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351212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9竹节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9竹节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 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从竹节人的制作、有趣、老师玩竹节人三个方面去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感悟作者童年的快乐。 【学生准备】 自己喜欢的玩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玩具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玩具呢?怎么玩呢?有趣吗?(学生举手发言,介绍自己平时玩的玩具,老师引导说出玩具怎

2、么有趣。) 2.今天老师再带大家玩一种新玩具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大家感兴趣的玩具导入课文,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引入了课文的学习,一举两得。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学生读文,要求读准课文,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2,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师用课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第13自然段)竹节人的制作过程。 (第419自然段)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第2029自然段)老师没收玩具并玩玩具。 3.出示课件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竹节人的做法、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以及老师没收玩具并玩玩具的事情。 设计意图: 只有让学生整体把握文

3、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才能为后面关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阅读方法打下根底。 三、竹节人的有趣。 1.出示课件4,自学提示:竹节人是怎么玩的?怎样有趣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学生自学并交流。 3.师点拨: 如何玩?第8、9自然段: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趣:线卡住,呆头呆脑净挨揍;系上冰棍棒,就成了孙悟空;装上钩针,就成了窦尔敦破课桌成了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4.作者是怎样把“玩”竹节人写详细的?细读课文的第二局部。 设计意图: 先引导学生学习竹节人的有趣,并感悟这种写法。 四、拓展练习。 1.竹节人这么有趣,那么你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说说你手中的玩具怎样有趣吧。 2.

4、老师适时点拨,随机请几个学生上台说一说。 设计意图: 大家介绍自己手中的玩具,既是学以致用,又是对交际才能的一种培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的有趣,那么它是如何制作的呢?课后大家仔细观察、研究,下节课告诉老师它是怎么做的,好吗? 设计意图: 既总结了全文,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学习竹节人的制作及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感悟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竹节人的有趣,(板书:有趣)但同一篇课文,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也会有所不同。 2.出示课件5,请同学们阅读第36页的阅读提示。 设

5、计意图: 复习导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可以自然地引入这一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玩具制作。(板书) 1.出示课件6,读第3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写玩具制作的? 2.仔细读文。 三、老师玩竹节人。(板书) 1.出示课件7,自学提示:读课文(第2029自然段)说说老师玩竹节人的起因、经过、结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2.故事的起因:“我”和同桌玩玩具,被老师没收。 经过:老师入迷地玩玩具。 结果:“我们”心满意足地分开。 3.说说你印象中的一个老师,说说你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小组交流) 4.请小组代表说一说。 5.老师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为讲得好的同学鼓掌。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为习作做准备。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同一篇课文,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也会有所不同。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关注,那么我们的收获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来关注,你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