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35307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同时他还要求“环境的创设应该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而洛扎洛夫认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最有效的影响是间接的、含蓄的暗示”,他还表示“教师创设的多元化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进步和提高是起着任何集体教育活动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他们所说的多元环境,自然也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区域环境的创设。本学期,我们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探索大班年龄段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问题。二是大班年龄段幼儿在主题背景下

2、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的材料的设计和投放。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有实践与研究,我们有一些心得体会。争对班级空间小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本班研究重点首先放在“有哪些空间可以利用,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空间”上。实践下来,我们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一)充分利用好三维空间。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好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便提高幼儿的无意识学习能力。1、在室内外地面、走廊等。在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可以和同伴一起协商,制定游戏规则,一起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促进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2、空间布置主要是通过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

3、饰性的物品实现的。例如:在“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中,我们布置了一个区域活动环境。我们在屋顶挂了两块网,准备将孩子们做的吊兰和树吊挂起来。这样,不但装饰了环境,而且让孩子认识了植物,推进了主题的进展。此外,我们还准备将孩子们装饰的树叶贴在沙帘上垂挂在空中。3、充分利用好墙面,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以往,墙饰多是老师的事情,墙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装饰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参与墙面装饰,他们与墙饰很少产生互动。本学期,我们布置墙饰时,主要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让他们与环境产生互动。例如:在“我们的城市”“我是中国人”“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中,我们的主墙面都是老师和幼儿一起完成的

4、。老师将主墙面设计成了一个个小版块,每个版块由幼儿自己绘制而成。这种区域环境既美化了环境,又让幼儿进一步积累主题经验,促进了主题的进展。我班的墙饰成了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二)充分利用好橱柜、桌面及窗台、窗户,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环境。(三)充分利用隐秘空间。我们将老师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私密空间,老师将空间也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将丝带和窗沙和网格做成门帘,这样一来的环境很受孩子们欢迎。还有,我们还利用乡土资源,用竹子进行区隔,让我们的环境同时有了一种幽雅的氛围。(四)充分利用好室外空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建构区活动区设置在

5、了外走廊,大班的孩子都可以来参与。我们用两孔胶粒材料搭出万里长城布置在长长的走廊中。这样,既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大厅空间,实现了资源共享。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活动材料。本学期,我们同时紧紧围绕“区域活动材料设计和投放”展开了实践与研究。(一)提供的材料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幼儿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因此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

6、操作材料才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如:大班主题“有用的植物”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种树”这个区域材料,主要是积累幼儿排序经验,材料是各种不同的树木,老师还巧妙设计了任务卡、有AABAAB、AABBAABB、ABCABC还有任务卡上树木也是用不同内容代替,有数字、字母的提示、有符号的暗示、有图案提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任务卡进行活动。当然,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主题开展情况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适时提供相应的材料。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二)提供材料要突现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

7、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丰富性”与“可操作”是处于同等的位置,但很多教师会特别注意“丰富”这一词,总认为“丰富的材料”就是提供很多的材料,甚至是越多越好,往往忽略了“可操作性”这一关键词。在区域材料提供的时候,我们的材料中要突现两种元素并驾齐驱,当同时具备这两种元素时,我们的材料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例如: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多彩的民间活动”站点中,我们在“小小服装设计师”活动区域中投放了各种民族服装、装饰工具及剪裁工具。刚开始,孩子们对装饰旗袍衣服很感兴趣,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孩子越来越少。

8、于是,我们投放了新的区域活动材料:不光提供各种民族衣服样版、还增加多种表现形式用水粉颜料等加工染布坊、还有刮蜡装饰和各种装饰材料装饰。孩子们对新的材料产生了兴趣,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服饰。(三)注重材料与多种经验的整合每一种材料都固有其本身的特点,在材料的提供时,我们会根据材料其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对应经验的匹配,将其投入于某一区域中,但在这样的投入时,幼儿在操作中或许只能积累到单一的一种技能或是经验和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内容材料投入的时候考虑与其匹配的经验来提升幼儿能力。如: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开展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中药房”这样一个区域活动内容材料,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看任务单进行称量物体的经验,但是我们在区域材料的提供时放置了筷子和调羹,幼儿在称药材的时候可以用筷子夹还可以用调羹舀,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动和投放,幼儿在活动经验积累的不再是单一的探索能力发展,而同时积累了生活经验,做了一个很好的融合。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但我们也知道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惑,我们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