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35354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语文第四单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膨涨 风靡 戈壁滩 云蒸霞蔚B腥红 甬道 捉谜藏 声名鹊起C福祉 偿试 喝倒彩 甘之如饴D真谛 依稀 明信片 共商国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W高ww.k考s资源5u.co网m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C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

2、角色。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W高ww.k考s资源5u.co网m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的建筑体系。(2)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_若干个庭院_天井建造而成的。A独特 反应 或/或B独到 反映 和/和C独到 反应 或/或D独特 反映 和/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紧张的局势

3、终于得到了缓和。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C不管怎样说,惟我独尊和妄自菲薄都是要不得的,狂妄和自卑貌似两极对立,深层心理却颇为一致。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B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C齐曼在近期

4、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D白蚁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5、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

6、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7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B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的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D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军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8下列对“建筑的文章”

7、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9“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

8、本思路和传统模式。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

9、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

10、,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

11、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块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

12、测量正极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确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整理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10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整理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

13、,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整理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11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

14、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12“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B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C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D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13整理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 衡“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