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38181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复习概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绪论1. 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是指有某些特定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寄 生虫病。2. 传染病概念: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且有传染性的动物疫病(如 新城疫,口蹄疫等)3.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的动物疫病,如血吸虫病4.动物防疫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畜牧业发展与动物健康安全 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及人的健康安全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有助于开拓动物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项目一动物防疫基础知识 由特定病原体 传染方式和类型多样1.动物疫病的特征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被感染的集体发生特异

2、性反应动物传染病的特征 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具有带菌(毒)现象2寄生虫病得特征:寄生方式多种多样 生活史复杂A机械性损伤 对机体危害形式多样-B生活史复杂_ C对机体危害形式多样3. 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病原体的致病力及毒力有一定数量的病原体适宜的侵入门 户具有易感性动物适宜的外部环境4. 流行过程的概念: 在动物群体发生,蔓延和终止的过程,称为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5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 6.流行过程的特征:散发性 地方流行性 流行性 大流行性7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文化,规定等)自然因素(气候气温地理位 置等)8防疫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结合

3、、防重于治9. 防疫工作原则:加强领导,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群众性防疫,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坚持反复防疫,集中力量歼灭疫情10. 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意义:通过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可以有效地控制规定畜禽类疫病发生,保证 畜牧业,养殖业持续,稳定增长,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显著提高经济和 社会生态效益。项目二 防疫管理技术科学选择厂址A 地势B 环境C 土壤D 水源1卫生防疫设施一j合理规划布局A分区规划: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B畜禽舍距离C道路和储粪场D绿化配套隔离消毒设施A隔离墙B消毒池和消毒室C水电供应设备D设置封闭性垫料和饲料E设立卫生间2.饲养方式与饲养制度: 自繁

4、自养方式 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分区分类饲养制度 规范日常饲养管理3.自繁自养:就是畜禽养殖场为了解决本场仔畜禽的来源,更具本场饲养商品畜禽的规模,饲养一定数量 的母畜的养殖方式。4.全进全出制度含义:在一个相对独立的饲养单元之内的所有畜禽,同时全部引进(全进),同时被迁出予 以销售淘汰或者转群(全出)5.粪便的处理和利用:焚烧法,化学药品消毒法,掩埋法,生物热消毒法(堆肥和发酵)6.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焚烧法,高温处理法,掩埋法,发酵法,化制法7.防虫灭虫技术:环境卫生防虫法,物理杀灭发,生物杀灭法,化学杀灭法8. 防鼠措施:防止鼠进入建筑物清理环境断绝食物来源改造厕所和粪池9. 灭鼠措施:

5、器械灭鼠,熏蒸灭鼠,毒饵灭鼠10.防疫防治应急预案含义: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疾病给人畜带来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 时、迅速、高效、有序地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扑灭疫病,为此而预先制定的综合 性应急处理方案,称为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11. 防治应急预案意义:制定疫病防治预案,从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人员配备,到药品、器械、物资储备等 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现疫情,可以按照既定的方案,迅速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统一行动、协调配合,做到以最快的速度采取 最有效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畜健康, 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制定应急预案,

6、对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12. 防治应急预案的内容:组织指挥系统疫情分级及防治原则紧急疫情的扑灭程序保障系统其他项目三 兽医消毒技术1. 消毒种类 预防性消毒临时消毒终末消毒物理消毒法(辐射,煮沸,X光线,超声波、高压等)2.消毒方法2.3.化学消毒(浸润法、喷洒、熏蒸、气雾、拌合法、撒布法) 生物消毒(地面泥封堆肥发酵法,坑式堆肥发酵法)3. 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使病原体蛋白变性、沉淀干扰病原体重要酶系统,影响菌体代谢增加菌体细胞膜通透性4. 消毒概念: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防疫措施5. 畜舍消毒:机械清扫药物喷洒熏蒸

7、消毒6.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消毒时间、计量和浓度温度、湿度酸碱度有机物的存在7. 消毒效果检査:清洁程度检查消毒药剂正确性的检查消毒对象的细菌学检查 粪便消毒效果的检查项目四 免疫接种技术1. 免疫概念:免疫是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异物进行识别,清除和排斥的过程,是机体免疫系统发挥的 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2. 免疫系统:动物在长期进化中行成了与外部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和内部产生的肿瘤细胞作斗争的防御系统。3. 获得性免疫: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病原体或其有毒产物刺激而产生的防御机能4. 被动免疫:动物依靠输入其他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而产生的免疫力,包括天然被动和人工被动5. 主动免疫:动物受到某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自身所产生的针对该抗原的免疫力包括天然主动和人工主动被动免疫6获得性免疫./天然被动免疫母源抗体人工被动免疫免疫血清、细胞因子王动免疫天然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自然感染病原等接种疫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