomas Percival )的 医学伦理学 一书 出版,标志着医学伦理学学科的产生。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保留了传统的医德学中的美德论和义务论, 增添了公益论, 即医 学这种社会性事业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医疗卫生发展成为集体和社会性事业。医学中的伦理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而且 包括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 相同专业医生之间、 不同专业医生等复杂人际关系。 医医关系的突出,使医学伦理由过去强调的医者的个体道德约束,转变为医学的行 业道德约束。(三)生命伦理学阶段( 1960 年代末至今)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美国形成了一门

7、新的学科 生命伦理学( bioethics),1971 年,波特在生命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一书中,首先使用了 “生命伦理学 ”一 词。生命伦理学的内容比现代意义的医学伦理学更广泛,主要包括: 所有卫生专业提出的伦理问题,相当于医学伦理学。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广泛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伦理学、人口伦理学等。动物和植物的生命问题。 生命伦理学的产生与医学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医疗卫生保 健日益社会化有关,尤其是生殖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基因技术等问题使生命 伦理学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焦点集中在生与死两端。 此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扩展到对 医学科技本身进行社会伦理控制的新阶段。五、医学

8、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以及道德难题 (一)医德现象:指医学领域中人们道德关系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医德意识 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和医德活动现象。1、医德意识现象:指人们的医德思想、观点和理论,亦称 “医德理论 ”。2、医德规范现象: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医学实践领域中有关人们行为的准则, 亦称“医德规范 ”。3、医德活动现象: 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 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而进行的医德评 价、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等,亦称 “医德实践 ”。(二)医学伦理关系:指与利益有关的、 在医学领域内所发生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 、医患关系2

9、、医者之间的关系3 、医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4 、医者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三)道德难题道德难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一个事件中存在两种以上的行为选择, 而对每一种道德 行为的选择,均有足够的伦理学依据。第二节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医学伦理学的学习方法 医学伦理学学习的两大目标 :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一)提高道德认知的方法道德认知是对是非、 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知是一种能力, 包 括道德推理、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能力 . 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途径 : 一是理论学习, 学习了解当下的以及历史上出现过的医学道德现象, 掌握基本的 道德理论、观点、方法。二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0、,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伦理思考, 来反思道德原则的合理 性,对某些道德规范实现由 “知”到“信 ”的转变。三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保持一种新鲜感和敏感性, 结合具体案例, 多思多想 (二)促成道德践行的方法1、注重道德情感培养 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在与患者的接触中,体会他们的疾苦,病人家属的焦灼 产生同情、分享、捐献、合作、抚慰、关爱、助人等亲社会行为 , 培养提高移情能 力。2、注重榜样的力量二、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一)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与医德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医学和医学人道主义物质基础日新月异。 市场经济在促使医务人员主观上

11、为自己的同时,客观上拯救了患者的生命,也使患 者开始接受优质优价等交换观念,从而促成了我国当代医学伦理观的形成和进步。 商品经济的巨大影响及其鲜明、激烈的竞争特质从根本上推动了医德医风的改善好 转。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增强了人的利己性,使部分人的是非观扭曲, 导致“见利忘义 ” 当前医患纠纷现象增多并非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其出现的深层原因是医疗卫生界 经济改革的小环境与全社会经济变革的大气候之间的诸多失衡、失谐。(三)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 “善”用,遏止 “恶 ”用(四)指导国家卫生政策的制订,使有限的资源更好造福于人的健康卫生政策是指国家在一段时期, 控制医学知识和资源的社会使用或使这种使用最

12、优 化的战略。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重点:1、医学义务论及其优缺点2、医学后果论及其优缺点3、医学美德论的含义意义4、医学美德论、义务论、后果论的关系 难点:1、医学义务论的缺点2、医学后果论的局限性3、医学美德论、义务论、后果论的关系第一节 医学义务论 论证医务人员的天职一、医学义务论含义(一)什么是义务论义务反映的是个人对社会或他人承担的责任、任务,个人认识到这些责任并在自己 的行动中实现。义务论是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认为一个行动的对错评价应根据规定伦理义务的 原则或规则,原则或规则是不管后果如何都必须贯彻的。代表人物:康德、罗斯、罗尔斯(二)什么是医学义务论 医学义务论,就是确定医

13、务人员在行医中应当履行的责任,或行为规范,对医务人 员行为的善恶评价应根据其是否遵守了这些规范。“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 ” “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该项指导 ” “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 ” 希波克拉底誓言二、医德义务的内容基本内容: 防病治病,维护健康,减轻痛苦,延长寿命。一般内容: 一般医德规范所规定的内容。三、医学义务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一)医学义务论的意义 有利于医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 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医学义务论的局限性 难以解决道德义务间的冲突 重动机,轻效果。第二节 医学后果论行为后果

14、即行为正当与否的依据一、医学后果论含义(一)什么是后果论 又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是以道德行为的后果作为确定道德规范最终依据的伦理 学理论。根据道德效用的主体不同,后果论发展到今天主要包括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公益 论。主要代表人物:休谟、边沁、密尔等几种后果论 利己主义:是根据行为是否以自身利益为直接目的而确定道德规范的伦理思想。【思考与讨论】: 利己主义是不道德的吗? 功利主义:是根据行为是否以相关者的最大利益为直接目的而确定道德规范的伦理 思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思考与讨论】:你如何评价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 ”? 公益论:是根据行为是否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而确定道

15、德规范的伦理思想。 (二)什么是医学后果论 以医学道德行为后果作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最终依据的医学伦理学理论。 它认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目的是调整人们的利益,医学道德所规范的就是人们之 间的利益关系,以使医学道德行为取得好的行为结果。二、医学后果论中的利益内容(一)服务对象的利益1、患者利益2、相关者的利益3、医学公益 (二)医学从业者的利益 医务人员的利益 医疗卫生单位的利益三、医学后果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一)意义:是制定医学道德规范的重要依据 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局限性: 效用难以定量和计算,也难以预测。有可能导致社会不公正。 过于强调后果的重要性,容易导致对医务人员道德行为的误判。四、医学义务论与医学后果论的冲突1、义务论与效果论在实践中并不必然冲突, 在大部分情况下, 义务论与效果论支持 同样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只是支持的理由不同。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义务论与效果论会支持冲突的行为选择, 需要视具体情况来 决定采用哪种理论。3、两种理论都有不足, 在解决医学伦理难题时, 经常要使用两种理论, 既要考虑后 果也要考虑动机。第三节 医学美德论一、医学美德论含义(一)什么是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