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37925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草原人家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各具特色,本子目通过对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描述来突出草原人家的特色,从而增加学生对这个类区域生活的了解,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与地的密切关系。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内蒙古大草原的环境、生产、生活,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草原生活特色形成与环境、生产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区域生活特色形成的理解。(3)、通过引导学生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蒙古环境问题,理解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草原人家的生活

2、特色。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环境、生产活动与区域生活特色形成的关系。教学关键:以“人”与“地”的关系为主轴。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社会调查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蒙古袍一件学生准备: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一个小组访谈学生家长,介绍蒙古牧民的衣食住行和娱乐,其他五个小组每小组画一幅主题为“注重草原环境”的漫画。教学流程整体构架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观看蒙古族套马的录像片段。出示蒙古族套马的录像片段。引出内蒙古这片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草原的自然环境 学生围绕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实行即兴情景对话。 设置情景“有一外国朋友,他在深圳考察后要到内蒙古去,他想

3、了解内蒙古的自然环境,今天他来到这里,同学热情地解答他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使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即兴对话,感受蒙古的自然环境,为后面学习内蒙古的生产生活做铺垫。草原的生产活动 学生欣赏蒙古民歌,并畅谈从民歌中获取的信息。 给学生播放蒙古民歌乳香飘。让学生感受蒙古民歌并从歌声中获取信息。草原的生活特色1、学生根据设置的情景畅谈自己的想法。2、课前实行人物访谈的同学汇报访谈结果。3、学生以蒙古袍和蒙古包为例,实行课堂交流,探究草原生活特色形成与草原环境、草原生产的关系。1、设置情景“假如你是一名导演,现在要拍一部反映蒙古牧民生活的电影,你必须准备哪些道具来反映牧民的生活?”2、出示蒙古袍,并提

4、出问题“蒙古袍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蒙古牧民选择它为日常起居的装?3、提出问题“ 3、提出问题“为什么蒙古牧民选择蒙古包为住房?”1、让学生展开社会调查,获取信息。2、尝试把学生家长作为课程资源。3、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4、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调动其积极性。5、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生产活动与区域生活特色形成的关系。草原的环境问题 每小组推出一位中心发言人,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小组共同创作的漫画,并介绍漫画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画。 课前设置情景“内蒙古自治区将举办主题为注重草原环境的画展,如果你们小组要参加,你们将拿出什么样的作品呢?“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水平。2、引导学生理解到人地和谐发展

5、的重要性。课堂小结领略内蒙古草原的环境、生产、生活的图片,欣赏腾格尔的天堂。出示内蒙古草原的图片和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在回味内蒙古草原的美丽中结束本课学习。六、教学过程实录 1、导入新课师:上课前,请大家来看一段很精彩的录像。(学生欣赏录像)师:这段录像反映的是哪个民族的风采?生:蒙古族。师:他们在做什么?生:套马。生:驯马。师:套马是蒙古族的一手绝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族活跃的地方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草原的风情。(学生翻开课本84页)师:在讲课前有一点要强调,内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生活着很多个游牧民族,草原文化是由多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但是,因为蒙古族是草原上最为典型的,所以我们平常一提

6、到内蒙古大草原一般讲蒙古族,今天,我们就以蒙古族作为典型案例来领略草原文化。 2、草原的自然环境师:首先我们来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第二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现在我们使用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来设计一段即兴的情景对话。(教师多媒体展示情景“有一外国朋友,他在深圳旅游考察后要到内蒙古去,他想了解内蒙古的自然环境,今天他来到我们这里,同学们热情地解答了他的问题。”)师:哪位同学能使用前面学的知识来扮演一下外国朋友。生:Hello!我是美国来的,我来中国的目的是要到美丽的内蒙古游玩,但我对内蒙古不了解,请你们回答我几个问题,好吗?生:好。生:内蒙古属于什么气候

7、?生:内蒙古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生:内蒙古降水多不多?冷不冷?生:内蒙古降水不多,冬冷夏热。生:内蒙古临海吗?生:内蒙古没有临海。生:好了,我已经大概了解内蒙古的情况,我要走了,Bye-Bye!师:刚才同学通过一段对话初步了解内蒙古的自然环境,讲到了它的地理位置、气候,以前老师已经讲过,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资源、景观等入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几个知识点。(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的政区图)师:刚才同学已经讲了,内蒙古没有临海,是我国的一个内陆地区,它的东部受季风影响,但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寒冷,夏天温热短暂。内蒙古东西跨度很大,这对它的降水也造成

8、了影响。(教师多媒体展示内蒙古干湿状况图)师:大家观察一下,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生:内蒙古降水分布不匀。师:有什么规律吗?生:西部多。生:应该是东部多。师:内蒙古降水不匀,而且由东往西不断减少。大家猜测一下,内蒙古水草丰美的草原应该位于东部还是西部?生:东部。师:大家知道有什么著名的草原吗?生:呼仑贝尔草原。师:还有吗?(教师多媒体出示呼仑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的图片)师:大家一起来欣赏两张图片,内蒙古东部最有名的草原是呼仑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而且,由于降水少,所以内蒙古水草丰美的草场往往分布在靠近湖泊和河流这样比较湿润的地方。3、草原的生产活动(教师体展示“草原的

