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37158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画师出了个“深山藏寺”的题目,令其弟子作画。大弟子画了一座山,山中有一座庙;二弟子也画了一座山,树木掩映下露出庙宇的屋顶,远远望去颇有点“藏”的味道;而三弟子思忖良久后,画了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和尚挑着水往山里走。三者相比,显然后者高人一筹,含蓄地体现了主题,余味隽永,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自然得到老画师的赞赏。这种言不尽意、意在画外的无尽妙处给我们以非凡的启示:艺术手段的精深微妙,可应用于教学艺术之中。古人论画,常有无法中有法、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的说法。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合乎教学规律并具有独创性。“深山藏寺”给予我们的微妙领悟应用于美

2、术鉴赏教学实践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启发学生的新思维,寓教育于艺术良方之中,寓教育于文化艺术之中,教学艺术因之而升华,教学也因此富有个性魅力。然而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确立正确的应对策略,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上好美术鉴赏课,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一、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不顾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把美术鉴赏课上成了专业课或故事会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但如果在欣赏课中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一讲构图就谈“三角形”“S形”

3、,一讲色彩就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这种欣赏课可能只有美术特长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对于一般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久而久之,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会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势必挫伤学生上好鉴赏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走近作品,但没有剖析,学

4、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二)不顾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把美术鉴赏课上成了历史课或语文课美术作品,必然与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有关。于是部分教师就喧宾夺主,大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出处、文学特性等等,忘记或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这种历史课或语文课式的美术鉴赏课即使你上课的内容再生动充实,也无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这种教法的后果是偏离了从美术作品中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三)不顾学生兴趣和审美教育,把美术鉴赏课上成了表演课或独角戏由于某种原因,我国的美术教育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并由此造成一种不好的现象,

5、就是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对于升学没有用处;同时也由于我们的一部分美术教师在从事美术教育时过分强调美术技法的教育,使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绘画的天赋,而忽视了审美教育。由此而来,人们对美术教育形成不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一些问题。比如,高中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学生无暇对美术课产生重视,就造成了学生在美术课上做主科的作业或看其他学科书籍的现象。由于多年来对音美教育的忽视,使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应该积累的美术基础知识量非常贫乏,给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衔接和提高造成难度。由于学生知识的贫乏,无法在教学中与教师很好地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容易

6、出现唱独角戏的现象,使教学成为填鸭式,学生不爱听,变主动教学为被动局面。二、上好美术鉴赏课必须正确把握的几个主要策略(一)明确教学任务,增强美育意识 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不是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一般的美术技能教育,是一种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深含文化底蕴的教育。因而,美育是一种培养和塑造完美人生的教育。因此,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这个任务并不是通过鉴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因此,在鉴赏课

7、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鉴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只注重于“纸上谈兵”。无论你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手段,或是采取了其他方法丰富了教学活动,加大了信息量,也比不上直观教学带给学生的信息,从而根本上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达到主动研究、探求知识的教学目的。

8、由此可见,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美术作品的特征一课时,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诸如材质与肌理之美。教师可以自己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会,这不但更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会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能够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三)讲究教学艺术,探索正确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就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作为纽带。由此看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般地说在美术鉴赏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这

9、四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各有利弊。具体情况是,讲述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容易陷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不利。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和艺术作品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知识的传授量;而提问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的运用必须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美术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且课堂教学的速度需要适当的放慢。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涵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适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又要根据

10、课业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具体运用。此外,我们的教学初衷,主要以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为目的。为切实理解和加深兴趣而对一些绘画操作做一简单的接触,注重创造力及想象力,不把绘画水平作为唯一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另外,应该适时地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展览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标。此外,还要和家庭美育活动、社会美育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使鉴赏课教学的成果得以巩固、提高和拓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之,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帮助广大的美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当然,美术鉴赏课在使用教学方法上应该是灵活多变、综合利用,根据具体课业内容具体分析。并且在一堂美术课中,经常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特别是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应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美育、提高美术素养。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