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33457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汉大地盛开的教育奇葩荆州市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探究李学开 黄新柳 周志远荆州市北门中学坐落在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荆州小北门外荆州大道西侧,校园规划用地200亩,现有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专任教师205人,在校学生3000人,43个教学班,是一所以高中为主体的区直普通完全中学。北门中学坚持“用美的教育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正义感的现代公民”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是用爱心培育爱心、智慧启迪智慧、成功引导成功的过程”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启智、强能、健体”的校训,以“教、学、师、生”为课堂要素,把“信念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生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为师生的成功法则,践行“北中少年,领先一步

2、”的办学目标。 2009年,北门中学大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孩子们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全省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12月,该校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交流经验,引起强烈反响,省内外100多所学校到校参观、学习和考察。 近年来,北门中学教学质量突飞猛进,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八年保持高位状态。该校连续五年荣获荆州市高考五大“优胜学科奖”、连续九年荣获“荆州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高考,北门中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开创了北门中学建校以

3、来的新纪元:李倩倩同学以668分勇夺荆州考区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11届高考再创新高,领跑全市同类学校,一本上线296人,最高分641分。2000年,北门中学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率均为0,从“0”开始,从“0”突破, 10年不懈的探索,10年不断地改革,10年不停地进步,“10年磨一剑”,如今这把宝剑已经闪闪发光、锋利无比。现在的北门中学已经是全国知名的课改名校,宛如一朵在江汉大地盛开的教育奇葩,正在绽放异彩。北门中学自2009年9月1日开始,就牢牢抓住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的契机,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历时两年多来,该校已经全

4、面融入到全国知名课改专家胡菠主任主持的全国课改名校协作体大家庭,与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及省内宜昌市远安一中等众多课改名校结为盟友,课堂教学变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校博采众家之长,原创北中特色“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全国各高中学校竞相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之作。 一、先进理念引导,打造高效课堂(一)临帖到构建北门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奉行“行动研究”,立足于师生发展,经历了从临帖到自主构建的“原生态”过程。为了顺利推进项目研究,积极构建具有北中特色的高效课堂,学校建立了一系列高效课堂管理制度和推进课堂模式改革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示范课验审制度。实行高效课堂“示范课”自愿申报,所有申报教

5、师在“高效课堂教学孵化室”接受专家评委验收。二是建立课堂巡查制度。学校领导带领教务处、科研处和各年级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巡视,做到“有课必查,违规必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实行“业务反馈”,每周安排一节课,反馈一周课堂巡查情况。四是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要求35岁以下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反思日志,其他教师每两周至少写一篇反思日志。定期进行评比,并将优秀反思日志汇编成高效课堂简讯。五是建立导学案评价制度。每周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一次评比,将优秀导学案收编入册,供学科教师参照学习。六是建立“名师”参评制度。学校设立了年度高效课堂教学“能手”选拔制度、年度高效课堂教学“三优”评

6、比制度、年度“创先争优”岗位功勋团队和功勋人物评选制度。 北门中学张新汉校长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本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构想。主要内涵包括:一种理念,二个变革,三个核心,四案并举,课堂四要素,四种形态,五项原则。一种理念。指“生本自主”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乃至学校的所有教育行为都以关注学生生命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自主”体现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环境、策略等方面自主确定、自主选择、自主调整总之,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二个变革。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体

7、现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理念的落地。高效课堂中,6至8个学生组成一个高效学习小组,将气质不同、能力差异、特长有别、学习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科学搭配在一起,组成学校最小的行政单位-“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成长中承担具体的职责,共同合力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高效学习小组,都建立了包括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小组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独学、对学、群学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独学”任务,高效学习小组完成“对学”和“群学”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即将小组长收集的共性问题打破

8、小组界限,共同请教老师来完成任务。小组内因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已经弄明白的同学结对请教,形成一种“兵教兵”的氛围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力争通过“群学”解决。课堂上,学生展示“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拓展生成新知。这里的“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新课标中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展示”与“对抗质疑”则是彰显新课标中主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途径,是学生个人或团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显性升华。三个核心。指学生学习的三个核心环节,即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反馈检测。这三个核心与课堂的学习组织

