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35162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易中难相互联系的水体1、21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3、5、6、7、9、104、8、1113、14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2.图中显示冬季b很少,其原因是()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解析:1.C2.B第1题,

2、a是一年中补给量最多的类型,应为雨水补给;b冬季补给很少,是冰雪融水补给;c在四季中都有且补给量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第2题,由上题可知,b为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2017年7月10日晚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再次上演了“看海、观瀑、车成潜水艇、人变美人鱼”的情景。图示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环节中,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的是()A.a B.bC.c D.d4.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 B.b增加C.c减少 D.d减少解析:3.A4.B第3题,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

3、,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即图中的a环节。第4题,“可呼吸地面”的最大作用是能透水,故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2015年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56题:5.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B.湖水大量下渗C.地下径流大量流出D.湖水大量蒸发6.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水汽蒸发 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解析:5.A6.C第5题,据材料“上游来水减少

4、”,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是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6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如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工程。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7.我国夏季风主要参与图中()A.环节 B.环节C.环节 D.环节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和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B.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环节完成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解析:7.B8.B第7题,我国夏季风主要参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第8题,海陆间循环是由图中环节共同完成的,发生在陆地、海洋之间。随着城市化的

5、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10.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减少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延长径流集聚时间解决城市洪灾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 B.C. D.解析:9.C10.B第9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第10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修建了渗水道路,

6、使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集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读图,回答1112题:1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循环 D.水循环1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通过搬运、侵蚀和堆积作用,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解析:11.

7、D12.C第11题,图中所示为水循环。第12题,水循环不能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补给,B是补给;C是补给。(6分)(2)图中、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判断理由是 。(6分)(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地区,判断理由是 。(4分)(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填字母)。(4分)(5)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C这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关系是

8、,其原因是什么?(4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补给主要在夏季,且补给量较大,应为雨水补给;B补给发生在春季,补给量较小,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补给水量比较稳定,全年都有,应为地下水补给。第(2)题,由流量曲线可知,曲线流量的变化较大,应为水库修建前测到的;而曲线比较平缓,应为水库修建后测到的。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该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应为东北地区的河流。第(4)题,根据补给情况分析,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雨水,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地下水。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径流量越大,地下水的补给越少,主要原因是径流量越大,河水的水位越高,地下水位与河水的水位差距越小

9、。答案:(1)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6分)(2)曲线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6分)(3)东北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4分)(4)AC(4分)(5)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越高,地下水位与其差距越小。(4分)14.某高中学生做了水循环部分环节的模拟实验(见下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1)是模拟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其中环节是,环节是水汽输送,环节是。(8分)(2)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8分)A.该实验过程实现了水体的连续循环。()B.该实验初步验证了水循环促使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的地理意义。()解析:第(1)题,环节是水加热蒸发环节,环节是水汽冷却凝结,相当于大气降水环节。第(2)题,该实验仅体现了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等环节,没有实现水体的连续循环,故A错误;该实验体现了水循环的部分环节,水循环在促进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B正确。答案:(1)蒸发(大气)降水(8分)(2)A.B.(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