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3664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体滑坡抢险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路延伸段道路 工 程K3+100K3+340左侧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泓光建筑工程*学院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工程经理部二一八年四月z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2一、编制依据2二、编制原则2第二章工程概况3一、工程简况3二、工程施工目标3第三章施工部署4一、人员配备及组织分工4二、机械设备配备5三、施工用水、用电及原材料准备6第四章施工方案及工艺6一、施工准备6二、施工方法及步骤7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10第六章平安保证措施10第七章环境、环保措施12第八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3第九章事故救援应急预案14第十章15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学院路延

2、伸段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图?和?市学院路延伸段边坡支护K3+100K3+340设计图纸?;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桥涵地基与根底设计规? JTG D63-2007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5、住建部?JGJT 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6、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历,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配备所需的设备、人力及财力进展编制。二、编制原则1、本着“技术领先、设计优化、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设备可靠、风险可控的原则,来编写满足要求的施工方案。2、编制的施工方案平安可靠,方案经济合理、适合边坡抢险。3、各种技术难题超前进展研究

3、,以预防为主。5、严格执行市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施工的平安、文明、环保、卫生等有关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本分项工程位于学院路延伸段道路工程K3+100K3+340段左侧的边坡,该边坡最高处达30米,因该处边坡土质以松散的强风化灰质砂岩、夹泥量大,较破碎,堆积厚度大,节理裂隙很发育,极不稳定。滑动面与路面呈60度或以上的夹角。在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滑移。受雨水浸泡后,滑移现象极为明显。给道路左侧的行车平安和坡顶高压电塔根底的稳定带了较大的平安隐患。市城市规划*根据该段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相关容,以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对因受雨水影响而产生

4、裂缝的坡面在将裂缝填满夯实后采取锚杆挂钢丝网+喷射水泥砂浆进展综合治理。砂浆强度等级为:M20。喷射水泥砂浆用的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干净的河砂。处理面积约:4800平方米二、工程施工目标1、进度目标:在迅速控制此段边坡山体土石方向下滑动的同时确保此段边坡治理工作在7天完成。2、质量目标:确保施工质量合格率到达100%。3、平安目标:杜绝一切平安生产事故和确保坡顶550KV高压电塔的平安。第三章 施工部署因本抢险工程工期短、施工难度大、施工场地狭长,增加大型机械设备作业受到限制、工作面不好开展。且本段边坡桩基施工即将完毕,但因桩顶托梁尚未将桩基连成整体,抵抗土体下滑的

5、能力较差,因此本次抢险的关键是做好坡面土体的防水处理,以减小坡面土体受雨水浸泡后,增大对抗滑桩的水平推力。因此是稳住边坡土体不下滑的关键,是快速的进展坡面的防水处理。一、人员配备及组织分工图3.1 作业分部组织机构图施工员质量员试验员材料设备员平安员测量员责任人工区长现场管理人员安排: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 部 门岗 位数量*项目部人员配置责任人1金治安工区长1仁华施 工 员1仁华质 量 员1伍玉伟安 全 员1王志刚测 量 员2求兵材料设备员1周佐根试验员1黄晓良合 计 共计:9人现场施工人员配置表:部门岗位名额总计挂网施工工人6人6人喷浆施工工人10人10人截水沟施工工人6人6人二、机械设备配备

6、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功率数量生产厂家用途1潜水泵D502.2KW2抽水2洒水车8方1供水3全站仪J21施工监测4喷浆机1喷浆5发电组100KW1施工供电6挖掘机1202场地平整7空压机9m31喷射混凝土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必须满足抢险施工的要求。三、施工用水、用电及原材料准备1、本工程施工总用电功率约100KW,主要采用1台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作为施工和照明用电。2、在喷浆施工过程中,因用水量比拟大,且附近没有充足的水源,施工用水采用潜水泵从附近小水渠中抽水至施工现场和1台容量为8立方的洒水车不连续送水至施工现场。 3、锚杆采用16mm螺纹钢,长度为0.8米/条。喷射水泥砂浆强

7、度等级为:M20。喷射水泥砂浆用的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干净的河砂。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必须有合格证书、质检报告,且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取样经检测合格前方可投入使用。4、因本次边坡抢险施工是在路基土石方施工根本完成的情况下进展,无施工便道。边坡抢险的原材料只能采用人工从坡脚转运至施工现场。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一、施工准备开工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做好施工阶段水、电、原材料等及配套设施的保障工作,方便施工顺利的进展。二、施工方法及步骤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因第二级边坡的桩基、托梁已施工完成,以及托梁上部挡墙第一层混凝土已根本

8、施工完毕,且雨季即将降临,为防止坡顶土体受雨水浸泡后,增大对支护构造的侧向推力,加大下滑趋势,经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几方代表现场勘察后决定,按如下步骤和方案进展处理:第一步:先对二级边坡坡顶进展抢险施工,以确保二级平台以上土体的平安。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第一道截水沟开挖滑坡体堵缝和夯实第二道截水沟开挖第三道截水沟开挖挂网喷浆。因第二级边坡挡墙至开挖线以外山体出现大量大小不一的裂缝,其中最大裂缝宽度达0.5米,深度达5米左右,为防止坡顶地表水对下面边坡的影响,本方案共设置三道断面尺寸为600*800mm的截水沟,第一道截水沟位于坡面最外侧裂缝与坡顶之间的正中处,主要作用是截住

