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34482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投产“六交七直”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新能源总装 机超过2亿千瓦,电网特性发生深刻变化,现有电网运行标准主要基于传统纯 交流同步电网制定,难以全面支撑大容量直流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特高压交直 流混联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厂网分开后,部分电厂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而减弱了机组对电网的支撑能力,亟需加强对网源协调的技术监督。2018年,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申请编制电力系统网源协 调技术要求;同年,该标准申请获得立项,标准计划号为20184612 -T-524。2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1

2、2月,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召开起草组工作 汇报会,确定制定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并成立编制工作组。(1).项目计划下达前编写组成员开展了核电机组与新能源机组调频性能 的调研,并在西北地区开展了新能源机组参与一次调频可行性研究。(2). 2018年1月-3月,在国家电网公司3楼会议室共召开了 5次讨论会, 参会人员主要包括电网公司调度人员、各电科院人员,通过这5次的讨论形成了 标准大纲与编写分工。(3). 2018年12月 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进行标准合稿,参会人 员为标准编写组部分成员,最终形成了标准初稿,并讨论后提出修改意见。(4). 2019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

3、全体编写组成员参加的第二次工作会议, 详细讨论了初稿内容,并进行现场修改了标准中第4部分内容,形成了征求意见 稿。3主要参编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 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 份有限公司三峡水力发电厂、中国广核集团、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浙能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4工作组成员李明节、于钊、何凤军、王超、冷喜武、周剑、张剑云、周成、齐军、罗仁 彩、李文锋、董存、李琰、伦涛、徐珂、程林、程松、吴跨宇、梅勇、邵广惠、 曹路、陶向宇、党杰、刘建

4、坤、戴承伟、迟永宁、袁其斌、宋瑞华、孙骁强、徐 友平、张延鹏、朱立平、罗亚洲、常喜强、柯贤波、陈新琪、吴涛、王英林、陈 刚、李莹、艾东平。(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1标准编写原则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是网源协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的管理技术标 准,该标准的编制遵循系统性、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的原则,其贯彻实施将 有力推进网源协调的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编写原则包括:(1)遵循标准化编制的“四性”要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国家 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标准发布实施上的可操作性。(

5、2)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现行相关标准, 密切结合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和工程建设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投资效益,保证电力工程 安全和稳定运行。(3)充分考虑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必要性,总结近年来国内柔性直流输 电工程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加强调研,借鉴国内外成熟、先进的技 术和方法,充分继承,合理改进,积极、谨慎、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 设备,保持本标准的先进性。(4)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规定,做到格式规 范,逻辑严谨,结构清晰。(5)充分发扬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共同确认;做好与现行相关 标准之间的协调,避

6、免重复或矛盾。(6) 标准的编写符合统一的规定,内容编排上符合先共性、后个性的原 贝V,做到内容完整、具体,用词简明,规定明确,不模棱两可。(7) 工作分工协作、落实责任,即严格控制进度计划、又确保质量。2主要内容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是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支撑,主要明确参与网源协 调的各方的职责与分工,明确各种涉网设备性能与参数、涉网试验的管理流程, 实现电网与电厂运行协调统一。标准共分为7章19节,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网源协调基本技术要求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发电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试验 单位,及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基建调试、

7、设备制造等单位。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了本标准必不可少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 指令性文件等。第3章术语和定义主要是 GB/T 31464、GB26863、DL/T 1231、DL/T 1235、DL/T 1523、DL/T 1039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同时根据标准的需要,增加了网源 协调、涉网保护、孤岛、孤网、频率穿越等名词定义。第4章总则本章明确规定网源协调管理包括设计、选型、安装调试、涉网试验、运行、 检修、设备升级改造等环节;明确了网源协调工作责任主体包括:电网调度机构、 发电企业、电力试验单位以及相关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基建调试、设备制造

8、等 单位。第5章网源协调工作范围与要求本章规定网源协调技术要求适用于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火电、燃气及核 电机组,40MW及以上水电机组,接入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步发电机组, 接入110 (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风电场、光伏发电站。其它同步发电机组、 风电场、光伏发电站可参照执行。网源协调涉及的涉网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励 磁系统及PSS、原动机及调节系统、发变组保护、自动电压控制(AVC)、自动 发电控制(AGC)、无功补偿装置(SVC、SVG)、风电与光伏的控制系统与保 护装置、发电厂一类辅机变频器、向量测量装置等。同步发电机组涉网试验包括 励磁系统参数测试及建模试验、调速系

9、统参数测试及建模试验、电力系统稳定器 (PSS)整定试验、进相试验、一次调频试验、AGC试验、AVC试验等。风电场、 光伏发电站涉网试验包括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及无功补偿设备的建模试验、一 次调频试验、AGC试验、AVC试验、有功/无功功率控制能力测试、电能质量测 试、高电压穿越能力和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电压、频率适应能力验证等,以及 电网调度机构和发电企业认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所必需的其它试验。最后明确了 电网调度机构、发电企业、电力试验单位及其他相关企业的具体职责。第6章网源协调技术要求本章从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原动机及其调节系统、新能源场站、涉网保 护、AVC与AGC系统、网源协调监测、

10、次超同步振荡防控等7个方面对设备的技 术性能、涉网参数、涉网试验、检修等领域进行了规范。第7章网源协调全过程管理本章针对涉网设备提出了全过程管理,包括涉网设备的设计、设备选型、涉 网试验运行检修、改造、容量变更等内容。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本标准是在深入研究网源协调相关标准及国家、行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经 过充分调研电网运行的经验,以及新能源一次调频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听取专家 意见和建议后形成的。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本标准不涉及专利。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无。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GB/T 7064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GB/T 7409同步电机励磁系

11、统GB/T 7894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14285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30370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性能验收导则GB/T 31464电网运行准则DL/T 583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684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843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 1309大型发电机涉网保护技术规范DL/T 1167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DL/T 1231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DL/T 1235同步发电机原动机

12、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与建模导则DL/T 1245水轮机调节系统并网运行技术导则DL/T 1391数字式自动电压调节器涉网性能检测导则DL/T 1648发电厂变电站辅机变频器高低电压穿越技术规范DL/T 1523同步发电机组进相试验导则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没有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发生相互联系,与有关的现行法 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是协调一致的。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九、标准性质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无十一、替代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无。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如标准名称与计划下达名称不一致,请说明) 无。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要求编制工作组2019.8.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