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34184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5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1. 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日光照射在窗玻璃上的干涉条纹?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日光照射在窗玻璃上的干涉条纹?因为玻璃太厚,日光在它上下表面反射或投射光的光程差远大于日光的相干长度,所以观察不到干涉现象。2. 如果图线是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就要画拟合直线或把数据点“连”成光滑的曲线,连线时不一定通过所有点(有时甚至一个点都不通过),而是让其(数量、距离)均匀地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旁;如果是校正曲线,就必须通过每个点连成折线。作图时要使用作图工具,不能随意画出。一张图上要画出几条曲线时,各条曲线可用不同的虚实线或颜色表示,如实线“-” 、虚线“-” 、

2、点划线“图”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4. 经典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开尔文B.麦克斯韦C.牛顿D.伽利略参考答案:B5. 描述非晶态的模型有( )。 A无规线团模型 B规整折叠链结构模型 C插线板模型 D两相球粒模型描述非晶态的模型有()。A无规线团模型B规整折叠链结构模型C插线板模型D两相球粒模型AD6. 波谱图的基本构成三要素:_(定性指标)、_和_(定量指标)。一般

3、进行波谱分析时,要波谱图的基本构成三要素:_(定性指标)、_和_(定量指标)。一般进行波谱分析时,要同时注意到谱峰的三要素,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正确答案:谱峰的位置谱峰的形状谱峰的强度谱峰的位置,谱峰的形状,谱峰的强度7. Nature期刊发表文章的要求是:( )A.原创性成果B.重复性成果C.抄袭性成果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8. 用普通的点光源照明波场时,波前上各次波源的相位是否稳定?它们是否相干?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是否稳定?在这种情用普通的点光源照明波场时,波前上各次波源的相位是否稳定?它们是否相干?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是否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到稳定的衍射图样吗?由于普通光源发光

4、波列的断续性和各波列间相位的无规性,点光源波前上各次波源的相位必然是高频跳变不稳定的但是各次波源之间的相位差只由光程差决定,却是稳定的因此,点光源波前上各次波源是相干的,用点光源照明衍射屏时是可以看到稳定的衍射花样的9. 人类从哪个时期开始进入了原子操作时代:( )A.上世纪七十年代B.上世纪八十年代C.上世纪九十年代D.21世纪初参考答案:B10. 下列现象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爆竹腾空而起B水从高处落下C从地面上弹起的皮球D在水平地面上下列现象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爆竹腾空而起B水从高处落下C从地面上弹起的皮球D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A、爆竹腾空而起,是火药的化学能

5、转化成动能B、水从高处落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C、从地面弹起的皮球,是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D、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重力势能和动能都不变故选B11. 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1分析:物体在平面镜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丽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小丽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故答案为:112. 刘晶家有一个12波段的收音机,其中的一个波段频率是7.5MHz8.0MHz,则该波段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6、电磁波的速度刘晶家有一个12波段的收音机,其中的一个波段频率是7.5MHz8.0MHz,则该波段的波长范围是多少?(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m/s)由C=f得:1=cf1=3108m/s7.5106Hz=40m2=cf2=3108m/s8.0106Hz=37.5m故该波段的波长范围为37.5m40m答:该波段的波长范围为37.5m40m13. 下列关于正确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正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B.正确度的高低反映偶然误差的大小C.正确度越高,测量值越接近真值D.系统误差越大,正确度越低参考答案:B14. 在西湖有三大情人桥,不包括以下哪座桥:A、长桥B、断桥C、西泠

7、桥D、西湖桥在西湖有三大情人桥,不包括以下哪座桥:A、长桥B、断桥C、西泠桥D、西湖桥正确答案: D15.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可以选择水作溶剂。(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可以选择水作溶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6. 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100g的小球。弹簧原长0.20m,小球平衡时弹簧长0.25m,把小球下拉使弹簧长度变为0.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100g的小球。弹簧原长0.20m,小球平衡时弹簧长0.25m,把小球下拉使弹簧长度变为0.30m,然后松开,小球即振动起来。求:19.6N/m,0.45s,$2.4510-2J,$0.7m/s,弹簧长0.25m处