9、坡顶与本截水沟之间坡面的地表水,减少坡顶地表水对下侧边坡的浸泡。第二道截水沟位于边坡开挖线外侧2米处,主要作用是截住第一道截水沟与本截水沟之间坡面的地表水。进一步减少两水沟间坡面地表水对下侧边坡的浸泡。第三道截水沟设置在距挡墙墙背2米处,主要作用是对墙背回填坡面上的地表水进展排除,减少雨水对墙背土体的浸泡和土体因自重的增加而产生对挡墙的水平推力。3条截水沟根本与路线呈平行状布置。为更有效的将坡面积水排除,水沟迎水面一侧不能高于原坡面,截水沟沟底应设置不小于2%纵坡,将坡面的地表水通过截水沟引入两侧山谷或自然沟渠中。截水沟槽采用人工方式进展开挖,断面尺寸为600*800mm。为进一步缩短截水沟的

10、施工时间,在截水沟槽开挖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对水沟两侧壁和沟底采取挂网+喷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强度为M20,厚度为5cm。为防止雨水对山体裂缝区域的冲刷和浸蚀,造成裂缝进一步的扩大。本方案采用小型挖掘机先将有裂缝处山体表层的杂草、树根以及表层土去除,然后用粘土将裂缝分层填入,用夯实机将其与裂缝土体分层夯打密实。最后用挖机将整个坡面修整平顺和夯实,做到坡面无松散土方或石块。且在墙背处回填土体的外表形成一定的纵坡,使墙背坡面积水能及时流入截水沟排出,以减少地表水对墙后土压力的影响。最后采用锚杆挂钢丝网+喷射水泥砂浆对整个坡面进展防护施工。 喷射水泥砂浆厚度为5cm。16mm锚杆长度为1米,

11、布置间距为2000mm*2000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20*20mm。为确保喷射砂浆的厚度,在砂浆喷射施工前应做好厚度标记,确保厚度均匀,无露筋现像。在施工时因天气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施工中断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未施工完毕裸露的坡面用防水彩条布或塑料薄膜进展覆盖。施工完毕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砂浆进展养护。 第二步:托梁处下沉土体的施工 因此处边坡土质松散,在第一级边坡桩基冲孔施工过程中,因受到施工震动和雨水天气的影响,造成托梁下侧土体局部下沉。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使托梁下侧土体密实和稳定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方案比选后,此处施工的根本是尽快将第一级边坡的桩基施工完成,以减少钻孔过程中震动对

12、边坡土体下沉的影响,以及边坡长时间暴露受雨水影响土体自重增加产生下沉。同时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尽快进展托梁和混凝土挡墙的施工,即时进展墙背回填和边坡的修整。以减少土体下滑趋势。 对于托梁处下沉土体的施工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式进展施工。先用小型挖掘机在托梁外修筑一条宽度不小于3.5m的临时便道,借助临时施工便道将托梁下外侧土体拍打密实。托梁正下方,机械无法作业的地方采用挖机送土,人工夯实的方式进展施工。个别地方采用素混凝土进展填充密实。考虑到土体因受自重影响而自然沉降的问题,因此在托梁下方填充密实后,在其外侧需进展超填处理,将托梁外侧埋入土不小于0.5m,且用人工将其夯实。待回填完成后,再用塑

13、料薄膜将整个坡面覆盖好。直至第一级边坡托梁挡墙施工完成后进展墙背回填前方可拆去薄膜。第三步:加快第一级平台桩基、托梁、挡墙的施工速度。因为本抢险工程时间迫性和重要性,对于第一级平台剩余桩基的施工我部方案采用7台冲击钻机,24小时不连续施工作业。确保7天完成桩基施工,15天完成托梁施工,尽快将施工完成的抗滑桩通过托梁连成整体。托梁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后,马上组织施工班组进展混凝土挡及台背回填施工。力争20天完成此边坡的防护施工。为确保施工平安,在边坡施工过程中,上下两级边坡同一断面上应错开进展施工。为能够尽早发现边坡下滑的开展趋势,我部在第二级平台托梁顶部共设有8个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为3

14、0米具体详见平面布置图。在第二、三道截水沟之间坡面设置8个监测点,对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纵向位移进展适时监测,监测频率每8小时观测一次,假设遇暴雨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加密观测。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反应给业主和设计单位。当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到达预警值 (预警值为监测限值-最大允许值20mm的80%)16mm时,应立即通知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并建立质量责任制,制定各部门、各岗位质量责任制,使责任到人。二、开展质量教育及技术培训,开工前,工程部的工程部或质检部必须组织施工人员进展施工技术交底。三、原材料的控制所需原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原件。抗滑桩所用水泥、钢筋、碎石、砂等,均需复检并送监理或业主的试验检测机构进展检验合格前方可使用。四、严格履行报检程序,任何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在进入下一工序前必须经工程部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前方可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第六章平安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各级平安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强化施工平安管理,以措施保障施工平安。2、加强平安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平安意识重点进展四个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责任感和“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平安根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规程制度和岗位标准化作业的教育。3、做好平安技术交底工作开工前,安保部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