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347805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知识梳理】1.科举制度的变化(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 的开展。(2)表现1898年,清政府加设 ,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 命题。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 ,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2.选官制度改革(1)背景: 的变化。(2)措施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 ,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选官

2、制度部分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 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颁布 :统一全国学制, 制度由此正式设立。确立 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选官方式改革: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 、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措施:南京临时政府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2.依据: 的文官考试思想。(1)内容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 为主,在“ ”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 ,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运行机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

3、养、任用、 等方面的运行机制。(2)意义: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3.评价(1)进步性: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2)局限性: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 上。(二)北洋政府时期1.方式: 和甄别两种方式。2.考试制度(1)建立标志: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2)文官考试法草案报考条件民国 年满21岁者负责机构政事堂铨叙局考试类型文官高等考试、文官普通考试、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3.甄别(1)含义: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

4、任。(2)意义是旧人事制度向 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 与稳定性。(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措施(1)人事制度: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 ”代替。(2)公务员制度: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3)颁布法规: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 ,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2.特点(1)以 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 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2)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 负责。(3)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 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4)考试法允许 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

5、性。(5)对一般在职人员,采用 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3.评价: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知识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一)改革开放之前1.措施(1)沿用旧制: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2)建立新制: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 管理的干部制度。2.内容:包含国家干部 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二)改革开放以后1.历程(1)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 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

6、列改革。(2)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 建设。(3)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4)公务员制度1993年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 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2006年1月中华

7、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2.特点(1)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 、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2)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3)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3.意义:公务员政治、 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习题巩固】1.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

8、芳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 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2.1906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个部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 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孤立 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3.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

9、,颁发各处学堂,于每岁散学后,将该学堂各项情形,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4.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合计课时54519361111177课程几何代数理化植物动物图画体操课时2088410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5.下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考试名称考试日期应考人数录取人数

10、录取率留学生甄选考试1915年2月23915163.18%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916年6月不详194不详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1917年4月248240516.32%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1919年10月56004808.57%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1920年10月380040010.53%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 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 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强6.1921年,孙中山演讲五权宪法。他认为传统西方宪法在政府机关采取的三权分立制度中,行政机关拥有考试权将可能滥用人才,立法机关拥有监督权则将有国会专制的流弊,因此认为应该将此两者分离,另设考试院和监察院。此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11、)A政权归于人民 B监督议会C实行内阁责任制 D权力相互制约7.1928年3月,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1929年4月,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中山装成为法定制服;1936年2月,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这一过程说明()A革命观念风靡一时 B服饰变革推动社会进步C人身控制日益严重 D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8.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话的目的在于()A 惩治干部贪污

12、腐败,恢复国民经济B 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C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 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9.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 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B 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 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 D 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0.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

13、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这()A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 B严重削弱了党管干部的原则C利于推进国家政治文明建设 D有效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延安时期,党中央十分重视对干部的奖惩与监督。为确保预定任务能够及时有效完成,党组织也常根据干部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过程中的工作优劣与绩效情况进行适当奖惩。1943年4月出台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草案,对干部的奖惩条件、奖惩标准及奖惩程序等都作了明确细致规定。例如对通过考核且在边区各项具体工

14、作中成绩优异或起到模范表率作用者,以提升、记功、给予奖状奖章等办法奖励,而对不作为、不担当、腐化堕落的干部则予以包括撤职、记过、警告等惩戒。与此同时,为加强干部制约与监督,陕甘宁边区政府陆续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等法规文件,对规范干部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时期,边区还颁发了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和陕甘宁边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其中明确规定:“有破坏政府法令、危害群众利益以及贪污、腐化、营私、舞弊等行为者,不得任用为政府干部。”仅在19371938年间,边区政府司法部门严格判处了180起贪污腐化案件。此外,党的七大党章也对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