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35342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水(节选)非攻(节选)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学生用书P95)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

2、乎?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众闻则非之非:指责B从而誉之 誉:称赞C至杀不辜人也 辜:辜负D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攘:偷盗解析:选C。辜:罪。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亏人自利”的一组是()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今至大为攻国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A BC D解析:选C。是写别人对偷窃者的指责。是对行为作评价。是对做法提出疑问。3下列对非攻(节选)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偷了别人家的桃李、大猪、小猪和马牛,听到的人会加以谴责,执政的人抓到会对他加以处罚,因为这些都是损

3、人利己的行为。B偷人桃李,没有偷人大猪小猪严重;而偷人大猪小猪,又没有偷人马牛严重,因为损害别人越多,罪就越严重。C最不义的事是攻打别国。可是人们不知道谴责,反而赞扬它,说它是义,可见人们在小事上的“义”与“不义”区分得很清楚,而在大事上却不明白。D本文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坚持原则。解析:选D。采用了比喻的手法。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译文:_(2)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译文:_(3)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译文:_答案:(1)众人听说后就指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抓获后就惩罚他

4、。(2)假如损人更多,他的不仁义就更加厉害,罪行就更严重。(3)如今最大的(不仁义)是攻打别的国家,但(如果)不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说他是义举。这可以认为是懂得仁义与不仁义的区别吗?二、语言运用5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谈谈你对道家的认识。北师大教授于丹曾经说过,前山之路是儒,授我以使命,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_,_,_,_。答案:(示例)后山之路是道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我超越心灵遨游6将下列句子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使语段语意连贯、合乎逻辑。(只填序号)某医科大学课题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人体光”的奥秘;人的细胞能够发光,这种光可以被

5、仪器接收。_,_,_。_。_,_。人体在发出辐射波的同时,也在接收包括来自宇宙空间的可见光、紫外线以及来自地球本身的X射线。因此人的细胞发光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它体现了新的氧化功能和活性因为温度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均能发射副射波“人体光”很可能是人体发出的二次辐射与空气电离产生的荧光现象人体细胞发光是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中运动的结果只不过这种辐射波极其微弱且波长不能被肉眼识别答:_答案: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6、.D.解析:选B。B项,见:介词,表被动。A项,代词,指下文所引野语/助词,的。C项,介词,因为/介词,把。D项,介词,对着/副词,从前。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从而誉之,谓之义解析:选B。A项,东面:古义为“面朝东方”;今义为方位词,“东边”。C项,面目:古义指“脸色”,今义为“面貌,面子”。D项,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跟着;而,连词”,今义为“因此就,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以为莫己若者C大王来何操D君何以知燕王解析:选A

7、。A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

8、,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

9、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兼爱中,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C何以易之 易:改变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解析:选B。“贼”在这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下列

10、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 解析:选A。A项,两个“所以”均为助词,前一个表凭借,后一个表原因;B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可译为“因为”;C项,两个“之”均为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D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并列。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A BC D解析:选B。都是阐释“兼爱”思想的,直接体现文章

11、主旨;是“兼爱”的结果;是说“士君子”们不能“兼爱”;是说应持久推行“兼爱”。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译文:_(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译文:_(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译文:_答案:(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做到这样。(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3)这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参考译文: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都是天下的害处。”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