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34819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入学安全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教学目标:使刚入学的新生在新的环境下懂得防盗、防失窃,了解在军训、体育活动中防止身体受伤的基本知识,懂得卫生保健和安全用电,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新环境,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教学重点:稳定新生情绪,确保新生的人身和财物安全,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教学难点:稳定新生情绪,引导新生自理、自立、学会生活,独立自强。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大部分人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与未曾相识的一大群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一起生活、学习。你们从现在开始,在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会不断地经历无数次人生的第一次。你们今天的第一次将在学校里度过,

2、还好,因为有学校的保护、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对比之下,你们毕业后投身社会,面临的情况比今天将会更复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与你们适应新生活、新环境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一,增强安全意识,牢记安全第一,事事小心,预防为主。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是前提,安全第一安全影响稳定,稳定影响秩序。安全是学校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安全工作不但摆在学校所有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且需要全校师生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为了大家的安全,希望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以防失窃。尤其是钱和贵重物品(如手机)须随身带。希望同学们带来的钱除留一

3、点零用外,大部分用于购饭卡或存到银行里。2,上下楼梯不要挤拥,靠右行、讲礼让。3,睡上床的同学上下要小心,尤其是晚上,以防摔伤。4,军训期间要坚持吃早餐,防止因低血糖而晕倒;天气炎热流汗多要多喝水或适当喝点凉茶,以防脱水、中暑。5,体育活动(如打球等)前要做好准备运动,运动也不宜太激烈、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身体受伤。6,离校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不图方便、不贪快,提高警惕、集中精神,预防交通事故。7,一日三餐要坚持正常进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光顾路边无牌小食店,不吃三无”、过期食品,预防染病和食物中毒。8,注意保护教室、宿舍的用电设备和线路。严禁私自接线用电,防止漏电触电事故。9,严禁宿舍里燃点蚊

4、香睡觉,严禁在宿舍里使用大功率用电器,防止宿舍发生火灾。10,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晒,季节交替阶段注意预防感冒等传染病,确保身体健康。二,排除不安全因素,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同学们,我们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大家都是老乡(大家都是中国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求知、习技,走到一起来了,互相是同窗,07级的同学是你们的师兄、师姐。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证明你们之间今生有缘,值得珍惜!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一句口号外地人,本地人,在惠州工作(学习)就是惠州人”。从这一角度上,大家都是惠州老乡。尽管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但是,只要大家

5、重视安全工作,提高安全警惕,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安全一定会与我们同行。为了避免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同学们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控、自律能力,还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做到下面几点:1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多沟通、多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人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不给别人惹麻烦,也不给自己添烦恼。2同学之间有时发生一些误会或口角是在所难免的,要向好的方面想,想开点,不要让事态扩大。自己解决不了的,可通过老师来调解,切忌动粗。3同学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要讲团结,不要拉山头、分派别、不搞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不要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兴师动众、打架斗殴。要知道,打架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若打伤人还要负法律责4要讲文明、讲礼貌,日常记得使用礼貌用语。以人为善,同学有难处,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5提高法律意识,不做违法的事。6在生活、学习、交际中要有公德心,不做缺德的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同学们虽然远离父母、亲人、远离家乡来到学校,校长、老师、同学就是你们的亲人,有学校的保护、有校长、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有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排除一切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