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34743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真题】重点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 .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A.人格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为教育心理学的内涵。2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常考)A.乌申斯基B.彼得洛夫斯基C.卡普捷列夫D.巴甫洛夫【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

2、对肖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3 .强调教学要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搭建支架”的观点起源于()A.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B.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C.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D.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答案】B【解析】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4 .进入初中后,刘超突然觉得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等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刘超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自我同一性

3、对角色混乱B.勤奋对自卑C.信任对怀疑D.亲密对孤独【解析】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1218岁的人格发展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初中生经常问“我是谁?”等问题属于人格发展阶段中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5 .影响效率的直接因素是()A.性格B.气质C.兴趣D.智为【答案】D【解析】认知过程是影响效率的直接因素,智力属于认知过程,因此选择D项。6 .李佳平时比较注意他人行为的细微之处,能领悟他人语气的含义,从中察觉出他人的想法和目的

4、。李佳表现出的智力属于()A.人际智力B.自我认识智力C.自然观察智力D.逻辑数学智力【解析】人际智力(也即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并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题干中李佳表现出的智力属于人际智力。7 .覃明同学热情直率,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脾气暴躁冲动,容易感情用事,自控能力差,该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易错)A.多血质C.抑郁质8 .黏液质D.胆汁质【答案】D【解析】胆汁质的人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根据题干所述覃明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9 .芳芳性格内向,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也很少参与讨

5、论。何老师发现后,常常鼓励她多发言。一旦她主动发言或参与讨论,何老师都会对她微笑,耐心倾听,并给予肯定。何老师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10 理性一情绪疗法C.强化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答案】C【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掌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题干中何老师对芳芳主动发言给予肯定,及时强化,运用了强化法。11 教学中廖老师常常思考“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这类问题,该教师扮演的角色是()A.心理辅导者B.终身学习者C.设计者D.指导者【答案】C【解析】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他要回答

6、这样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什么)?(2)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3)怎样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选择什么测验手段)?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12 .周老师从教以来,不仅了解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职责,而且还经常用优秀的教师标准来衡量自己,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周老师处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A.角色认知B.角色信念C.角色信奉D.角色认同【答案】D【解析】教师的角色认同是指教师亲身体验并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角色的认同不仅是在认识上了解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而且

7、在情感上有了体验。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是在一个人正式充当这一角色、有了教学经验后才真正开始具有的。13 .教学过程中,孙老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该老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属于()A.兴趣指向型B.任务指向型C.学生指向型D.自我指向型【答案】B【解析】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题干中教师的表现属于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12. 鲁西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年都会有好多孩子考上大学。当人们问这些大学生有什么奥秘时,他们回答:“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对我们充满期待,不断鼓励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

8、称呼我们是.未来的数学家一未来的音乐家。我们真的做到了”此现象符合的心理效应是()A.马太效应B.霍布森选择效应C.反馈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答案】D【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题干中学生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属于罗森塔尔效应13. 赵老师本来是个优秀的教师,但最近变得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总是从消极方面看事情,做事被动,缺乏热情,以往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却感到无法应对,觉得自己特没用,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到她的生活和工作效率,该教师的行为表现具有()A.偏执倾向B.强迫倾向C.抑郁倾向

9、D.自闭倾向【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有:(1)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乐趣;(2)消极的认知倾向,低自尊、无能感,对未来没有期望;(3)动机缺乏、被动、缺乏热情;(4)肢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题干中教师的表现具有抑郁倾向。14. 当了几年老师后,闻老师越发感到工作缺乏新鲜感,觉得就自己的能力而言,当老师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因而,厌倦工作,敷衍了事,正考虑是否换工作,闻老师的表现属于职业倦怠中的()A.情绪耗竭型B.狂热型C.精疲力竭型D.低挑战型【答案】D【解析】低挑战型的教师认为,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

10、小用,因而厌倦15. 学生采用SQ3R阅读法进行阅读,SQ3R阅读法属于()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认知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C【解析】SQ3R阅读法属于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又属于认知策略,因此SQ3R阅读法属于认知策略。16.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这属于桑代克学习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反应律D.效果律【答案】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1)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

11、状态。(2)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3)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故题干所述属于桑代克学习律中的效果律。17. 华生用白兔对9个月的孩子做了一项统计实验,实验后孩子一看白兔就会害怕,看到圣诞老人的白胡子也会害怕。这属于()(易错)A.分化B.泛化C.类化D.消退【答案】B【解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小孩从害怕白兔到害怕圣诞老人的白胡子是泛化的结果。18. 布鲁纳认为,在未经学生自己探索尝试之际,即将答案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是囫囵吞枣、

12、半知半解,就是因知之不详而迅速遗忘。因此,他倡导()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答案】A【解析】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19. 马老师上课时时常先给学生呈现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并提供相关线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对问题酌理解,学生通过自身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B.个别辅导C.抛锚式教学D.发现学习【答案】C它的【解析】抛锚式教学

13、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在学习中,学习者首先看到一种问题情境,他们要先运用原有的知识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体验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要进行合作、讨论。题干中马老师采用的就是抛锚式教学模式。20.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原则,认为这种经自由学习的教学活动历程,可达到知、情、意三者并重的教育目的,持此观念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布卢姆C.斯滕伯格D.苛勒【解析】罗杰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不应该把教学内

14、容强加给学生,而应同学生商量决定或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调整。21. 黄蓉认为,自己的这次考试不及格是由于老师出的题目太偏太难,其归因方式属于()(常考)A.内部、稳定、不可控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C.外部、稳定、不可控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答案】C【解析】黄蓉认为自己考试不及格是因为老师出的题目太偏太难,即把考试不及格归因为题目难度,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22.关于“广西的首府在南宁一人民的名义是一部最近热播且引起热议的电视连续剧”,这样的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隐性知识【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

15、、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题干所述的知识都是对事实的描述,困此属于陈述性知识。23. “温故而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易错)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A【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影响;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温故而知新”指的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促进作用,因此属于顺向正迁移。24. 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表明,学习迁移的产生需要()(常考)A.大量的形式训练B.两种学习材料具有相同要素C.学习者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D.概括化的原理【解析】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