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与气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369771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服务与气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业服务与气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服务与气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服务与气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市农业现状和农村对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桐柏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地理坐标在北纬32173243,东径11311349之间,总面积1941平方公里(合29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0.9万亩,水面28万亩,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共辖9镇7乡,214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其中村委会个数209个,乡村户数其中8.83万户乡村人口33.83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21.63万人。人均耕地并不占优势的偃师市,近年来依托一手抓好农业标准化,一手壮大农业特色化,把偃师打造成了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和全省知名的特色种植基地等。 标准化促

2、进农业发展壮大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4.9,日照时数2027小时,积温5460,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158毫米,居南阳各县之首,最多年为1636.5毫米,最少年为628.9毫米,降水以夏季最大,占全年的48%,其中7月最多,雨热同季,县境东部为淮河流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西部属长江流域,面积621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58条,中小型水库727座,塘堰坝1.4万个,水资源总量为8亿立方米。全县土地面积288万亩,土壤面积252万亩,耕地59.1万亩,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和稻田土,其中黄棕土占82.8%,水稻土13.9%,潮土3.3%。土

3、层深厚,大都在59厘米以上,有机质丰富,平均含量1.64%,土壤呈微酸性。考察,就气象服务工作而言,我市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气象部门要以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为重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天气预报信息,切实提高我市灾害性天气预报和关键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预警能力。2、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对于农业的田间管理,农民更关心的是在农作物生长期的各种农业气象信息,其中包括农业气象预报(适宜播种期、发育期),农业气象灾害(如倒春寒、干旱、暴雨、大风、初终霜期)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报。相当一部分的

4、农民认为一周以上的农业气象预报十分需要,一半以的农民认为三天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更有用。大多数农民群众都希望在开春前能够提前了解本地当年的气候年景,包括地温稳定通过(3、5、8、10)界限温度的预报。3、对于设施农业来说,农民希望进一步加强倒春寒、3天以上的连阴天预报、大风天气的预报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大风预报的时效,也希望气象部门能够尽可能多的设一些火箭高炮作业点,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4、大多数农民认为电视天气预报的时间和内容应该增加。当前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农业气象信息相对偏少。但农业气象信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也是农民最为关注的。5、山区农民在汛期易发生突发强降水,特别需要局地暴雨、泥

5、石流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准确预报。有些山区农民认为,通过大喇叭广播把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时告诉村民就能够及时躲避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6、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贫困地区,适应性地开发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针对市场的需求改变种植结构和种植品种。希望气象部门主动参与农业开发项目的气候适应性论证,制作农业气候灾害风险区划和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专业气候区划,提供详细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和农作物区划的信息,以利于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参考,适应性地利用和开发好本地的气候资源,为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做好服务,帮助农民把种植结构改变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农业生产中,有一部分农

6、民知道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但是,对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了解的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说明我们气象工作的研究成果没有及时的向广大农民进行介绍和科普宣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农民在决定是否浇水灌溉前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有没有大风或者雨决定是否喷洒农药或施用化肥,只有少数的农民在农事生产中没有利用气象信息。这说明,绝大部分农民知道尽量利用气象信息科学安排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在农作物播种季节,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民通过电视关心和了解农作物播种期预报。在所调查的农民群众中,有90%的农民认为天气预报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或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但有一少部分的农民认为天气预报不能

7、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群众对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满意度为95%以上,一致认为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但是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作物播种、收获和一些农事管理活动,还急需更准确的天气预报。特别是降水的出现时间和量级的大小、初霜冻和终霜冻发生的时间、大风出现的时间和级别上等。另外,我市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局地暴雨、雷雨大风、低温冻害等。其中,近年来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而且具有普遍性的气象灾害当属干旱,特别是春旱最为严重。河套主要以黄河灌溉为主,而中部干旱带主要是靠天吃饭,抗旱资金的投入成为广大农民的沉重负担,在所调查的农民中,90%以上了解市政

8、府安排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认为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十分有好处,迫切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也希望气象部门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特别是能够在春季旱情比较严重时加大人工增雨的作业力度,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在山区,60%以上的农民群众关心突发气象灾害(如局地暴雨、雷雨大风、雷暴)及引发的次生灾害,认为这种灾害一旦发生,肯定会造成损失。特别是在贫困山区的自然村,由于电视接受设备问题,农民收不到本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只能靠看中央电视台和其他省电视台的气象预报来自己推测当地的天气情况,所以出现了天气预报信息最后1公里没有送达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全国贫困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农村有线广播、高音喇叭广播等设施,填补农村气象预报接收的空白区,特别是使贫困地区农村收到当地的气象信息,使气象预报达到“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目标是气象服务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