8、17. 斜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运动与竖直方向的_运动。斜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运动与竖直方向的_运动。匀速直线,$竖直上抛18. 一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用r,G,m,M表示它相对于轨道中心的角动量。其中,G是万有一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用r,G,m,M表示它相对于轨道中心的角动量。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M是地球质量。若m=100千克,r等于地球半径的两倍,此人造地球卫星的角动量的数值是多少?19. 在一个大晴天,我们可以用一块放大镜把阳光会聚到焦点上,引起纸片或干木屑的燃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相传古在一个大晴天,我们可以用

9、一块放大镜把阳光会聚到焦点上,引起纸片或干木屑的燃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相传古代阿基米德曾用长焦距的镜子会聚日光,烧毁了停泊在远处的敌舰多少年来,这个传说一直吸引着发明家的遐想你能用科学的论据来辨明这个传说的真伪吗?用透镜聚焦光能于点火、烧毁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像的辐射照度我们须知,太阳是一个面光源,故用透镜聚焦太阳光,属于远物成像于焦面附近的情形此时像的照度公式为 即远物成像的照度正比于相对孔径D/f的平方使用长焦距f的镜子,必须有大口径D相匹配,才能获得足够大的照度我们不妨作一个简单计算:太阳表面的辐射亮度为 B=2107W/(m2sr) 取D/f=1.5(这是一般大口径放大镜的相对孔径

10、值),透光系数k=1(理想情形),得太阳像斑的最大辐射照度为 按此照度(像斑的光功率密度)要求,如选取f=1m,则镜面口径D=1.5m(足够大了!);如选取f=1km(用做烧毁敌舰的距离不算大!),则镜面口径D=1.5km(太大了!)要制造口径如此大的镜面用于烧毁敌舰,就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说,也是不现实的可见,古代阿基米德曾用长焦距镜子会聚日光而烧毁远处敌舰的传说,只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妄想 20. 拉伸强度的单位是( )。 AN BN/m2 C无量纲拉伸强度的单位是()。ANBN/m2C无量纲B21. 拱桥和吊桥分别利用的是:( )A.石头和钢筋的抗拉性能B.石头和钢筋的抗压性能C.石头的

11、抗拉性能和钢筋的抗压性能D.石头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抗拉性能参考答案:D22. 有时每一种实验方案都有可能通过实验过程中克服系统误差而达到测量的要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3. 自然科学的论文常常会出现主观性词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 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A2mB3mC5mD6m小刚同学原来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当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后,距离平面镜还有

12、3m,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此时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因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6m;故选D25. 一些同学到山区游玩时,用平面镜改变太阳光的_,使其射入岩洞内部。一些同学到山区游玩时,用平面镜改变太阳光的_,使其射入岩洞内部。传播方向26.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10时,入射角为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10时,入射角为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10,因此入射角是90-10=8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8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80=160故答案为:

13、80;16027. 空气中一=3cm的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玻璃纤维板上,r=49,=0,r=1。空气中一=3cm的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玻璃纤维板上,r=49,=0,r=1。此题为多层介质反射问题,无反射要求R=0,考虑到1=3,则有 =0 所以若无反射,则 tank2l=0 即 考虑到材料用量 l=0.678(cm)$若入射波频率减小10%,则 所以折射系数 故功率透射系数 =0.931=93.1% 28. 一个质量是60kg的人,若他的每只鞋底的面积是100cm2,想站立或走过最大承受压强为6104Pa的冰面时,以下叙述中一个质量是60kg的人,若他的每只鞋底的面积是100cm2,想站立或走过最大承受压强为6104Pa的冰面时,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他能站立在冰面上B他不能站立在冰面上C他不能走过冰面D若要站力或走过还必须增加条件人对水平冰面的压力F=G=mg=60kg10N/kg=600N,人站(双脚)在冰面上时,与冰面间的接触面积:S=100cm22=100cm2=200cm2=0.02m2,对冰面的压强为p=FS=600N0.02m2=3104Pa6104Pa,人可以双脚站在冰面上;如果人与冰面单脚接触时,对地面的压强p=2p=6104Pa,此时人对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直接从冰面走过是危险的,可以采取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过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