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健康教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33432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道癌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道癌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道癌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道癌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道癌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道癌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道癌健康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科健康教育模板(试行)、食道癌癌_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卜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定义他吞咽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糖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食管癌确期症状早期食管癌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略O-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者牵拉样痛,进食通过缓慢并有滞留的感觉或者轻度哽噎感。早期症状时轻时重,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甚至可无症状。食管癌的中晚期症状进行性咽下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食物反流因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潴留,可发生食物反流,反流物含黏液,混杂宿食,可呈血性或者可

2、见坏死脱落组织块O临床表现咽下疼痛系由癌糜烂、溃疡、外侵或者近段伴有食管炎所致,进食时尤以进热食或者酸性食物后更明显,疼痛可涉及颈、肩胛、前胸和后背等处。其他症状长期摄食不足导致明显的慢性脱水、营养不良、消瘦与恶病质。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者因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其他表现,如压迫喉返神经所致的声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肝转移引起的黄疸等。当肿瘤侵及相邻器官并发生穿孔时,可发生食管支气管瘦、纵隔脓肿、肺炎、肺脓肿及主动脉穿破大出血,导致死亡。体征早期体征可缺如。晚期则可浮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失水或者恶病质等体征。当癌转移时,可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浅表食管黏膜脱落细胞检查主要用于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普查

3、。吞人双腔塑料管线套网气相关检查囊细胞采集器,充气后徐徐拉出气囊。取套网擦取物涂片做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达M%以上,常能发现一些早期病例。内镜检查与活组织检查是发现与诊断食管癌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并可在直视下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法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用甲苯胺蓝染色,食管黏膜不着色,但癌组织可染成蓝色;用Lugol碘液,正常鳞状细胞因含糖原而着棕褐色,病变黏膜则不着色。食管X线检查早期食管癌X线钢餐造影的征兆有:黏膜皱裳增粗,迂曲及中断;食管边缘毛刺状;小充盈缺损与小龛影;局限性管壁僵硬或者有钢剂滞留。中晚期病例可见病变处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

4、损、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影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食管Cr扫描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如食管壁厚度5mm,与周围器官分界含糊,表示有食管病变存在。CT有助于制定外科手术方式,放疗的靶区及放疗计划。但CT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超声内镜能准确判断食管癌的壁内浸润深度、异常肿大的淋巴结以及明确肿瘤对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对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病的根治关键在于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镜下治疗和综合治疗。T手术治疗我国食管外科手术切除率已达80%”90%,术后5年存活率已达30%以上,而早期切除常可达到根治效果。治疗措

5、2.放射治疗主要合用于手术难度大的上段食管癌和施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癌。上段食管癌放疗效果不亚于手术,故放疗作为首选。60钻治疗的适宜剂量为3040Gy(30004000rad)o手术前放疗可使癌块缩小,提高切除率和存活率。3 .化疗普通用于食管癌切除术后,选用药物参阅本篇第六章。单独用化疗效果很差。为提高疗效,以顺柏配平阳霉素(或者博来霉素)、氟尿B密口定(5-氟尿喀咤)、甲氨蝶吟、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酰胺)或者丝裂霉素等二联或者四联等组合,相继用于临床。联合化疗比单药疗效有所提高,但总的化疗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4 .综合治疗通常是放疗加化疗,两者可同时进行也可序贯应用,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

6、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生存期。化疗可加强放疗的作用,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 .内镜介入治疗早期食管癌对于高龄或者因其他疾病不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内镜治疗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发展期食管癌单纯扩张:方法简单,但作用时间短且需反复扩张;对病变范围广泛者常无法应用;食管内支架置放术:是在内镜直视下放置合金或者塑胶的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一种姑息疗法,可达到较长期缓解梗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上端食管癌与食管胃连接部肿瘤不易放置;内镜下实施癌肿消融术等。入科宣教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来我们科室就医。本病区主任是*,护士长是,副护士长,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我们科室位于综合病区的1、2楼,医生和