9、形式“独学、对学、群学”是相对应的。四案并举。共有四种课型:新授课、训练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针对四种课型,实行“四案导学并举”:新授内容的“预习案”、基础达标的“训练案”、阶段总结的“复习案”、问题落实的“纠错案”,四案总称“导学案”。四个课堂要素。把构成课堂的要素确定为教、学、师、生。高效课堂下“教与学”是绝对的相容关系,目标是真正追求“因材施教”;“师与生”是真正的平等关系,目的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五项原则。指主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习得性原则。这既是导学案编写的原则,也是“生本自主”课堂的基本准则。 (二)创新和实效北门中学在建立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

10、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规范了课堂的基本流程。1、新授课:根据课堂呈现形式,又有四种情况可供选择。(1)预习课:明确目标问题导学自主交流疑难反馈成果总结。预习课要达成的目标:通过预习,师生应明确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清楚,需要在展示课上重点讨论。(2)展示课:重申目标展示交流互动生成整理学案达标测评。(3)反馈课:问题导学自我反馈对学群学总结反思。(4)综合课:明确目标预习(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其中“展示”又可细化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2、训练课(习题课):侧重于训练和训练后的讲评。基本流程:问题导练学情调查、问题汇总展示交流总结反思。训练题要精心选择

11、,训练量要适当,反对“一练到底”。学情调查可以由教师在课中通过巡视、个别辅导和学习小组收集问题等方式进行。如果一份导学案内容偏多或偏难,可以分两节课落实。3、复习课:梳理知识体系揭示规律方法知识能力拓展当堂检测达标。课堂可以从问题(项目)入手,学生自主梳理、自主归纳,教师适时点拨追问,以实现知识能力的拓展和延伸。4、试卷讲评课:学情调查、问题汇总错因分析变式训练当堂检测。(三)收获和成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的项目研究带来了师生生命状态的根本改变。1、课堂让生命飞扬。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让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探险,让沉闷的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阳光、欢笑与收获的喜悦洒遍每一

12、个学生的心田。2、学生在课堂改革中享受着成长的喜悦。学生个性张扬多了,自我贬抑少了;自信自尊多了,自轻自贱少了;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多了,轻信盲从和不负责任少了。3、教师在改革中体验着职业的幸福与快乐。该校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全国课改名校协作体众多全国性会议和教学研讨活动中,该校多名教师被邀请赴武汉、远安、贵州等省内外讲学和指导。4、校园因课改生机盎然。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聘请了七位学生校长助理,成立了学生校园管理委员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学生实习编辑、学生团总支、学生高效学习研究小组等六大组织,让学生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及时反

13、馈信息,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为学生和学校管理层的沟通打开了“绿色通道”。基本形成团支部如“党委”、学生会如“政府”、学生校园管理委员会如“人大”和校长助理如“政协”的“四大家”联合“治班强校”的新格局。5、课堂教学改革更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突飞猛进。2010年高考,李倩倩同学以668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二十多位同学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录取,学校被评为荆州市2010年高考特别贡献奖。2011年高考再创辉煌,全校810人参考,上一本线296人,上二本线471人,上三本线690人,本科上线率高达85.2%。高考揭榜之日,荆州电视台“荆州新闻”、湖北卫视“中国行”栏目等众

14、多媒体以“高效课堂彰显北中魅力”为题再次聚焦北门中学。 二、启示和建议此次考察,我们对荆州市北门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细致和系统地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一)办学思想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创新的思想和改革的阵痛,北门中学不会发展到今天。”张新汉校长这句话,深刻地概括了北中人艰苦奋斗的历程。该校确立了“小学创特色、初中树品牌、高中求突破,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全新思路。先进的办学理念,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学校内部凝聚力空前增强,面貌为之一新,成绩蒸蒸日上。北门中学是荆州市一所普通中学,该校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招生范围

15、和生源质量科学地决策:做大做强“艺术班”。学校每年招收的艺术类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80%。2011年高考,全校810人参考,最高分641分,过600分6人;一本上线296人,其中,文理科上一本线63人,艺术生上一本线233人,艺术生一本上线人数占到了79%。 (二)探索和建立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1、高效源于以学生为本。北门中学明确提出:“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

16、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力还给学生”“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解放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于是改变了千百年来学生面对老师的课桌摆放形式,实行桌对桌、学生面对面,让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合作。黑板是学生的,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还学生学习的权利,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总结。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对教材进行理解和说明,在碰撞辩论中学有所得。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学习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