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33878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价格波动及其风险防范对策2014-03-09能源情报文/佟新宇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一、引言石油是当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焦点。石油价格的波动威胁着世界经济增长和我国能源安全,已不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和战略问题。进入2012年以来,国际 原油价格持续震荡,而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中东动荡的政治形势更加剧了油价的波动, 油价在实体经济疲软和地缘政治升温的相互作用下起伏震荡。国际油价总体呈现出大起大落走势,2012年1月到5月初,国际油价(WTI)还一直处于每桶98110美元的高位,5月份以后国际油价大幅下挫,6月2

2、8日WTI 原油期货达到77.69美元的全年最低点,9月份美联储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对国 际油价又将产生新一轮冲击和深远影响。二、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石油是资源也是商品,同时还具有政治和金融属性。油价波动通常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导致油价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石油供给(或生产)因素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供给主要受到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原油储量、生产能力(包括石油勘 探开采技术和水平、加工处理能力及生产效率等)、边际成本、剩余产能、国内政治和能源政策的限制,同时也会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国际原油组织(如OPEC) 和市场结构及竞争状况、石油库存量、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3、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石油需求(或消费)因素石油需求主要会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增长或衰退)、石油消费国的经济、能源和石油政策、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动、替代性能源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气候情况、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 影响。3、地缘政治局势及经济与市场前景预期伊核问题、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地的中东地区地缘政治 形势的持续动荡都会引起油价的剧烈波动,原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能源需 求和供给的预期,而对于世界经济与市场前景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原油现货市场贸易商的行为 和石油期货市场投资者对多空形势的判断决策,进而严重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4、经济政策和

4、汇率因素主要石油消费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及其汇率波动也会影响到油价的走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 利于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导致流动性过剩, 汇率下降,引起油价上涨,尤其是作为石油主要结算货币美元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及其汇率发生 改变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尤为剧烈。美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作为原油计价货币的美元走势和国际资金的流向,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基本呈反向变动关系,美元贬值,油价上升;美元升值,油价下跌。 由于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改善国际贸易和经常账户逆差,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和转嫁危机,因 此美国政府对美元汇率下跌持纵容态度,这就进一步推高了油价。5、石油类金

5、融衍生品的投机炒作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石油类金融衍生品飞速发展,石油的金融属性不断加强,原油期 货价格已成为原油现货价格的基准和风向标,期货价格波动会对现货价格产生联动作用。由于 跨国石油公司和金融资本(主要是对冲基金)的投机炒作,往往会导致石油价格在短期内的暴涨 暴跌。当前,对于石油类金融衍生品的投机炒作已完全超越供求关系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主要 因素。三、油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和危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国内石油供需失衡的矛盾 日益突出,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油价的影

6、响和制约。油价波动影响经济 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直接传导效应,以及高油价将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进而影响国内出口和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 其暴涨暴跌都会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破坏和冲击。1、通货膨胀及成本上升原油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增加成品油的炼制成本,带动其他能源产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导 致以炼油过程中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成本上升。以石化产品为能源和原材 料的农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燃油发电等相关行业的成本上升,又会导致工业和制造业主 要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通过电价、客货运价、农产品、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的涨价传导到其 他行业,推动整个社会商品价格水平的

7、全面上涨,从而推高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2、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加剧贫富分化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发展对原油有巨大的需求,当国内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就会 导致用于进口原油的外汇支出比例不断增大,导致其国际收支失衡。原油价格的涨跌,还会在 原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之间形成财富再分配效应。油价上涨,会导致进口油气资源的发展中国家 经常账户赤字增大,经济发展背上沉重的负担,加之技术落后,最终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广大发 展中国家的贫富分化。3、恶化投资环境和进出口贸易,降低外贸企业竞争力,减缓经济增长速度高油价会使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盈利水

8、平下降,产品竞争力下降,外贸环境恶化,净出口减少,企业会减少投资,降低生产规模。同时,高油价会使进口国 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大,减少进口产品数量,并进一步抑制消费、投资和进出口, 直接导致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目前我国产业升级尚未完成,大多数出口产品利润、附加值和议价能力较低,很难通过提价来转移价格上涨的压力。提价会削弱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提价则会引起企业利润下滑,导致企业的生存发展陷入困境。根据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布伦特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中国的 GDP将损失0.06%。4、影响企业效益,扭曲投资与消费决策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会使经销商和相关企业降低采购量,进而影响石油产

