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35362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演练15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5 X 4 = 60分1. (2018 东卷 当今社会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环保 的是(A 打印纸双面利用,以降低纸张消耗B 采用省墨方式进行打印,以减少打印用墨C.适当加大文档中文本的行距,以降低打印密度D .没有打印任务时关闭打印机电源,以减少电能浪费解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改变观念。加大行距,会浪费纸张,不符合节能 环保方式。答案:C(2018福建省联考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 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

2、循环的 生态系统。据此完成 23题。2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A .江河B .森林C.村寨D .梯田解读: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 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答案:B3.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 为了观赏梯田美景解读: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免得水源受农业生 产的污染。答案:C(2018山东省名校联考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3、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全球33个人口密集的大型三角洲地区中,有三分之二正面临“地陷海升”(地面下陷、海平面上升 的双重威胁,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黄河三角洲,已“跻身”这一危机榜上最严重 的一级,面临极为严重的海水威胁。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四幅图片对“海水入侵”表达正确的是(CD解读:一般情况下,陆地淡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地下淡水,使地下水位逐渐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咸水通过透水层渗入到陆地地下淡水层中,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答案:C5. 面对海水入侵,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人工回灌补给淡水 B .修建地表防水堤C.大量抽取地下海水 D .建设红树林防护

4、项目解读:人工回灌补给淡水,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修建地下防水堤,均可起到防止海水入 侵的效果。答案:A(2018吉林省模拟 针对环境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18年3月5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某市积极响应温总理号召, 对市内服装产业进行综合规划。下图为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68题。6. 影响创意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能源B .技术C.原料D .市场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创意产业是为服装生产服务的,离不开技术创 新。答案:B7. 在服装产业集聚地内的各类工业的配置,考虑的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B .环境

5、因素C.工业联系D .交通运输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解题时需要形成“工业联系t工业集聚t工业地域”的思维模式。该图显示了生产过程的联系、产品用途的联系、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 等。答案:C&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A .B .C.D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C(2018长春市调研 读某乡农业产业结构图,回答910题。野猪*

6、宛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J副产品fi 1饲料加工厂* 酿酒厂f 榨油厂! 农产品加丄业沼气工程水产养殖业大豆玉米牧草种植业I9. 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A .B .C.D .解读:该乡发展了多种经营,且对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 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农、渔、副业的综合发 展,以及合理地利用沼气,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无法体现。答案:A10. 该地发展沼气项目的最不

7、利因素是(A .热量不足B .原料不足C.资金不足D .技术落后解读:根据该乡以种植大豆、玉M为主,发展了野猪、狍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可以推测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因此该地发展沼气项目的最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答案:A(2018福建省质检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 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 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下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和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温0-40-802 I.G 1.2 O.B 0.40距今时问(万年)平均海平面(米11. 图中

8、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 .B.C.D.解读:根据题意可知,“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气温较低、平均海平面下降,之后 则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结合上下两图可知,只有符合这一特征。答案:C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大体是一致的B .近7千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 . 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近 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的变化趋势是上升的,但在此期 间它们的变化是存在波动的,有时会出现短暂下降现象。答案:C(2018湖南省模拟 2008年/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 C,较常年偏高17C,为

9、1951年/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据此完成1315题。13. 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A .降水量减小,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B .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D .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解读:本题考查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体现在降水量减小, 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对春耕、春播不利,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出苗率和正常生 长。同时暖冬还会使农业病虫害加重,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并在春天大量繁殖,容易出 现大面积虫灾。暖冬使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但抗寒能力下降。答案:A14. 下图说明

10、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A 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 .降水量呈增加趋势C.冷暖干湿交替D 气候变化周期稳定解读:本题考查气候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气温呈现下降趋势,降水有增 加也有减少,气候变化周期也不一致。答案:C15. 遏制气候变暖,必须(A 缩减经济发展规模B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C.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D .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解读:本题考查考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发达国家应在治理全球环 境方面承担更多责任。答案:B二、非选择题(40分16. (2018浙江卷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

11、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 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10.2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估表。oEllrIlliI I III II Iiswfi iw is? issfi iw am ami jre am solm am anw 苗的年 1技展展支持系统评注:1995年全国为1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

12、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 动的?(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 给予说明。解读:第(1题,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这种 趋势主要是由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本问可从图 前面的文字部分中直接找到答案。第(2题,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特点。其原因可以从资源禀赋、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较为平稳,2

13、002年之后有下降趋势。其原因从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加工制造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 大;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结构方面:从轻重工业所占比重进 行分析。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 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 。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

14、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 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 性特征。17. (2018北京市期末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我国赣南红壤丘陵地区,长期以来一直以单一的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为主。自上 世纪70年代开始,赣南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脐橙产业为龙头的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 在赣南某地脐橙生态观光园纵目远眺,但见山顶林木茂密,山腰橙果满枝,山下稻田绿浪 起伏,河湾池塘白鸭相嬉。赣南人开始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道路。(1简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农业的影响。(2为保证赣南脐橙产量和出口量的增加,使其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后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3根据图文材料,分析赣南地区推广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主要优点。我国赣南某地农业牛产流程图解读:第(1题,根据题中材料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江南低山丘陵地区。该地区对农 业生产产生影响的自然条件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 等。第(2题,要想提高农业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要想增加出口量,必须改善交通运 输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