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37212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2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河南中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应用手册-第4部分-报表表式(中职教育)(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层统计报表填表说明统计时间统计时点是本学年初即本年的9月1日。统计时期是上学年度即上年的9月1日至本年的8月31日。中职基 1-1 学校(机构)基本情况1、学校的办学类型码具有唯一性,应该按照学校被审批时确定的学校类型填报,办学类型采取涂黑方框的方式选项。2、学校的举办者应该按照学校被审批时确定的隶属关系填报。中职基2-1分专业学生数1、本报表只统计招生计划在本校所招收的各类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学生。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栏填写各类小计为:调整后中职全日制学生(10)、其中:女(11),调整后中职非全日制学生(20)、其中:女(21),普通中专学生(30),其中:女(31)

2、,成人中专全日制学生(40),其中:女,(41),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50),其中:女,(51),职业高中学生(60),其中:女(61)。3、中职分专业各类学生类别码为:调整后中职全日制学生(12)、调整后中职非全日制学生(22)、普通中专学生(32)、成人中专全日制学生(42)、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52)、职业高中学生(62)。4、调整后中职全日制学生、调整后中职非全日制学生、普通中专学生、成人中专全日制学生、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各类小计后填写分专业学生数,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统计用)填写,专业代码栏的填写方法前二位为类别码,后六位为专业代码,如:调整

3、后中职全日制学生“现代农艺技术”为12010200。5、各地现有专业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统计用)(以下简称目录)内专业内涵、外延基本相同或相近,应当采用目录内专业的代码;若专业名称差异较大,可自行修改,并将专业代码的第5、6为自行编制01至99作为顺序标识。如:“*植物保护”属于 农林牧渔类的010600,填报时,专业名称为“*植物保护”,专业代码为010601。 未列入目录的专业,以及各地实际开设的目录外专业,经论证确需保留开设的,应根据专业属性归入目录前18个相应的专业类,作为该类专业的新专业,专业编码方式为:第12位同该专业类代码;第34位为99;第56位为01至99作为顺序标识。如

4、,北京市在目录外开设2个农林牧渔类专业,其专业代码应为019901,019902。个别不适合归入新目录前l8个专业类的专业,归入“其他类”,专业编码方式为:第12位为19;第34位为99;第56 位为01至99作为顺序标识。6、专业相同年制不同应分别填报,学习时间是二年半或三年半的年制应填三年或四年。7、毕业生数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统计单位是人。中职基2-2 在校学生年龄情况在校学生年龄以九月一日满周岁计算。中职基2-3-1 学生变动情况学生变动情况,是指上学年初报表报出后至本学年初报表填报前在校学生变动情况。中职基2-4 在校学生中其他情况残疾人的定义用国家残疾标准。中职基2-5 其他学生情

5、况结业生数为上学年度实际结业的人数。中职基3-1 教职工情况职称对应:高级讲师对应副高级,讲师对应中级,助理讲师对应初级,教员对应无职称。中职基3-2 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岗位分类情况岗位分类情况是学校教务部门按当年教学计划安排授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指导课的教师数。中职基3-4 专任教师年龄情况 专任教师年龄以九月一日满周岁计算。中职基3-5 分科专任教师数分科专任教师数是根据专任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按科类进行分类统计的专任教师数。 中职基4-1-1 资产情况中职基4-1-2 资产情况统计时点是8月31日。当年新增的时期是上学年。固定资产总值(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以财务部门提供的

6、数据为准。共同使用的办学资源应按学校使用情况填报。如:三个学校共同使用一个图书馆的10万册图书,各校填报共同使用的图书、资料册数应为10万册。上学年度信息化经费投入(万元):硬件设施(含校园网)建设与维护费用,指上一学年度学校用于购买和维护信息化硬件设备(含校园网)的费用;数字资源建设费用,指上一学年度学校用于购买、租用数字资源的费用;信息技术培训费用,是指上一学年度学校用于教职工人员参加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费用。计算机数(台):单独统计其教学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点数(个):分为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分别统计:学校产权是指由学校直接投资建设、拥有完全产权的网络端口;非学校产权是指除此之外的、在上述规

7、定区域的网络端口,不包括城市建设的公共无线接入点。对于无线接入,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计数为1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Mbps):指学校校园网连接外部网络的设备对外连接端口使用的带宽,网络出口包括中国电信出口、中国网通出口、教育科研网出口等。对于没有建立校园网的学校,该指标统计值为0。上网课程数(门):必须是将课件放到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且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基本教学活动的课程。数字资源量(GB):单独统计其中电子图书资源量。信息化工作人员数(人):不含兼职学生。中职基4-2 校舍情况统计时点是8月31日。当年新增的时期是上学年。非学校产权的学生公寓只填报独立使用建筑面积。

8、 247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层统计报表(2010 /2011 学年初)制表机关:教 育 部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 115 号填报范围:凡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机构)均应填报本表, 初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机构)不填报本表。报送单位:本表报送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二份,经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一份。报送时间:本表应于本学年9月20日前报出。中职基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省地(市)县(市)学校(机构)名称(章)学校所

9、在地学校(机构)地址名 称代 码说明:1.学校(机构)代码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代码填写。2.学校(机构)地址代码使用行政区划国标码。3。学校所在地:城市学校填写“城市”,代码为“1”;县及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填写“县镇”,代码为“2”;乡政府所在地和农村学校填写“农村”,代码为“3”。续邮政编码校园(局域)网域名校长(签章)填表人电话号码单位电子信箱传真号码填表人电子信箱说明:在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前填写区号,“”后填写本校电话号码及传真号码。 续办学类型学校举办者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 70中等技术学校 71中等师范学校 72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73 职业高中学校 74其他机构

10、 79中央部门 地方教育部门 9 地方非教育部门 8 民办 9 9 9 注:1.中央部门按国家标准部门代码(三位)填报。2.地方教育部门代码9+省码3.地方非教育部门代码8+省码4.民办的代码999中职基2-1分专业学生数 单位:人专 业 名 称专业代码年制毕业生数招生数在 校 学 生 数预计毕业生数计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计其中:初中毕业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及以上计应届毕业生甲乙丙1234567891011总 计01-其中:女02- 说明:1.中职各类学生小计为:调整后中职全日制学生小计(10)、其中:女(11);调整后中职非全日制学生小计(20)、其中:女(21);普通中专学生小计(

11、30)、其中:女(31);成人中专全日制学生小计(40)、其中:女(41);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小计(50)、其中:女(51);职业高中学生小计(60)、其中:女(61)。2.本表列关系1=2,3=4=5,6=7+8+9+10,3=7;行关系01=10+20+30+40+50+60,02=11+21+31+41+51+61。3.中职分专业各类学生类别码为:调整后中职全日制分专业学生(12)、调整后中职非全日制分专业学生(22)、普通中专分专业学生(32),成人中专全日制分专业学生(42),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分专业学生(52),职业高中分专业学生(62)。 4.中职分专业各类学生行关系:10=12(专业代码)+12(专业代码),20=22(专业代码)+22(专业代码),30=32(专业代码)+32(专业代码),40=42(专业代码)+42(专业代码),50=52(专业代码)+52(专业代码),60=62(专业代码)+62(专业代码)。中职基2-1分专业学生数(例) 单位:人专 业 名 称专业代码年制毕业生数招生数在 校 学 生 数预计毕业生数计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计其中:初中毕业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及以上计应届毕业生甲乙丙1234567891011总 计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