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监测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357324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围岩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隧道围岩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隧道围岩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隧道围岩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隧道围岩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围岩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围岩监测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1.1兰渝铁路LYS-11标段设计图纸、隧参图及施工调查资料;1.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5 兰渝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管理实施细则(兰渝铁安质【200950 号)1.6 路桥集团兰渝铁路 LYS-11 标项目经理部文件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管理实施细则本方案仅适用于兰渝铁路LYS-11标段四分部(DK714+200 DK754+000 )范围内隧道施工。数序号隧道名称中心里程隧道长度(m)备注1雨台山隧道DK714+73912942赵家湾隧道DK721+9

2、2011823胡家湾号隧道DK722+9366034胡家湾二号隧道DK724+5812025胡家湾三号隧道DK725+0552306刘家沟号隧道DK725+5775507刘家沟二号隧道DK730+9868478柴家湾隧道DK731+3609609谢家湾隧道DK731+7601653 工程概况本标段隧道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和南部县境内,地处四川东北部丘 岭地区。设计围岩为皿级。设计列车行车速度200Km/h(预留提速条件) 洞口为V级浅埋围岩。隧道海拔高程在300m 500m,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地貌属残丘剥蚀地貌山地。气象为湿热气候。本标段隧道所处位置地表水主要为山间溪沟及次级小河流,地表水

3、不发 育,一般流程较短,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因季节变化而变化,以蒸发、下 渗和径流等形式排泄,冬季基本干涸。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上覆第四系 全新统坡残积及崩坡积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J39 )砂岩、泥灰。 隧道通过深层天然气影响区,为低瓦斯隧道,施工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 监测及通风工作,防止瓦斯积聚而引起燃烧、爆炸。4 围岩监控总体方案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现代化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工 作,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 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依据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施工程序,用于

4、监测隧道各施工 阶段围岩和支护状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通过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状 态的监测和评价,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做时间,从而达到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 序、便利施工管理的目的。4.1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和意义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 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 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地表变形以及支

5、护结 构应力、围岩与支护结构、支护与支护之间接触压力等量测,了解隧洞开挖 和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围岩和结构物的变形情况、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掌握 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以保证施工安全,必要 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施工工艺和参数,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设计和施工 过程。4.2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项目施工监控量测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使用各种量测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变 化情况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量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 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改支护设计的依据,并 在复合式衬砌中,依据量测结果确定两次衬砌施做时间。根据隧道围岩的多 样性及不良地质地段多

6、的特点,为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确保施工安全 我们拟采用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和实用的量测围岩应力-应变方法,控制 围岩变形,掌握准确的数据,修正参数,指导施工。各级围岩量测项目分必测项目(A类)和选测项目(B类)。必测项目是用以 判断围岩的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经常性量测。具体监控量测项目 见下表。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测试精度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地质罗盘、数码相机2衬砌前净空变化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全站仪)0.1mm3拱顶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1mm一般进行水平收敛量测4地表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1mm浅埋

7、隧道必测(H0W2b)5二次衬砌后净空变化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隧1激光断面仪)0.01mm备注:HO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选测项目是用以判断隧道围岩松动状态、喷锚支护效果和积累资料为目的的量测。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测试精度备注1围岩压力压力盒0.001MPa2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0.1 MPa3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10 UE4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0.1 MPa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0.001MPa6锚杆轴力钢筋计0.1 MPa7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0.1mm8隧底隆起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9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临近建

8、筑物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13地表下沉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1mmH02b14围岩弹性波速度弹性波测试仪11备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量测项目主要内容及频率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测试时间115天6天1 个月13个 月3个月以 上地质及支护 状态观察岩性、结构面产 状及支护裂缝观 察和描述,地质 罗盘开挖后及初期支护 后进行每次掘进后及初期支护后周边位移JSS30A型数显 收敛计每105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2 - 3个测点1次/天1次/2天1次/周2次/月拱顶下沉水平仪、水准尺、 钢尺或测杆每1050米一个断 面1次/天1次/2天1次

9、/周2次/月地表下沉(洞口段)水准仪、水准尺每550m断面, 每断面至少7个测点、 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 中线每520m-测 点。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刖后2B时,1次/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刖后5B时,1 次/周锚杆拉拔力拉拔器每10米断面, 每断面3根锚杆锚杆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的初期阶段、位移及下沉量大或地质变化显著时,量测断面间距可 取较小值;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地质良好,且位移下沉量较小时,量测 间距可取表中较大值,根据情况也可加大,但在围岩突变处和较软弱结构面 处应增设量测断面和测点;用台阶法开挖时,下半断面开挖越靠近上半量测 断面,量测频率应适

10、当增加,以便掌握位移(下沉)的变化;如果围岩位移 (下沉)量较大,出现位移速度加速等情况,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另外, 进行洞内状态观测时应对每个开挖面都进行观察,一般应每天观察一次。二次衬砌施做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 围岩基本稳定;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80% 90% ;周边 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位 移变化过大或有突变情况发生时,上报监理和业主处理。4.3匚二)岩量测小组组织机构施工监测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道不可忽视的工序,为确保施工监测质量,真正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成立监测

11、管理小组,实行监测质量专人责任制,由有经验的专业监测人员组成,制定实施性计划使监测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围岩量测小组组织机构如下:组长: 刘国波副组长:连殿云组员:各隧道工班长、技术员、测量员XT施工监测及信息反馈流程图测量前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测量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测点由于人为破坏、松动时需要进行重新布点及时观测。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 进行资料整理。4.5.1围岩及支护状态监测开挖工作面的观察,

12、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围岩地段,开挖 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绘出地质素描图。若遇特殊地质情况时,应派专人 进行不间断的观察。设专人负责施工中水文、地质的观察和素描,及环境水 侵蚀和膨胀性围岩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开挖后立即进行工程及水文地质、岩层结构面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 及其方向、开挖面的稳定状态、涌水情况、是否有底板隆起等的观察;对已 初期支护地段,加强对围岩动态情况的观察:锚杆的受力变形情况、喷射砼 是否发生裂隙和剥离现象、拱架是否受压变形等,并做好观测记录及影像资 料。4.5.2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下沉量测点在初期支护后施做,用风钻凿#Omm、深200mm的 孔,用锚

13、固剂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待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拱 顶下沉点和净空变化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每10m布设一个量测点。支护 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 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拱顶下沉量测测点,一般布置在拱顶中部,每断面布 置1 点,当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如下图。量测仪器:精密水平仪、因瓦尺、挂钩式钢尺 测量方法: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 达 1mm。测点拱顶下沉量测点布置示意图4.5.3水平收敛(周边位移)量测量测断面相应进程处,即每10m布设一个量测断面,且与拱顶下沉观测点在同一量测断面上。

14、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 测点大小适中。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 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水平收敛量测测点,一般布置 在两侧拱腰,每断面布置两点,当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测量仪器:JSS30A型数显收敛计测量方法:采用JSS30A型数显收敛计测量水平收敛值(详见下图)注:五级围岩布置两条基线,四级围岩可只布置一条基线 水平收敛量测布点示意图4.5.4地表下沉量测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且没断面不少 于 7 个点。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 于Ho + 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活当加宽。其测点布置如 下图。测量仪器:精密水平仪、因瓦尺 测量方法:采用精密光学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每个断面 均绘制下沉时间曲线。用经纬仪将所有测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4.5.5锚杆拉拔力检测初期支护完成后,每10 米进行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