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36435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默写题100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篇情境默写(二)1 (1)论语为政中“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2(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3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 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答案】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4(1)曹操观沧海中“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2)杜牧在阿

3、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1)刘禹锡的陋室铭中“_,_”一句,说明作者生活宁静悠闲,没有世俗的嘈杂。 (2)苏轼的赤壁赋中“_”一句,写出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的情形;“_”写出从不变的角度看物与我的情形。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_”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泪洒衣襟。【答案】(1)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梦啼妆泪红阑干 江州司马青衫

4、湿 6(1)劝学中“_”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_”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2)杜甫的登高中“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一句,则表达了使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能做到“_,_”,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答案】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7(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两句表明他无论是否身在朝堂,都会把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

5、强调,庄子说过“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3)屈原在离骚里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违背准则,把取悦权贵或他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答案】(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8 (1)杜甫在望岳中用“_,_”两句诗来反映自己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2)诗经卫风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年华逝去的诗句是“_,_”。(3)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用心躁也。【答案】会当凌绝顶

6、 一览众山小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9(1)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两句是“_,_”。(2)道遥游中,庄子认为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_”,从而邀游在无穷无尽的境地之中的人,“_?”即无需依靠仰赖任何事物了。(3)赤壁赋中,苏轼借“水”“月”向客人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如果从“变”的角度看,“_”;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答案】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0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

7、”。(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作者感叹收复中原、徒成虚愿,于是有了不堪回首之感。这一感慨,因见“_,_”而愈加强烈。【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1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是“_,_”。(2)“_,_”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的。(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答案】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12

8、(1)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要保持清醒,不要沉迷爱情的两句是:“_,_。”(2)琵琶行中诗人在听完琵琶女自述身世后,不禁也感怀遭遇,表达同病相怜之感的两句是:“_,_。”(3)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劝慰吹洞箫者,认为无需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答案】(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3(1)诗经氓中“_,_”两句,写出女子登上破败的土墙,向心上人的家乡痴望,情意动人。(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的“_”和现实中的“_”,表现了金兵南侵时的战火烽烟和被占区人民忘却战败历史在佛狸祠前迎神赛社的景

9、象。(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通过“_”和“_”两句的比较,写出了同学之人和自己在衣服方面的差别,表现了自己求学时的艰苦条件。【答案】(1)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2)烽火扬州路 一片神鸦社鼓 (3)同舍生皆被锦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4(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曹军失败的句子是“_”。(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刘禅能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达到“_,_”的效果。【答案】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樯橹灰飞烟灭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5

10、(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_,_”。(2)杜牧阿房宫赋用“_,_”两句交代了阿房宫的地理位置。(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_,_”。【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16(1)孔子在为政中说“_,_”,成为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经典语录。(2)劝学中荀子指岀,螃蟹的身体虽比蚯蚓强健,但它们“_”,这是螃蟹“_”的缘故。(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表达出物是人非、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

11、而不学则殆(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7(1)杜甫望岳中表现泰山高耸挺拔,赞叹自然神奇秀丽的两句是“_,_”。(2)劝学中“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3)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先贤,宁死不失正直。【答案】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18 (1)曹操短歌行中“_,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3)氓中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_,_”。【答案】 (1)山不厌高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3)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19(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