9、生产活动”)师:刚才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内蒙古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草原的生产活动。大家翻开课本86页的阅读卡,它给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呢?生:蒙古民歌。师:蒙古民歌很多,它表达了蒙古人民对家园的热爱。一千多年前的一首敕勒歌流传至今。今天,我要让大家欣赏一首当代的蒙古民歌,不过,大家在欣赏时有一个任务,要注意一下歌声中表达了什么?(教师多媒体播放蒙古民歌乳香飘)师:我们所欣赏的是一首蒙古民歌的前半段,现在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从歌声中听出什么来了?生:听出草原上有很多挤奶为生的牧民。生:听出他们生活得很开心,很喜悦,觉得在那里挺满足的。师:刚才两位同学基本把这首

10、民歌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从这首民歌,同学们可以看出人们在大草原上主要从事什么生产活动?生:畜牧业。教师板书:蒙古大草原 畜牧业生产为主4、草原的生活特色师:接下来进行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草原的生活特色。(教师多媒体展示“情景:假如你是一名导演,现在要拍一部反映蒙古牧民生活的电影,你必须准备哪些道具来反映牧民的生活?”)师:今天让大家来当一回导演。你会准备什么道具呢?生:会准备蒙古族的衣服。生:准备牛、羊、食品。生:准备蒙古人用的东西、蒙古包。师:准备蒙古袍、蒙古刀、马头琴、牛、羊、马、挤牛奶的桶等。师:看来同学们对蒙古草原了解挺多的。今天,我们要请一个特殊的小组给大家做一次特殊的汇报。(教师多

11、媒体展示班里李烁宇同学爸爸的照片)师:我们班李烁宇同学的故乡在内蒙古,这是李烁宇同学的爸爸,他在内蒙古生活了很多年,所以课前老师给李烁宇同学这一小组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让他们对李烁宇同学的爸爸做一次访谈,了解内蒙古草原的衣食住行娱乐。李烁宇同学的爸爸是从事电脑行业的,他很热情,还协助同学做了Powerpoint,今天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给大家做汇报。大家掌声欢迎。(学生鼓掌)生:在周末的时候,我们去访问了李叔叔,获取了一些信息。(学生多媒体展示内蒙古服饰的介绍)生:在春天的时候牧民会头戴羊皮巾,身穿袍式衣服,脚穿羊皮鞋。夏天时,牧民则会身穿布短衫,脚穿草鞋。秋天时,牧民身穿布衣,脚穿布鞋。冬天

12、的时候牧民有头戴大羊皮帽,身穿袍式皮衣,脚穿大皮靴。(学生多媒体展示照片)生:这是李叔叔和朋友在内蒙古草原上照的照片,他们身上穿的是内蒙古的传统服装蒙古袍。(学生多媒体展示内蒙古饮食的介绍)生:内蒙古的食品品种主要偏向于羊肉和奶制品,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饼、奶酪、奶粉、奶茶粉等。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哈达饼、蒙古馅饼等。这些都好吃,很诱人的。(学生多媒体展示内蒙古饮食特点)生: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学生多媒体展示“猜猜这是什么内蒙古特色食品”,

13、并相继出示四张图片。)(全班学生猜食品的名称)(学生多媒体展示蒙古包的图片及介绍)生:内蒙古的最具代表性的住宅是蒙古包,蒙古包的结构是:下面为圆柱,上面为圆锥,用毡子围成,冬天防风,夏天通风。蒙古包拆装方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建起来。虽说蒙古包是内蒙古的一大特点,可是,由于牧民放牧方式已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大部分牧民已经住上了砖房,所以现在蒙古包在内蒙古已经不怎么常见了。(学生多媒体展示马头琴的图片及介绍)生: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学生多媒体展示那达慕大会的图片及介绍)生: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

14、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那达慕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七、八月举行。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在那达慕大会上,这男儿三艺也就成为民族体育的主要项目。师:大家对这个小组同学的劳动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师: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对蒙古的衣食住娱乐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草原生活特色的形成和草原的自然环境、草原的生产活动有没有关系?教师板书:蒙古大草原 ?草原的生特色畜牧业生产为主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教师拿出一件蒙古袍)师:谁来穿它?(一位学生穿蒙古袍)(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蒙古袍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蒙

15、古牧民选择它为日常起居的服装?”)生:比较宽大,非常保暖。生:穿戴很方便,衣服很宽松,骑在马上方便些。生:这件衣服比较长,内蒙古是草原,蚊虫比较多,这样可以防止蚊虫。生:衣服比较精致,镶有金边,颜色很鲜艳。师:大家再观察一下它的领子、袖子和腰部。生:领子比较高,袖子长,冬天保暖好。生:夏天还可以防蚊虫。生:大草原比较宽阔,风比较多,它比较长,领子高,可以防风。生:它的腰部很宽,骑在马背上可以起固定作用。师: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件衣服的袖子有什么特点?它象什么?生:马蹄。师:蒙古袍的袖子称为马蹄袖,它上部较宽,袖口收紧。(教师多媒体展示对蒙古袍探究的小结)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蒙古袍袍身宽大、较长,是为了在马背上活动自如,还可以护住弯曲的膝盖不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