7、护士办公室设在2楼。注意我科开水房在2楼半处,全天24小时为您提供开水。2楼办公室提供开水瓶租赁,需交20元押金,出院时您将完好的水瓶及押事”金条退还2楼办公室后我们将退还您的押金。夏天我科还提供灭蚊器租赁,需交20元押金,每日可在护士站领取一片灭蚊药片,出院时您将完好的灭蚊器退还2楼办公室后我们将退还您的押金。普通您在入院第二天早上6:30点摆布进行空腹采血。医生每天要进行3次查房,主任每星期至少参加23次大查房。如有病情变化医生将随时为您及时处理。我科专门有中央运输工人为您安排检查排号,如您行动不便,中央运输工人将推送您至检查科室。如果您当天因离开病房未能及时领取口服药,第二天可在2楼办公

8、室领取。每天上午8:30和下午16:00摆布食堂工作人员将来科室登记订餐情况,您也可以打电话订餐,食堂订餐电话:123456789以下是我科护士固定为您治疗时间一6:30空腹采血时间7:40护士整理床单元8:00医生护士在办公室交班8:30护士床旁交班8:40护士开始输液11:00发放口服药14:00办公室护士查对医嘱15:30整理床单元16:10发放次日标本盒(痰、大便、小便),通知次日抽血16:00办公护士发放口服药办理出院时请您先到松楼办公护士处领取出院口服药厂并领取出院证到外科大楼一楼出入院处办理。如果您想查询住院期间治疗费用的明细,可在外科大楼一楼出入院处用您的住院号或者卡号在自助查

9、询机上进行查询。病房为公共场所,您个人的手提电脑、现金、证件等贵重物品请勿带入病房,如若带入请自行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您违反规定造成财产损失的,我院不承担赔偿责任。请不要将自行车及电瓶车停放至病房,不要自行携带电饭煲等小家电至病房,以免跳闸。食管癌病人饮食注意事项:肠内营养膳食肠内营养种类多,差别大,选择配方时要考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来源与比例,各制剂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不同。彻底膳食按氮源分为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不彻底膳食以增加营养组件的形式加固膳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营养素。如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高支链氨基酸的膳食可改善生存质量。食管癌术后损伤大,可采用蛋白质热量分配大、热

10、量密度高及支链氨基酸含量大的创伤饮食。添加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g3脂肪酸、维生素C等对术后营养不良的患者有肠外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分为非混合输注(单一输注氨基酸或者脂肪乳等)、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多瓶串输、全合一与隔膜袋)O多瓶串输弊端多,已很少使用,全合一的外包装聚氯乙烯有一定毒性,隔膜袋使用简单安全,缺点是不能做到营养个体化。肠外营养制剂的选择可在全营养液基础上配合单一营养液输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途径根据胃肠道的连续性、功能完整性、营养实施估计时间等选择。常用的有口服、鼻肠管、胃造痿、空肠造瘦等。早期经口进食肠道功能恢复好,多应用于颈部食管癌内镜下的微创手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

11、最多的是鼻肠管、空肠造瘦置管,均存在堵管的并发症;鼻肠管还可有脱管、鼻咽部不适、溃疡、出血、返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空肠造瘦置管为有创性,但可避免返流及误吸,经济安全,耐受性较好,为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3.2肠外营养支持方法肠外营养途径的选择由血凝状态、静脉解剖条件、输液时间、血管穿刺史等决定,主要经外周静脉或者中心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外周静脉主要用于输液时间短、中心静脉置管有禁忌者,简单方便,可早期发现静脉炎,缺点是液体渗透压不可太高,反复穿刺,静脉炎发生率高o中心静脉置管用于输液时间长、高渗透压营养液,易于管理,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局部血肿、动脉损伤、感染、栓塞等,近年规

12、范化的护理使其发生率降低。肠内营养支持是目前首选的营养方式。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对照研究近年也较多,随机研究发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肠内营养组发生率低。肠外营养(PN)是通过静脉输注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传统认为手术后,胃肠道有一定的麻痹作用,在尚未排气、排便前可赋予静脉营养。优点是应用于术后胃肠道尚未彻底恢复的患者时,能够较快且足量的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及能量。不足之处在于,肠外营养属于有创性治疗,技术性、代谢性及感染性并发症较多。目前肠内、外营养的联合应用也引起一定的重视,早期肠外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较单纯肠外营养,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营养支持费用低,体重及白蛋白恢复显著增高。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还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避免了单纯肠外营养引起的高血糖、胰岛素反抗等。质紊乱、睡眠障碍、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低,营养及免疫状况恢复也较好,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推荐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