9、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效益。油价上涨,有利于提高上游生产商利润率,但会增加下游厂商和消费者成本,导致整个经济社会成本的上升。油价下跌,有利于下游厂商和消费者降低使用成本,但会使上游生产商利润下降,抑制整个石油行业扩大投资和 提高产能的积极性,影响市场供应,甚至导致部分产油企业亏损破产。此外,低 油价还会造成资源过度消费,不利于节能减排。油价不规律的波动,会使生产商无法做出生产投资决策,贸易商无法做出采购销售决策,消费者无法做出消费决策,进而延迟行动,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四、石油价格波动风险防范对策作为进口量逐年攀升的石油消费大国,如何防范和化解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提供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

10、需的能源供应已成为我国能源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课题,其能源安全战略和风险防范对策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将不可持续的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自身内在动力驱动、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集约式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引导民间投资,降低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与 对外贸易的依赖,构建不仅衡量经济增长数量而且真正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新型国民经济指标 体系。继续实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开发清洁能源,注重环境保护,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高污染高能耗

11、企业的比重,改进能源消费方式。推进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 革,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鼓 励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真正形成科学、高效、规范的市场机制,使其在 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提高我国抵御国际市 场油价波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2、适度开放石油市场,改革国内能源价格体系,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石油定价机制我国陆路石油资源有限,但海洋石油资源却蕴藏量丰富。因此,为保障我国石油的未来长期有 效供给,可以在加大陆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上,放开民营企业原油进口的贸易限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石油勘探、开发和

12、炼制领域,促进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适度开放海洋石油市场,允许民间和海外资本与中海油参股或 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以增加石油供给量,扩大石油生产能力。长期以来,考 虑到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国一直实行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而对成品油价格则施行政府管制,政府再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油价攀升获得高 额利润的石油开采企业征税和对炼油化工企业补贴,这就导致了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无法反映真实的国内石油供求关系。我国在2008年底推出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即由发改委根据连续22日内三地原油(布伦特、辛塔、迪拜)移动加权平均价变化率超过4%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但该机制存在调价边界条件较高、调价周

13、期较长等问题,价格信号不能灵敏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容易产生投机套利行为等问题。因此, 2013 年 3月26日,发改委正式推出了完善国内成品 油价格形成的新机制,决定缩短成品油调价周期至10个工作日,取消4%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方向又迈出 了重要一步,将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更加有效利用资源,保障国内市场供应。但未来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石油现货与当前期货价格的联动机制,减少滞后,使之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变动和国内供需关系。加快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步伐,逐步开放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

14、制,使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定价调节供求关 系。继续推进燃油税改革,抑制过度消费,将能源定价市场化作为未来能源价格 体系和定价机制改革的方向,在避免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 冲击的前提下,尽早与国际市场油价接轨。鉴于石油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为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石油市场化改革不能完全脱离政府的监管和控制,更不能对国有 大型石油企业实行完全私有化,必须保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政府可以尽量减少行政 手段的使用而多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干预,保障市场的效率和公平。3、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与主要产油国深化合作关系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5月份中国共计进口原油2547.9万吨,

15、十大原油来源国中 有六个来自中东地区,其余主要来自南美、非洲、中亚和俄罗斯,其中有七个是OPEC成员国,因此要坚持与亚非拉和俄罗斯等各主要产油国发展友好关系,加 强经济联系,增加对外援助,促进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在内的多领域合作,全方位拓展海外市 场和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逐步降低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继续与主要产油国有影响力的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如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共同开发和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利益共同体,密切和深化彼此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保障我 国的能源供应。4、能源战略多元化,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石油消费,鼓励新能源开发继续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改

16、变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 除了加大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还要大力发展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逐步提高风能、水电、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积极采用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鼓励开发购买新 能源汽车,构筑城乡多元化立体公共交通体系,降低石油消费,以减少油价剧烈波动对我国经 济的冲击和影响。此外,国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低碳生活的理念, 有效减少民众日常生活中石油产品的使用和消费。5、加快原油战略储备库建设,不断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加快和完善原油战略储备库和储备体系建设,有利于稳定市场油价,保障供需平衡,抑制过度 投机,维护市场秩序。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