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36370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以字母标识)LJL年龄11性别男年级班级预备(4)班学生基本情况(通过班主任访谈或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同学关系、班级承担工作、兴趣爱好等)家庭背景:一家三口,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基本上一个月回家一次,母亲下班之后有时间教育该学生;成长环境: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家,外公对他比较宠爱;同学关系:比较不擅长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是有一个经常聊天的好朋友;班级承担工作:无;兴趣爱好:看书,玩游戏;个案分析由于父亲经常不在身边,母亲也忙于工作,一般晚上七点半下班回家,平时主要是由外公负责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但是外公对他十分宠爱,他喜欢吃垃圾食品也不加以阻拦,反而任由他吃,导致该学生的饮

2、食习惯较差,中午不接受学校准备的午餐,虽然签署了在学校用餐的同意书,但是没有吃过学校的午饭。在他不吃午饭这一点上,要需学生加以劝说,让他知道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让他接受学校的午餐。学习方面,他其实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却不愿意听课,不写作业,经常在课上睡觉。上课睡觉是由于晚上玩游戏熬夜了,所以白天没有什么精神,上课的时间就用来睡觉了。这就需要联系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按时让学生就寝,以确保学习生活的正常运转。跟踪与效果研究对于他不吃学校午饭的这一现象,多加劝说也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仍然在午餐时间什么都不吃。为了不让他饿肚子,允许他自己带一些水果到学校里面作为午

3、餐;学习方面,在与妈妈的配合监督下,该学生已经能每天按时上交作业了。虽然还没有特别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以下名字都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问题学生个案研究一、个案的基本情况张扬,独生子,11岁。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母亲在家,父亲外出做生意。一个月回家一次。父母对张扬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张扬的要求,对金的期望值也比较大。二、问题行为的表现1、张扬在学校的前两年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在同学和老师的的印象里不好。2、张扬是住校生,有时候不遵守住宿制度,晚上不按时就寝,大声在宿舍讲话。在课间经常和学生打闹,和同学打架差点被开除。本来是留校查看,认错态度好,学

4、校给通报警告处分。3、学习兴趣不大,上课爱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候不交作业。各科成绩经常亮红灯,每次月考总分在班级后几名。上课睡觉是经常的事情。4、思考问题往往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对他人是绝对化的要求。执拗、偏激,对矛盾归因时只看对方的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班主任很头痛。从以上行为中,可以判断张扬品行存在障碍。急需矫正。三、制定方案,科学辅导1、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首先,矫正母亲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张扬母亲很溺爱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护张扬,呵护过度,孩子有时候违反了校规,她就到老师那里讲个不停,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

5、如何如何的乖,或者为孩子开脱责任。我多次跟张扬母亲交流,反复强调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是不利于正常教育的。矫正张扬的错误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家长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孩子有问题后,推卸责任、埋怨、责备都只能事与愿违。其次,是合理运用奖励技术。及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其好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奖惩结合,奖为主,但奖励要有原则,不能超越许可的范围(一次因为张扬考试达到了母亲的目标,于是给他很多的钱,又是吃又是玩,表扬到天上)。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关系。父亲应放下尊严,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知道孩子心中想什么、希望什么、喜欢什么,多

6、鼓励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忙就不过问。2、认知治疗。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张扬对当时情境的评价、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陈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转变张扬的道德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我选择了张扬喜欢的方式。尽量不选择在办公室,这样张扬可以放松与我交流。每次谈心之前,我先确定谈话主题,设计一些问题,逐渐了解张扬的道德水平。如“为了帮助同学出校,自己装病”这件事情,让张扬认识到,不管自己主观想法多么的好,自己多义气,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说理教育虽然力度不大,见

7、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标治本的,相反,急于求成,用教师的权威说服学生,会适得其反。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考虑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训练张扬应用这些步骤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训练题目来自于张扬的生活实际。如你上课睡觉、

8、大声说话,老师提醒你或者同学提醒你,你怎么办?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同学或者老师批评你,你该怎么办?在训练中使张扬熟练运用这些步骤,能够做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第三,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最佳方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追求的影响。情绪是学习动机主观因素中极为活跃的重要变量。张扬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经常受到批评,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内容厌倦,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态度。张扬是班主任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会经常看见张扬立在办公室里。于是我考虑对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么,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及亲切和蔼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是对他。对张扬来说,缺少的正是以上这些。通

9、过这种方式,他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改观。四、治疗与辅导过程中的问题1、耐心疏导教育的奇迹来自于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张扬表现。让张扬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张扬的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的时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张扬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张扬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认清问题。2、允许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为受原有

10、习惯的影响,主体会做出自动的反应。错误有时反复出现,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所以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一次,张扬与陈某开始是开玩笑,而后,张扬对陈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恼火就动手打人,结果两人在食堂门口打了起来。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通过治疗与教育,张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张扬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张扬的教育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张扬的各科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英语有了很大的改观。五、个案小结1、辅导

11、方法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张扬,理解张扬的行为,信任张扬的行为,和张扬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张扬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张扬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帮助张扬解开了一些心底的“结”;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张扬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2、经验与教训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这是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3、反思心理辅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善于细微之处多观察,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不论是什么的样的学生,都是有尊严的有性格的。决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慌张。要给以学生充分的信任,要多和学生沟通、班主任以及家长沟通,及时获得第一手的材料。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具备准确分析评价各种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