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3452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计算机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湖北襄阳市38中学 赵永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下面谈一谈我的尝试与探索。1,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新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

2、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初中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2,利用多媒体活泼新颖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新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换言之,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应用“几何画板”,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们用几何画报制作了三角形内角和课件,教师在课件中将要发现的对象“内角和的定义”、“怎样计算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的概念”、“如何求三角形的未知内角大小”等隐藏在精心设计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情境中,并放置在教师机上,由学生通过网络来访问,让学生独立探索。学生利用各种数学软件进行实验、猜测、推导、论证,由

4、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体“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和三角形内角求法”的意义结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是他们能够体验由数学感念。公式、思想、方法等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带来的快感。3,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5、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题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新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最终把新知同化后纳入原认知结构中,使学生能够构建合理、清晰的认知结构。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

6、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在计算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主体性和创新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5,创设学习情景,体验数学思想

7、方法数学教学内容始终由两条线构成: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课上,学生往往只学习了数学知识,而对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却注意的不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实验”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计算、绘图、列表、迭代、跟踪等等,这些功能为突破数学抽象性所造成的学习困难创造了条件,并引导学生获得猜想与发现。如在学习棱锥的体积时,借助几何画板中的隐藏显示按钮可生动地将一个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三棱锥,或将三个三棱锥合并成一个三棱柱。让学生在图像的运动变化中发现棱柱与棱锥的关系,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棱锥体积公式及求法,并且展示了数学产生的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割、补”、“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开,信息技术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必将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合理地看待信息技术给数学学科课程带来的前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获取数学知识。20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