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34424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当有幸拜读了李镇西爱心与教化这本书,大家从书中肯定收获了不少学问,那么是时候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爱心与教化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阅。 爱心与教化读书笔记范文1 爱心与教化是教化家李镇西关于教化学生的书籍。我花了整整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一睹这本书的风采,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爱心与教化这本书以手记的形式来叙述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全书共分为七个手记:手记一:爱心和童心我和学生的感情故事 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后进学生的转化 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育 手记四:回答心

2、灵的呼喊青春期教化的尝试 手记五:沉重的思索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 手记六:生死两地书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 手记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华蜜!引导学生关注四周的人 这些内容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乐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索,责任,忧患 书中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们所熟识的文字:朴实中闪耀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索,伸展中流淌着才智 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

3、!我们应当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索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化!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许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几则印象最深的来叙述我的一点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教化根植于爱,敬重学生、酷爱学生是教化的前提,也是老师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时刻把学生当作挚友,以感情为纽带,让学生体会到你在关切他、爱惜他,这是李老师对待学生的宗旨。李老师在爱心与教化里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所以我们应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师爱。李老师不仅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在学生

4、离开学校后仍旧牵挂着他们从今,在惊慌的工作中,我的心灵深处多了一份惦念和忧思,我经常收到很多来自高校学生的信,每当这时,我忍不住想:宁玮现在在什么地方呢?仿佛刚放下电话,宁玮就像失踪似的。于是不停的问,不停的追忆,不停的叙说所以他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犹如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密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艳丽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呈现自己的勃勃朝气。对比自己,虽然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没有初中那样的升学压力,但与学生朝夕相对六年了,师生之情也随着岁月的消逝而增加,因而也切身体会到学生的确是自己的牵挂,我也希望让自己的学生华蜜地渡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袤

5、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化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终一道防线。他把教化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华蜜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化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特殊是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处在尴尬之中,对教学工作也有点力不从心了,但责任感又使我不得不竭尽所能地支撑下去。正如有人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建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 ,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性,信念在教学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万同的每一点改变,

6、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了老师的耐性,也证明了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建这样的奇迹。 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要明确的是,师生在人格上应是肯定同等的,我们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筹。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挚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溢真诚感谢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迫地提示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

7、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辩一下对近来发生的簇新事的看法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甚至当成了亲人、挚友。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老师的尊严,更有挚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换言之,教化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试想,有哪位老师能够在学生毕业这么久后,还依旧保持着和他们的联系,受到他们的爱戴呢! 回想以前,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面对个别孩子的顽皮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

8、会有一点自责:他们终归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闲聊,好像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知道是真的宽恕我,还是纯净无瑕的心根本就不会去多想,回应我的都是真诚的笑脸。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怪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涵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学生幼小的心灵更须要我们去呵护、去关切、去琢磨、去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化。教化技巧的全部奇妙就在于如何爱惜

9、儿童。因此,在教化教学中我们始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这颗无私的心去关切、理解、敬重、激励、爱惜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期望他们做得更好。这样,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任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挚友,无形中树立起了老师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化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心与教化读书笔记范文2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须要爱,孩子更须要爱,爱心是胜利教化的原动力,也是获得师之乐的最大保证。李镇西就是这样的一位有爱的老师。 书中的许多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为人师表的尽心,他对学生的爱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不但

10、爱优生,更爱差生。他从不遗忘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常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番家访等等。其实李老师所做的事情都很一般,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变得越来越平凡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化的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他把教化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华蜜当成一生的追求。正如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老师创建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像李镇西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读完爱心与教化,感受颇多,用“感动”、“震撼”这样的字眼已不足形容。我掩书而思,炼

11、出几点收获: 一、作为老师,应当多读书。 每位名师在介绍自己时都会提到某部书对其成长的影响。因为教语文的原因,李镇西老师更是常常向学生举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当然,举荐给学生的书都是李老师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去读。这一点特殊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小学的。我觉得,语文老师本身就应当多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须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给学生供应适当的精神养分。李老师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我在教化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连书名也充溢人的魅力”的教化专

12、著要信任孩子、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关于人的思索和怎样培育人、给女儿的信等等会成为我接下来借阅的书目。 二、老师应当真诚地宠爱学生,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感想:工作的劳碌、生活得压力使我们丢失了许多生活爱好,更别提童心了,总感觉这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一件事。李老师书中曾有这么一段话:“教化技巧或者说教化艺术而言,我有很多致命的弱点,因而在我的教化历程中,有过不少至今想起来还使我脸红的失误。但是,只有一点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乐,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

13、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这段话道出了他走进学生心灵的秘诀,他是这样地爱着他的孩子们。 原来我觉得自己是一位具有爱心的老师。我们班的一位后进生,有诸多令人难以容忍的坏习惯。我为他付出了不少心血,也曾为他写下了一系列教化手记发在我校读书在线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难度的加大,我对这个孩子的改造已渐渐丢失热忱,总觉得自己为他已经付出够多的了。看了李老师为转化后进生万同而做的一切,我真是自惭形秽。他有耐性面对万同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改变,耐性细致地和他谈心、讲道理、家访,光凭那份长达50页的转化手记就足以令全部人动容。他所做的一切,得用多深的爱和多大的耐性来支撑啊。所以,

14、假如有人问我:“做一个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我会坚决果断地这样回答:“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这里我们得尤校长跟孩子一同放飞风筝,丁艳用相机记录那精彩的一瞬间,杨上课英语展示课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刘校长时刻关切王有娇给她跳绳跟她讲话让谢倩帮助她 三、好老师与勤奋为伴。 在爱心与教化这本手记中,他经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作为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度。相比之下,我在学生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我曾经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指导这届学生写字,他们一到三年级的作业中倾注了我许多心血,孩子们也有许多的改变和进步。我始终很懊悔,为什么没有把他们的作业等资料

15、好好保存。 我经常把“天道酬勤”当成座右铭,事实上心动不如行动。曾经有过的胜利都是勤奋与幸运的牵手使然。而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总让人心里不踏实。我想,今后如思进取,则须要套用梁启超激励女儿的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四、做老师是一件华蜜的事。 老师职业,虽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特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在爱心与教化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日在家早读没有?二问今日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日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日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日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日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日过电影没有?八问今日安排完成没有?九问今日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日有没有奢侈时间?”他要求学生把十问做成表格,按日完成。他爱学生,他爱得深化,但更理智,不仅能满腔热忱地去爱,而且能从爱动身,严格要求学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老师的收获是他想象不及的。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说:“我承载了太多的爱。”那是学生对他爱的回报。我想,李老师是华蜜的,他付出了比一般老师更多的爱,也收获了比付出多得多的爱。作为老师,他很华蜜。我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