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33548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1.1化学实验安全1精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化学实验安全(1)一、 选择题1、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B酒精及其它易燃物小面积失火,应该迅速使用湿抹布扑盖;钠、钾等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汞洒落后,应立即撤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面的排气扇D学生实验时应戴防护眼镜,万一眼睛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不要用手揉眼睛),然后请医生处理【答案】B【解析】A有毒气体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及时将气体排出,故A正确; B金属钠失火,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泡沫灭火器放出的是二氧化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使火势更剧烈,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故B错误;C由于硫

2、磺能够与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避免汞挥发影响人的健康,故C正确;D不慎将酸或碱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D正确故选B2、下列实验事故处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把浓硫酸粘在手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B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C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答案】A【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粘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避免烫伤,故A错误;B汽油、煤油等着火时,可用水扑灭,以降低温度,达到扑灭的

3、目的,故B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冲洗后可用硼酸中和,故C正确;D因酒精易溶于水,可用湿抹布盖灭,注意不能用水扑灭,故D正确故选A3、以下物质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C硝酸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硫酸亚铁溶液露置在空气中【答案】D【解析】A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能够与氧气、水反应,应该密封保存,钠的密度小于煤油,可以不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B白磷容易自燃,需要隔绝空气低温保存,可以不存在水中,故B正确;C硝酸银不稳定,经过容易分解,所以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硫酸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需要密封保存,所以硫酸

4、亚铁溶液不能漏置在空气中,故D错误;4、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答案】B【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时,装药品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注意不能先加浓硫酸,因为水入酸会爆沸,为了减少乙酸的挥发,加浓硫酸稍冷后再加乙酸。5、存放下列试剂的方法中,有错误并且会引起危险的是( )A白磷浸

5、在盛有CS2的敞口试剂瓶中B金属钠浸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C浓硝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D溴水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答案】A【解析】A二硫化碳易挥发,易燃烧,不能敞口放置,会引起危险,故A错误;B金属钠活泼性强,浸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故B正确;,C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应该避光保存,可以不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溴水具有氧化性,不能不存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应该使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故D正确;故选A6、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应贴腐蚀品标志A、图中标志是爆炸品标

6、志,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B、图中标志是氧化剂标志,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C、图中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图中标志是腐蚀品标志,符合要求,故D正确;故选:D7、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硫酸的容器上的是( )ABCD【答案】A【解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腐蚀品标志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D错误故选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沾在手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7、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D试管壁上的银镜可用稀硫酸洗涤【答案】B【解析】A、苯酚沾在手上,不能用NaOH溶液清洗,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可以用酒精清洗,故A错误;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易溅出,液体不能太多,一般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B正确;C、把饱和的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现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到Fe(OH)3胶体,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铁沉淀,故C错误;D、Ag不溶于稀硫酸,试管壁上的银镜可用稀硝酸洗涤,故D错误故选B9、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在其包装上应贴上

8、危险警告标签。下列物质贴错了标签的是( )选项ABCD物质的化学式浓H2SO4CCl4P4NH4NO3危险警告标签腐蚀品易燃品剧毒品爆炸品【答案】B【解析】考查常见化学药品的性质及分类。CCl4不可燃烧,故不是易燃物质,故选B10、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在装有Na2O2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志是( )【答案】B【解析】Na2O2在中学化学中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故B正确。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点燃酒精灯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C D读取液体体积 加热液体【答案】B【解析】A对燃易引起火灾,故不能进行酒精灯的对燃,故A错误; B转移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B正确;C仰视

9、会使读数出现误差,故C错误;D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答案】B【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时,装药品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注意不能先加浓硫酸,因为水入酸会爆沸,为了减少乙酸的挥发,加浓硫酸稍冷后再加乙酸。1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

10、全,下列几种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浓H2SO4滴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用布擦干酒精不小心洒在实验桌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镁带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实验时不慎被玻璃划破手指,引起轻微流血时,用三氯化铁溶液涂抹止血实验室取用少量白磷时,可将白磷取出,在空气中用小刀切割可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氢氧化钠固体的实验A B C D【答案】C【解析】解: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错误;酒精易溶于水,用水不能扑灭,应用湿抹布盖灭,故

11、错误;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正确;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错误;血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是胶体,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能发生聚沉,故正确;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实验室取用少量白磷时,可将白磷取出,在空气中用小刀切割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很容易自燃,故错误;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氢氧化钠固体的实验,故错误;故选C14、在生活、生产中,下列行为安全合理的是( )A.向燃着的

12、酒精炉中添加酒精 B.在含有大量铝粉尘的车间使用明火C.金属钠着火时用水灭火 D.氨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答案】D【解析】A、向燃着的酒精炉中添加酒精易发生火灾;B、在含有大量铝粉尘的车间使用明火易发生爆炸;C、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而氢气可燃,因此选D。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的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B实验室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C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D实验室中,常用玻璃瓶来盛放氢氟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的容器来盛装浓

13、硫酸或浓硝酸,A正确;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很强的硅酸钠,而是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不易打开,所以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B正确;钠极易和水、氧气反应,且钠生物密度大于煤油的,因此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C正确;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应该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D不正确,答案选D。二、 填空题16、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你认为 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

14、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 。【答案】(1)B; (2)相等;饱和;(3)升高温度;增加溶剂【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及图示情况可知 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上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因为1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的数值相等,按图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到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更小,故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17、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的共同点是 (2) 温度越高,x的饱和溶液中X的质A分数 (填“越大”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